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显杰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斷提升,家禽养殖业的作用也随之发挥出来,也是逐渐的被重点关注。家禽养殖能够有效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并且是当前农村区域的主要发展产业之一,尤其是良种肉鸡育雏。本文主要针对良种肉鸡育雏期间的饲养管理以及疫病防治进行了详细的探析。
关键词:良种肉鸡育雏;饲养管理;疫病防治
良种肉鸡的养殖关键就是育雏阶段,并且是肉鸡养殖的首要环节。因为肉鸡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以及疫病防治的效果直接关系到雏鸡的存活率以及成年鸡的种用和生产。所以,加强良种肉鸡育雏期间的饲养管理以及疫病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进行全面的消毒工作,如育雏笼、食槽以及水槽等;其次,就是对育雏室进行预温工作,具体可以使用火炉以及电热器等来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28~30℃较为合适;最后就是准备好药品以及养料,药品有葡萄糖粉、消毒剂以及维生素C等,而饲料可以自己进行配置或者是直接去市场上购买。
2育雏期间的饲养管理措施
2.1开食的时间以及饲料的喂养
雏鸡破壳之后应该在20~24小时开食。在选雏之后应该让雏鸡先休息1~2小时,消除其在运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惊吓以及疲劳。然后在开水凉至30℃时加入青霉素以及3%~5%的葡萄糖供其饮用,并且在饮用的过程中控制水量,以免泡湿雏鸡。在之后的10天中供应适当的温开水,也可以在其中加入适当的醋和维生素C,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雏鸡的免疫力,10天之后可以直接供应清水。在对雏鸡的喂食阶段,应该以熟食作为主要的饲料,少喂勤添。并且在喂食的时候还应该观察雏鸡的饮用状况,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饲料的增减。1~2日龄的雏鸡喂养的时候,应该将饲料撒在食槽中,让雏鸡自由进行觅食。7日龄的时候将饲料撒在育雏笼外的饲料槽中,3周龄之后使用饲料桶来进行喂养。
2.2育雏期管理
良种肉鸡育雏期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温度的控制。保证雏鸡成活最为主要的因素就是进行温度的控制。一般保温的时间在28天左右,1~3日龄的温度应该控制在30~35℃,4~13日龄的温度应该控制在28~30℃。然后逐渐的降低2℃,直至育雏室中的温度与外界的温度在18~21℃后停止加温。(2)通风的条件。应该定期的开窗通风,加速空气的流动。随着日龄的不断增加来提升通风量,切记不能一次性开窗通风。除此之外,还要控制好通风时间,进而避免雏鸡因为受凉而导致成活率降低。(3)密度的控制。一般采用三层的育雏笼,也可以使用火炕来进行饲养,1平方米饲养1~7日龄的雏鸡70~80只,7~14日龄的雏鸡40~50只之间,饲养15~28日龄的雏鸡20~30只。(4)光照的控制。1~7日龄的雏鸡光照时间控制在24小时,并且还要保证饲料的充足,使得雏鸡能够随时的进食。而7~14日龄的雏鸡应该将光照时间控制在12小时,仅在夜晚开灯,白天将灯关掉。14日龄之后采用间歇性光照,就是在喂食前后进行光照,喂食之后1小时关灯。
2.5育雏期疫病防治
良种肉鸡育雏期的疫病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1日龄的雏鸡颈部皮下进行鸡马立克氏病疫苗的注射。(2)在7日龄后的雏鸡注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疫苗滴鼻以及鸡新城疫Ⅱ系疫苗。然后对20日龄的雏鸡使用鸡传染性囊病弱疫苗饮水,雏鸡达到30日龄之后使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来提升雏鸡的自身免疫力。(3)在雏鸡1~7日龄的时候,在其饲料中掺入庆大霉素以及土霉素和氟哌酸,以此来有效地防治雏鸡中出现白痢杆菌病。如果想要更好地提高雏鸡的成活率以及抵抗力,可以在1公斤的水中掺入1~2克的速效15。如果雏鸡出现不食的现象,可以在其中掺入维生素C以及乳酶生等,不能喝抗生素。(4)在7~10日龄后的雏鸡中掺入一些防治支原体、传染性鼻炎以及鸡传染喉气管炎等相关药品,切实做好疫病的控制以及预防工作。一旦发现有雏鸡感染了传染性鼻炎,可以使用高力米先10克掺入链霉素100万单位,然后每百只雏鸡持续食用3天,或直接使用呼喘杀星来进行治疗。支气管炎以及传染性喉炎可以使用恩诺沙星、毒克以及急支宝,抗病毒则可以使用禽菌灵、鸡宝九三以及板蓝根等相关药物来进行治疗,并且每天进行彻底的消毒。(5)在雏鸡达到15日龄后,掺入一些防球虫的药物,例如白痢球虫丹、抗球黄以及氯苯胍等药物。(6)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养殖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强养殖管理,并且积极的完善相关制度。密切的关注鸡群的饮食、饮水以及活动情况,进而能够及时的发现疫病,然后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治疗,以此来有效地提升雏鸡成活率。
3结语
综上所述,养殖人员应该全面的做好良种肉鸡育雏阶段的各方面的工作,例如饲养控制以及鸡室的保温工作等,这样才能切实的做好良种肉鸡育雏期间的疫病控制。雏鸡只有在健康的状态下才能正常的进食,并且雏鸡对于温度的控制相对较弱,所有加强温度的控制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是从良种肉鸡育雏期间的饲养以及管理、疫病防治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够对良种肉鸡的饲养起到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