闫希美
【摘要】所谓追求“教学自然”,笔者自己认为:就是追求问题引入自然而然,知识呈现顺理成章,难点突破的迎刃而解,知识总结水到渠成.笔者结合初一上学期的教学来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关键词】数学;自然思考;教学方法
一、分析学生的经验,自然引入
引入环节,就数学这一学科而言,往往有两种引入方式:情境引入和数学知识内部引入.情境引入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内部引入根植于学生的知识经验,遵循教材整体设计知识编排的逻辑顺序,高度关联好的本节课所学知识背景.无论哪种引入,力求自然而然、启人心智、激人思维.
如,“数轴”这一节课的引入:数轴是在实际问题抽象简化后的数学模型,在实际生活中能找到具体情境,所以从这方面说,是可以采取实际问题情境的;同时,数轴又是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意义的量以后的一节延伸课,因此,笔者对教材引入稍做调整:在黄河五路(东西走向)上,有一汽车站牌,汽车站牌东3米和4.5米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牌西3米和4.8米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这一问题情境既贴近实际生活,又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自然引入.
等式性质的引入:等式的性质是为解一元一次方程奠定基础.从初中和小学教材整体联系的角度,等式的性质小学在解简易方程时已经学过,就这样一节课,忽视小学的知识基础,改弦更张,显然不合适.而在初一学习等式的性质是为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并且到了初一,学习了字母表示数,所以这节课是对小学学过的等式性质的进一步扩充和一般化,和小学学过正数,初中又要学习负数,对数系进行扩充一样的道理.基于这种考虑,所以等式的性质的引入需要考虑两方面:
(1)小学里我们学过等式的性质,回忆一下小学里学过的等式性质内容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学习等式的性质?
(2)试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x+3=5,4x=20.
(3)解方程:x-4=2x+5.
对于问题3,还能用小学里的等式性质解吗?
学生自然而然想到用等式性质解,思维受阻,引发认知冲突,为等式性质的引入做好铺垫.于是教师抛出:那么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习等式的性质1.
(4)举例说明什么是等式?
二、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新知呈现顺理成章
传授新知是新授课的主要任务之一,新知对于学生来说,是对旧知的再丰富、再扩展,所以我们的教学应站在整个数学体系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旧知行不通的地方,往往是新知发生处.
发现问题:既然发现x-4=2x+5利用小学里所学等式性质无法解决,那么研究扩充等式的性质成为一种必然.
提出问题:既然小学里学过等式的性质,在初中里再学习时就不能简单地重复,需要提炼我们本节课要研究哪些问题,与小学里有什么不同?我们学习的认知起点是什么?
分析问题:在初中阶段要研究的等式性质,一方面,是在小学里用数字表示等式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用字母去表示等式.另一方面,是解决等式两边不仅可以同时加上数,还可以同时加上单项式或多项式,从而把等式的性质扩充到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的层次,同时也就到达和满足初中阶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要求.
解决问题:对于等式性质,学生在七年级上册的最近发展区为: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如何在等式性质中去运用这一知识去解决等式的问题呢?学生在举出大量的具体数表示的等式后,教师适当引导,进行抽象,抽象出“a=b”可以表示为一般等式,然后在这一基础上然学生实验在等式两边都加上一个数是不是成立,并且进一步抽象,猜测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单项式或多项式也成立.因为代数的问题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进行证明,所以教材上利用天平的实例去验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重视方法总结,知识延伸水到渠成
课堂小结不仅是知识的总结,更是对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经验的重新反思、积累和升华,还是对所学知识体系的進一步同化和顺应.我们所学的每节课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在说课和编写教案时经常提到的这一句话,我们应该深深思考.等式的性质这节课,在初中阶段,最直接的应用作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理,其次它还为不等式的学习提供了学习的套路和范式;或者换句话说,如果学完等式的性质,我们学习不等式的性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或许会给你想不到的惊喜.
四、关注学生的错误,让难点的突破自然而然
学习的过程是错误与正确相伴相生的过程.笔者自己认为在学生的思维容易产生偏差的地方,学生不犯错的课堂是一种畸形的课堂.在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笔者个人认为不应该过度提前去强调,把学生可能犯错的各种思维路径全部堵死,岂不知,我们无意中的做法可能剪掉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翅膀.让学生在犯错中总结、反思,可能过程慢点,效果不那么立竿见影,但是从长远地看,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