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璇
1979年山东章丘棉花姑娘承包土地兑现,姑娘们高兴极了
一张好照片就是一粒种子,会在陈小波的心里扎下根、生出芽。
作为新华社领衔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小波以图片编辑为起点开启职业生涯,如今在她心里,早已长出了一片由中国纪录摄影组成的广袤森林。
从二十几岁开始,陈小波就喜欢翻看新华社的老照片,“那些好照片在面前展开时,我会眼前一亮,心潮澎湃,我相信它们会在观者心里炸响惊雷。”陈小波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2018年下半年,北京有两个展览反响巨大,印证了这种“惊雷之声”:9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有观众反复观展,意犹未尽;10月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国家相册·致敬历史——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典藏展”。因观展者太多,展厅地毯在开展后半个多月内更换了三次。
在这些照片中,人们看见的是宏大叙事之下的历史细节,是社会变革中与己相似的个人命运。
陈小波担任了上述两个展览的执行策展人。她熟悉中国纪录摄影者——在这个群体中。有大量摄影记者出身或仍是专职摄影记者的摄影师。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陈小波说:“很多纪录照片和文献照片都出现在摄影记者手里,他们记录这个国家,没有一天停下来。几十年后,拂去表面的新闻元素,那些真正的好照片就显现了它的独特价值。”
2018年11月,“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在展览的媒体融合互动区里,常有观展者驻足于一块电子屏幕前,静静看着其中滚动播放的40年来的新闻老照片:1979年山东章丘棉花姑娘承包土地兑现时流露出的笑、1992年打工妹在工厂车间工作的样子……
屏幕上方的文字,是“新华社与您一起穿越时空”。
从黑白到彩色,这些照片是从40年的时光中“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它们由新华社摄影记者拍摄,经过记者和编辑的手,有的播发见报,有的当时并未发表,但归宿都是进入陈小波所说的“历史秘境”——中国照片档案馆。
作为中国馆藏量最大的照片档案馆,中国照片档案馆收藏着1892年以来的一千多万张珍贵照片,定格着那些或是鲜为人知或是早已被遗忘的细节。除了新华社记者拍摄的照片外。也收藏了其他老照片。
1983年分配到新华社工作后,陈小波养成了在档案馆库房翻看老照片的习惯。在照片无法数据化的年代。小片和说明贴在小本子上,陈小波一翻就是一二十本。在很长时间里。她一次次跟着馆藏老照片重返历史现场,独自聆听那些“无声处的惊雷”。
2006年开始,在参与编纂《摄影中国——中国摄影50年》、做“口述新华”“新华典藏”和《国家相册》等项目的过程里。陈小波更加频繁地出入档案馆,她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重新定位:做一个历史图片的梳理者。
有同事曾形容:“当同仁们向前方冲去赶新闻的时候。陈小波向历史深处走,串起了那些珍珠。”而陈小波说:“中国照片档案馆的珍珠太多,我哪里在串珍珠?我常常在珍珠中滑倒。”
实际上,新闻摄影对社会的参与度极高,它一方面通过新闻发表介入变革,另一方面也在记录变革。经过时间的淘洗,定格时代细节的新闻影像便呈现出了文献价值、历史价值。
而对于公众来说,观看新闻老照片已不以新闻阅读为目的,更重要的是阅读一份记忆,唤起一种情感。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恢复。不久,新华社记者顾德华来到清华大学的课堂,拍下77级大学生在阶梯教室上课的场景:他们衣装朴素,眼神专注地看向讲台,不少人看上去都比大学入学年龄更大。
这张照片被选人了“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国家相册》微纪录片导演、上述展览图片说明撰稿人之一郝方甲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她曾在展览现场看到,一位观展者站在这张照片前,热泪盈眶。
“这就是我呀。我们当时就是这样。”那位观展者說。
基于对中国照片档案馆的熟悉,陈小波于2016年3月加入新华社微电影《红色气质》的主创团队,担任图片主编,并在新华社总编辑何平的建议下,成为影片中的出镜讲述者。
此后。这支主创团队继续挖掘中国照片档案馆的资源,制作了微纪录片《国家相册》第一季,每周一集,每集六分钟,使用五十余幅照片,共一百集,浏览量已超21亿。
《国家相册》为公众打开了通向中国照片档案馆“历史秘境”的大门。主创团队探索出的图文结合、娓娓道来、以小见大的讲述方式,获得了观众的好评,成为新华社近年来最有代表性的融媒体产品之一。
《国家相册》第72集是“改革开放40年系列”的开篇。主题是《白菜的味道》。作为计划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冬储蔬菜,白菜从冬日餐桌上的“唯一”渐渐变成了“之一”。白菜在中国人餐桌上的命运,恰恰带出了改革开放后从艰苦走向丰实的生活记忆。
郝方甲记得,在策划会上讨论出“做一集大白菜”的想法后,陈小波第二天对她说:“你都不知道这些大白菜的照片有多好!”
照片里有种白菜、运白菜、买白菜、做白菜、吃白菜……在创作手记中,郝方甲感叹:“那些场景如此熟悉,似乎就是在昨天,但仿佛一个世纪那么遥远。”
正如陈小波所感受到的,在急剧变革、迅速发展的中国,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即使如白菜一般平凡。也能渐渐显现其文献价值:“在中国,二十年甚至十年前拍的照片,就可以称为‘老照片了,其中的场景很难再现。而在西方,可能一百年前照片中的街景和如今也没有区别。”
让陈小波感触甚深的是,看多了老照片,会发现改变的不只是街景、建筑。还有人的服装、发型,以及精气神。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里,陈小波和郝方甲都提到了中国人的笑容:20世纪50年代“以苦为底色”却对新生活充满期待的笑;改革开放初期购买彩电时的笑、在证券事务所前准备卖出国库券时的笑
“从这些照片里,你能看到中国人的生存哲学。”陈小波说。
有些平凡的面孔,成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精气神变化的代表。1991年,新华社摄影记者张小龙在大连拍下“穿超短裙的女孩漫步大连街头”,照片里的短发女孩穿着黑色超短裙,回眸一笑。“没有人比这些女孩更能体现当时中国女性开始冲破保守、拥抱时尚的勇气和决心。”张小龙说。
“中国人那种开放、追赶和渐渐开始自信的精气神,其实在90年代的照片中非常明显。”郝方甲说。
在此后的二十余年里,这张照片总会被重新播发。2013年,新华社再次向全国媒体播发这张照片,《大连晚报》发动读者寻找“穿超短裙的女孩”,最终找到了这位名叫陈晓露的主人公。当年。她住在60平米的住房里,2013年,她住在200多平米的新家。
从看似平凡的影像中见微知著地感知时代变迁。一直是《国家相册》秉持的创作观。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变化天翻地覆,其间每个普通人的希望、付出和奋斗,就是一朵朵浪花,汇聚起来,就是推动时代洪流的巨大力量。”郝方甲说。
在《国家相册》展现通讯方式变迁的第91集“我想对你说”中,有一张1994年12月由新华社记者张明在上海拍摄的照片:邮电大厅里申请安装电话的市民在办事柜台前拥挤着,手里握着申请单。
郝方甲形容,老照片中生动的细节里,“每个人脸上都是刻着时代印记的戏。”在人人都使用手机、随时随地使用移动设备上网的今天,这样的场景已经难以想象。
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澜撰文说:“如果你不去拍摄,那个历史瞬间就没有了。”
受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冼会邀请担任“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执行策展人的过程里,陈小波秉持着这样的策展观念:做一个“观者可以在里面看到自己的展览”,一个“没有超人只有常人,没有英雄只有百姓的展览”。
“历史教科书中有的是结论、规童和演变的数据。唯独没有活生生的历史细节。而摄影正是为保存历史中最生动、最细节的部分而存在的。”陈小波说。
多年从事图片编辑工作,在陈小波心里,好照片有四个标准:一是写满历史痕迹;二是从美学角度而言有诗性;三是有情感力量;四是不可重复性。
在“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策展过程里,主办方、主创团队多次研讨,从初选的400多张照片中选出了216张照片参展,内容涉及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的多个方面。
对影像史的研究和经年累月形成的影像素养。让陈小波能甄别出照片中的历史痕迹、诗性和照片本身的不可重复性,而对老照片情感力量的敏感,其实更多来源于她与改革开放历程所同步的人生经历。
1994年12月,上海邮电大厅内申请安装电话的市民络绎不绝。每安装一部电话需缴付人民币近4000元
十几岁时,陈小波在农村插队,夜晚躺下来,“摸到肚子时就能摸到炕,当时只有一尺八的腰”,现在则要“为了腰围减肥”;1979年考入兰州大学时,陈小波只带了两套衣服,在学校里演话剧要和身材相当的同学换衣服穿,现在则一天都可能换好几身衣服。
在新华社的图片稿库中,有一张1979年3月拍摄的照片: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在民族文化宫举行时装表演,台下穿着干部服的中国观众,表情里带着严肃和新奇,看着国外年轻的模特在台上走秀。
同样是在新华社的稿库里,2016年4月由新华社记者任珑拍摄的时装周时尚达人,则是笑着交谈的中国面孔。
“我常說,我这一代人,一辈子可能过了西方人的八辈子。经过这40年,中国人已经丰衣足食,我们对自身精神气质的变化难以察觉。却记录在老照片里。”陈小波说。
经陈小波推荐,“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主办方邀请郝方甲、《国家相册》撰稿人李明为参展作品撰写图片说明。得益于《国家相册》的制作经验,郝方甲和李明在图片说明里尤其注重“用数字说话,用情感说话,让有名有姓的人说话”。
实际上,在中国举办的很多摄影展上,图片说明都被忽略了,而展览的主创团队认为,图和文的关系是紧密的,严格完整、带出历史的图片说明能够增强影像的价值和情感力量,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改革开放的历程。
相对而言,摄影记者出身的摄影师基于良好的职业习惯,往往能提供要素齐全的信息,郝方甲说:“有相当一部分图片说明是完整、清晰甚至是动人的。我们要做的,主要是调整文字、补充时代背景和情感。”
1991年9月,一名身着超短裙的女孩走在大连街头
例如,既是高级记者又是摄影家的冯建新有一张军人父亲和女儿告别的经典照片,他为撰稿团队提供了详细的描述——照片拍摄于1987年1月河北省隆化县,当时,小女孩通过公共汽车的破窗,对送行的军人爸爸喊着:“爸爸!爸爸!”
郝方甲在图片说明中写道:“希望她明白,聚少离多的爸爸,也是好爸爸。”
“做出这样牺牲的家庭,在中国有千千万万个。”郝方甲说。阅读老照片,其实就是阅读个人与国家命运的交织,微观中体现出的变革印记和情感的信息量,就是“无声处的惊雷”。
“与一幅画、一篇小说或者一部交响乐相比,一幅照片显得非常单薄、弱小,但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应该能够成为一部很厚重的作品,这是摄影的功能。”王文澜说。
在参展的摄影师中,有不少都是摄影记者出身。例如,在《工人日报》原摄影部主任于文国的镜头里,有1988年11月贵州省六盘水市街头市民最后一次排队领取肉票的热闹,有1993年9月温州市的餐馆服务员为居民送餐的热忱,还有2017年8月本溪地区高温时本钢7号高炉大修的焦灼。
于文国说:“成为专职摄影记者后,‘不为历史留下空白的从业理念,已经成为了一种自觉。”
陈小波接触过很多摄影家,并做了大量访谈,尤其能体会到镜头背后拍摄者的情感和摄影记者的艰辛。在制作《国家相册》时,她常和后期剪辑说:“不要把照片播放得那么快,这些都是命换来的照片。”
在“国家相册·致敬历史——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典藏展”上,首次向公众展出的100余幅新华社老照片,绝大部分都曾在《国家相册》出现过。主创团队也将强调摄影人的价值作为展览的主旨之一,因此特意为新华社杰出的老一代摄影记者设置了肖像柱。
“仔细观看这些摄影记者的肖像,觉得他们真是非常酷,虽然衣装简朴,满面风霜,但自信的表情和坚定的目光却让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他们为自己能够记录历史而自豪。”一位观展者在笔记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