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非遗”资源到文化产业*
——泉州提线木偶戏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2018-12-05 06:17邹文兵
关键词:提线木偶木偶戏木偶

邹文兵

(1.南京艺术学院 博士后流动站,江苏 南京 210013;2.华侨大学 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 361021;3.紫金文创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13)

一、引 言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泉州提线木偶戏为全世界观众奉献了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精彩绝伦的表演将这一古老戏曲的艺术魅力诠释得淋漓尽致。在赢得世界观众赞许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泉州提线木偶戏的源生、发展及赓续状况的关注。

泉州提线木偶戏,俗称“嘉礼”或“傀儡戏”,是一种具有强烈仪式色彩的地方戏曲,它的演出遵循一套极其精湛、规范而又繁杂的操线手法,表演难度系数极髙,表现力极强,令人叹为观止。泉州提线木偶戏以其独特的文化属性于1950年代初被国家确认为“戏曲文化遗产”,2006年再次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历经千年薪传而不辍,是我国现存悬丝傀儡戏艺术的珍稀范本。据考证,历史上的“八王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使得中原士族不断南迁至泉州,这三次大规模的中原移民,给泉州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诸多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将傀儡戏带到了泉州。傀儡戏演师或是为了谋生,或是为了躲避战乱,他们随着中原移民而迁徙到了经济较为发达的泉州。南迁士族的政治谋略,让当时中原与泉州文化差距逐渐消弭。伴随着士族阶层审美的传播,提线木偶戏逐渐渗透至泉州的市井阶层。此后,提线木偶戏便深耕于闽南一隅,“音乐糅合‘南音’的幽雅旋律,情韵深沉清丽,说白念唱以闽南语系为主,多沿用宋、元曲牌”[1],保留着鲜明的艺术特色。提线木偶戏的表演主要依靠演师用手指牵动悬丝来完成,其精湛而准确的操线功夫让表演惟妙惟肖,妙趣横生。小小的偶人被演员赋予生命的温度,演绎着人世间的悲欢与冷暖。沈继生就曾这样描述过泉州木偶戏:“泉州木偶不是一张平面的、静止的照片,而是立体的、能动的戏具。每一张脸的肌肉都富有弹性,仿佛血液在皮下流淌,都能抚摸出体温来”[2]。与民间俗礼遇合的提线木偶戏通过不同角色的装扮、展演,沟通着天地神灵,祈佑安顺。在历史的进程中,提线木偶戏已演化为泉州传统民族文化情结和地方文化的智慧结晶,是当地民众的情感归宿。因此,小小的提线木偶承载了一个城市集体乃至数十代人的文化形态和共同记忆。时至今日,在福建、台湾乃至东南亚地区也有着深远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大众传播一并而来的通俗文化开始对中国传统戏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戏曲艺术市场萎缩,观众流失,剧院剧团生存发展陷入困境,有的剧种面临消亡的危险。据统计,1983年全国共有374个戏曲剧种,而到了2012年已经锐减到286个,常演的只有1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消亡速度惊人[3]。在这一残酷的现实面前,久负盛名的泉州提线木偶戏也未能独善其身,人们对提线木偶戏表演的兴趣锐减,青年受众的迷失,尽显颓废之势,赓续薪传面临严峻挑战。

二、泉州提线木偶戏传承的现状与成因

(一)提线木偶戏风采难依旧

1. 提线木偶戏受众“青春”难留。一种文化是否具有生存的动力,取决于当下民众对这种文化的态度与情感。就泉州提线木偶戏目前所处的困境,笔者于2018年5月15日至25日在泉州市工人文化宫、中山路、东湖公园随机对市民进行的认知度及参与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样本总数为400份,样本回收率100%,有效率为98%。本次受访对象总体为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人各100人,男女比例构成为1:1。受教育层次以中专(含技校、高中)为界,其中中专以下文化层次受访者占总数的58.3%,中专以上文化层次消费者共占41.7%。本研究运用国际通用的SPSS19.0统计软件录入数据后,进行频数统计、单变量分析和双变量相关性变量交互分析。经统计,本次调查置信度为95%,误差在正负3%内,具体如图1所示。研究统计表明,在少年段的100个受访者中熟知提线木偶戏的只有1人,观看过该戏曲的只有5人,听说过该戏曲的有20人,而从未听说过该戏曲的达到74人;青年段受众情况也不容乐观,熟悉提线木偶戏的人数仅仅为3人,虽然青年受众听说过该戏曲的人数较少年段有所增加,但是未听说过提线木偶戏的人同样占有半壁江山;中年段受众未听说过提线木偶戏的比例仍远超熟知及观看过该戏曲的受众比例,剩余的35人只是听说过而并未有观看过;老年段受众的情况则有明显的改观,100个老年人中只有5个人没有听说过木偶戏,有20人熟知木偶戏,不熟知但观看过木偶戏的人数也达35人之多,与只听说过木偶戏人数基本持平。

图1 泉州各年龄阶段受众对提线木偶戏了解程度统计表

调查数据中显示,泉州木偶戏现阶段的受众群体以老年人为主,年轻一代的泉州人对这一古老的戏曲基本已漠不关心,甚至忽视了提线木偶戏的存在。在“木偶之城”的泉州,提线木偶戏业已不复往日万人空巷争相观看的场景,其影响力已日渐衰落,曾经的主要受众中青年族群日益萎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2.提线木偶戏人才接续难为继。提线木偶本身是没有生命的,是演师通过控制线丝进而让木偶变得活灵活现,尽显人间百态。泉州提线木偶戏非常善于刻画角色形象,以形传神,其精妙之处全凭演师操线工夫。一般而言,一个木偶有16-36条悬丝线控制,而演师仅以十指便能同时操纵十几条甚至多达三四十条线丝控制木偶,进行惟妙惟肖的传神表演。在操演时,演师手指稍微颤动都会影响到木偶的动作与神态的刻画。操演技艺之高、难度之大让人难以想象。一名成熟演师的养成,不仅需要有戏曲表演的天分和智慧,也离不开其自身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演练。所以,提线木偶戏演师从小就要着手培养,直至技艺成熟登台演出,周期十分漫长。传统社会中,许多家境贫寒的孩子被送进戏班,以期习艺谋生。改革开放后的东南沿海,生产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泉州地区民众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驱动人们学习木偶戏的原始经济动力已基本消失。因此,在以经济为主导的现代社会,又有几人甘于清贫、愿为继承这一传统艺术事业而付诸一生精力与时光?泉州木偶剧团前团长王景贤描述道:“现在剧团50个编制里面的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年纪最小的也已经有30好几了。由于编制问题,许多新进的年轻演员尚不能正常享受剧团的工资待遇,只能象征性地给予每月1500元的学习补助。”①需求推动生产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木偶戏受众数量不断锐减,其演出场次也越来越少,自然导致提线木偶戏演师收入不高。付出的精力与回报难成正比,使得愿意学习提线木偶戏的人数也急剧下降,从而导致传承人不断萎缩的恶性循环。

(二)泉州提线木偶戏由盛转衰的成因

1.当代生活的快节奏与传统戏曲艺术的慢节奏难以合拍。经济和市场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传播的全球化。一方面,现代传媒的发展,促进了各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创造了多样化的文化格局和受众选择。但另一方面,它也使得人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说,中国传统戏曲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早已面目全非,而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根基及市场基础正面临严峻挑战。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与生活压力徒增,当代人已经难有闲情逸致去细嚼慢品这一博大精深的古典艺术。而“快餐式”娱乐方式正好能够直观地刺激人们的感官,帮助人们调节心情或暂时摆脱现实束缚。这种现当代“快餐式”的娱乐文化环境缔造了快节奏的娱乐消费模式,节奏缓慢的木偶戏便愈发显得格格不入。今天的文化艺术越来越趋于产业化,流行文化似乎已经成为现代人炫耀“先进性”的一种标志,于是人们争先恐后地追赶潮流,将提线木偶戏这类传统戏曲排斥在外。泉州提线木偶戏介入当地民俗文化、精神生活的途径已然阻断,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与观众的距离越来越远。

2.因循守旧的沿袭方式阻碍了传统戏曲的艺术创新。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任何一种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必须结合当下的时代特点汲取新的生命活力。文化的创新包括器物层面的创新、表达方式层面的创新及精神内涵层面的创新。从泉州提线木偶戏这一传统文化来看,器物层面的创新可以看作是木偶制作的创新。泉州提线木偶制作的手艺传承至今,制作方法变化不大,木偶人物仍然主要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学经典,如《水浒传》和《西游记》等。对于大多数青年人和儿童来说,他们更希望接触到一些现代的活跃于当今流行文化的木偶人物。以体育明星、电影明星等娱乐人物为原型的木偶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趣味;以卡通人物为原型的木偶很可能受到儿童和青少年的欢迎。表达方式上,传统木偶戏的表演节奏缓慢,表现形式单一,在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层面无法满足当下观众对于艺术表演的追求。表演内容上,木偶戏一成不变的经典剧目反复出现,容易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同样的一个典故,如果观众早已熟悉其故事内容,就很可能失去观看内容相似的偶戏的兴趣。精神内涵上,泉州提线木偶戏同许多其它中国古典艺术一样,以宣扬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与道德观为主,传统且单一的价值观念在现代多元的审美体系下往往显得有些迂腐和陈旧,难以引起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喜爱与共鸣。

3.不成熟的商演运营抑制了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任何一种大众文化,都需要经济动力驱使其发展。以中国电影市场为例,电影票房的节节高升推动了中国电影业的繁荣,而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仅仅是其收入的一部分,电影周边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广告植入和宣传等同样是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市场仅仅由剧场表演的售票构成,单一的经济来源很可能让提线木偶戏在激烈的文化产业竞争中陷入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在大众文化尚不丰富的过去,一场露天的提线木偶戏展演便能引发“万人空巷”的盛况,而这一景观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已不可能重现。泉州提线木偶戏作为一种古老的戏曲艺术,其散发的文化韵味很具吸引力,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商演市场运营,自身“造血”机能的缺失使得其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政府的经费补贴而生存发展。狭小的市场和单一的盈利模式恰恰是许多木偶剧团走向衰败甚至关门的主要原因。

三、提线木偶戏的产业化发展及其条件

(一)产业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赓续的内在需求与必然趋势

在传统社会中,内涵丰韵的提线木偶戏展演是泉州民众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它沟通天地神灵,让人们在观演间满足心理的期盼,也是藉以定义族群边界、建构与强化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提线木偶戏与地方民俗科仪不断耦合,逐渐演化为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线木偶戏展演遵循着一套古老而传统的表演体式,韵律生动的操线手法,粗狂高亢的傀儡腔调,惟妙惟肖的偶像角色,让其艺术特点鲜明而独特。随着社会的发展更迭,当下的提线木偶戏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自身赓续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对其保护已显得刻不容缓且意义非凡。欲要实现其自我“造血”机能,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是其内在需求与必然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实现产业化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一些经济潜在价值较好,市场化可行性较高的“非遗”项目,应该走自我图强,自我发展的产业化道路[4]。关于“非遗”市场化和产业化保护的利弊早已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2007年第三届深圳文博会上,与会的专家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寻求市场化手段来保护、开发和应用”的共识;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黔滨更是直接指出“产业化开发是抢救保护的唯一出路”[5]。从诸多“非遗”产业化取得的成绩来看,产业化推动“非遗”由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是行之有效的,“造血”机能的激活,也将更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二)政策扶持是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部门对提线木偶戏的生存状况极为关注,并积极运用各项政策推动其生产性保护。2006年,由福建省文化厅牵头制定了《2008—2020年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自该计划实施以来,极大提高了木偶戏的内在存续能力,提线木偶戏从业者、潜在从业者和欣赏者人数都有相当比例的提升。2009年,泉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推动以“文化创意”为龙头,力求将泉州打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城市。2015年,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传承和弘扬福建戏曲的若干意见》[6],要求从2015年开始,每年整理、创作一批优秀戏曲作品,扶持一批地方戏曲重点院团,培养一批德艺双馨的创作表演人才,以促成福建戏曲艺术精品迭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这在全国尚属首例。在政府的各项帮扶政策的支持下,泉州提线木偶戏在尊重历史、赓续传统的基础上积蓄力量,剧团编剧队伍继续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钦差大臣》《火焰山》《驯猴》《古艺新姿活傀儡》《赵氏孤儿》等一批剧目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华奖等全国性重大艺术赛事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在政府政策与财力的双重支持下,泉州提线木偶戏的产业化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三)独特的艺术资质是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泉州提线木偶戏艺术原创性强,且具唯一性和稀缺性,是难得的差异性文化资源,具有较大的经济增值性,对提线木偶戏进行产业化开发,不仅能突破“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困境,还能有效传承这一戏曲文化遗产。提线木偶戏赓续千年,底蕴深厚,是先辈艺术家一代代不断创新的结晶,其繁复无比的操演技法让木偶表演惟妙惟肖,引人入胜。清代诗人郑板桥曾在《咏傀儡》中这样称赞:“笑尔胸中无一物,本来朽木制成身;衣冠也学诗文辈,面貌能惊市井人。得意哪知当局丑,旁观莫认戏场真;纵教四肢能灵活,不藉提撕不屈伸。”[7]小小的一出木偶戏,亦假亦真,包含着人世间诸多的悲欢与冷暖。演师们靠着手中简单的几根线和几个木偶,演绎着一个个不同的故事,也诠释着一个个别样的人生感悟。历史的积淀成就木偶戏厚重的文化底蕴,也赋予了木偶戏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海内外无数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大受众。随着传统文化的不断升温,世人对传统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这也给提线木偶戏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提线木偶戏产业化发展的路径

(一)以艺传承,注重强化传承群体的责任意识

经济的发展让泉州人民变得富裕起来,使得昔日“学艺求生”的外在动力消失;提线木偶戏表演技法极其繁复且周期较长,也使得人们内在的学习意愿大大降低,这些因素都左右着提线木偶戏的赓续薪传。虽然各级政府部门都有围绕培养木偶戏传承制定的培养目标和计划,但从成效看却不容乐观,我们认为,必须强化传承群体的责任意识,从传承单位和传承人两方面进行努力。

1.创新剧团管理体制,强化剧团传承群体职能。泉州市木偶剧团作为泉州市直属文艺表演团体,是提线木偶戏传承的责任单位。剧团在继承、抢救稀有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以“剧目创新”和“参赛夺奖”为目标导向,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的公演活动。剧团吃“公家”饭,虽无较大的经济压力,但管理比较呆板,缺乏创新动力与机制。演职人员普遍存在事业心不强、艺术创造力匮乏等隐患。因此,要激活剧团担负起泉州提线木偶戏传承之重任,就必须对剧团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在明确剧团传承责任目标、保障艺术创新的同时,适当增加商演比例,这既推广了提线木偶戏,也激活了戏团的资金来源。2.严把传承人遴选关,强化传承人的个体职能。“口授心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承方式,在提线木偶戏的传承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传承人的技艺、责任心等因素都影响着这一戏曲的赓续薪传。虽然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有关提线木偶戏传承人遴选、认定的政策,但不可否认,在传承人遴选上还有许多不足,如有些传承人缺乏具体传承策略而并未将传承实践落到实处,有些技艺不足却巧立名目将头衔囊括于手中,选贤任能的榜样效应并没有彰显。因此,要更好地发挥传承人榜样功能,需要严把传承人遴选关。首先要观察其是否真正具有传承的意愿与责任,还要对其教习能力予以充分检视;其次要有相关制度保障,给传承人应有的社会地位;最后需要有退出机制,让政策倒逼传承人在享受政策待遇的同时做好对提线木偶戏后学者的“传、帮、带”工作。

(二)与时俱进,注重与时代结合谋求创新

时至今日,传统文化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戏曲若想要永葆青春,就必须重新组建其“内部构造”,实现突破创新。这并不是要改变戏曲的文化内涵,而是要不断地丰富它、发展它,从演出内容、语言表达和表演形式等多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为这一古老的戏曲注入更多的活力。

1.注重剧本内容的创新。演出内容的一成不变,再精彩的表演也会因多次观赏而变得乏味,会极大地扼杀观众二次进入剧场的积极性。泉州提线木偶戏虽有《目连救母》《三藏取经》等许多经典剧目,但剧目内容距今年代久远,文化语境的变迁让受众对戏中故事不甚了解,更无法引发情感共鸣。白先勇先生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充分考虑到了当下大众的消费升级需求,采取“古典为本,现代为用”的策略,创造出古典和现代完美结合的创新性作品,成为传统文化复兴的成功典范[8]。泉州木偶剧团曾改编俄国作家果戈里的讽刺戏剧《钦差大臣》,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轰动,是一次成功的内容创新尝试。因此,对提线木偶戏内容创新建构,不仅可以为千年古艺注入新的活力,还能增加其艺术的厚度与张力。

2.注重语言与形式的创新。提线木偶戏是泉州本土戏曲,以闽南语表演为主。语系的划分使得提线木偶戏成为一个小众戏曲样式,虽然演出时舞台边上设有电子屏幕显示唱演内容,但观感却大打折扣,语言问题已成为阻碍提线木偶戏向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提线木偶戏要想获得更大的受众市场,在语言方式上必须有所创新。闽南语版的木偶戏原汁原味、神韵独具,而普通话版的木偶戏则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如两者能相互结合,则提线木偶戏的受众基础将更为广阔。此外,提线木偶戏的表演形式也要更多地融入现代元素,借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来营造良好的舞台效果,给观众更强烈的视听冲击。

(三)拥抱青春,注重年轻受众的培育

文化是否具有生命力,要看年轻一代对这种文化的关注度。年轻受众是提线木偶戏的潜在受众群体,吸引年轻群体的关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木偶戏的受众市场。因此,泉州提线木偶戏应该围绕年轻受众,制定宣传策略,密切与年轻受众的关系。

1.戏曲走进校园以发展潜在的青年受众。从2004年到2013年底,青春版《牡丹亭》于各大校园巡演近300余场,赢得了许多大学生的高度认同,使得青春版《牡丹亭》成为年轻人的审美坐标。而泉州提线木偶戏却鲜有与高校学子间的互动。提线木偶戏与年轻人的互动应从青春版“《牡丹亭》现象”中得到启发,主动走进校园与青年学子互动,并与专题讲座与演出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接触了解提线木偶戏。闽南地区高校众多,学生多数来自外地,且海外留学生群体庞大,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进入校园向年轻受众推广这一古老的提线木偶戏,不仅能让广大年轻学子熟悉这一传统国粹,而且能够培育和发展潜在的受众群体。2. 送戏下乡以提升乡村群众的审美水平。泉州市木偶剧团是提线木偶戏的唯一传承主体单位,也是泉州地区仅存的一个提线木偶戏团。因是整编保护戏团,其传承保护性质较浓,频繁的官方文化交流演出已使该团“体力透支”,剧团虽安排有惠民演出,但也是屈指可数。市区民众观看木偶戏尚有难度,何况边远乡村居民。而昔日依赖俗礼科仪存活的提线木偶戏在农村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如何来普惠这部分受众的空白,对于提线木偶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尽管剧团演出力量有限,但可结合各方力量制定社区互动计划,尽可能多地让社区居民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传统戏剧。提线木偶戏深入社区展演,不仅可以丰富社区文化,带给受众心灵愉悦,且其弘扬的主流价值观不仅能净化社区风气、促进邻里和睦,还势必会赢得许多年轻受众的喜爱。

(四)创新传播,注重传播渠道立体化构建

提线木偶戏的传播几近于静态,既没有对传统的媒介渠道善加利用,也没有借势于蓬勃发展的新媒体,偶有的传播也仅是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演出公告,或是《泉州晚报》对其参加文化交流演出后的零星报道。受众对于提线木偶戏的了解,往往来自网络检索发现或是熟悉泉州文化的朋友介绍。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受众已习惯于信息“喂养”,还哪里有多少人愿意去挖掘这深藏于“深闺”的戏曲艺术!若缺乏信源和有效传播,受众又从何处接收提线木偶戏信息?喜爱之心又将从何谈起?本研究认为,提线木偶戏不仅需要加强传播,还需要构建立体化的传播渠道。

1.以旧立新建构传播矩阵。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不断改变着信息传播的形态,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随着移动终端的迭代发展,新媒体传播已成为社会信息舆论的主流,使得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影响力日渐式微。但不可否认,上述传统媒介的“官方”属性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对于泉州市木偶剧团而言,传统媒介还是其向政府和公众传递信息的主要渠道。为此,泉州提线木偶戏在传播过程中,不仅应善用传统媒体,也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打造好自身的戏曲传播媒介矩阵,主动贴近受众的媒介工具,从而激发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2.创意传播引发自发扩散。笔者在百度以“提线木偶戏”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3 010 000个相关信息,但通过梳理这些信息可发现,以演出的介绍信息居多,其次是一些文化学者的著述,由大众主动传播提线木偶戏信息的屈指可数。如何让广大受众积极主动进入到提线木偶戏的议题当中来,创意传播为此提供了可行之道。创意传播是依托沟通元进行创意构想,并将沟通元的各种表现形式利用相关传播资源加以展现,从而激活受众参与分享、交流和再创造,进而促成受众转化为消费者并进行延续的再传播[9]。提线木偶戏精湛的操线技艺、惟妙惟肖的表演情景等,都可以成为创意传播提线木偶戏的内容,再通过受众的自发传播扩散,让提线木偶戏内涵得到充分的传播与诠释,最终得到受传者认可。

(五)资源整合,注重与泉州文旅产业相融合

泉州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之一,众多的文化遗产使泉州赢得了“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的美誉。随着文化旅游的持续升温,前来泉州观光的游客也与日俱增。泉州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大多是历史文化遗迹,静观有余而体验感不足。作为非遗的泉州提线木偶戏是一项独特的文化资源,如能与旅游产业相融合,不但能丰富文化旅游内涵,而且对于木偶戏的传承保护亦大有裨益。

1.深化戏曲文化体验。提线木偶戏虽有千年历史,古韵独具,但对游客吸引力较弱,鲜有游客以欣赏地方戏曲为旅游目的。因此,需要将提线木偶戏纳入泉州旅游线路之中,作为文化旅游体验的补充。如“古城(崇武)—古寺(开元寺)—古戏(提线木偶戏)—古音(南音)”的规划,让游客穿越回到千年梦境;也可以依托度假村、景区进行提线木偶戏展演,向游客展现木偶戏的文化魅力。在观演之余,还需开辟专门的偶戏学习体验区,让游客有体验表演戏曲的机会,以此提升旅游愉悦感,消除古戏“曲高和寡”的距离感。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剧团藏馆的利用率,在保存和展览藏品的同时,应当同当地的其它文化设施联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会功能,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拉近人们和文化之间的距离。[10]

2.加强戏曲文创产品开发。源自农耕文明的国人重情重义,凡外出或旅行归来,总会随手携带礼物赠与亲友。这种行为早已化为人们的消费习惯,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旅游文创市场。提线木偶戏木偶造型艺术水准很高。清人蔡鸿儒在其著作《晋水常谈录》中云:“刻术为人,外披以文绣,以丝帮引,宛然如生,谓之傀儡,所云木丝也。泉人最工此技。”[11]木偶的雕刻刀走神妙,形态万千,富于韵律美感,不必施粉著彩,便能透出一股张力,令人爱而不舍。将木偶进行创意设计,衍生出一些便于游客携带且富于装饰的文创产品,让游客在感受木偶戏独具韵味的表演之后,将这些神形兼备、富于地域特色木偶雕刻带回家收藏,不仅丰富了旅游的内容,而且便于游客回家后的直观分享,可以让提线木偶戏形象走向更加广阔的中华大地。

(六)市场运作,注重拓展提线木偶戏产业链

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受众群体构成中,老年多于青年,农村多于城市。如何培育市场是市场化运作的第一要素。目前,提线木偶戏以应邀表演为主,运作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收入是出场费和门票收入,利润增长点较少,如何拓展提线木偶戏的产业链,改变其盈收单一的局面,是提线木偶戏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的难题。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传统戏曲应该引入市场运作机制,主动走出“象牙塔”寻找新的突破点。

1.打造专业化的制作团队。优秀的制作团队是戏曲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前提。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其幕后强大的制作团队功不可没。而泉州市木偶剧团的提线木偶戏演师,场上是演师,场下是编剧,闲时还得联系演出或是负责剧团宣传工作。身兼数职既不利于演师的专心表演,也不利于营造舆论宣传,更何谈精心深耕市场。专业方能成就事业,提线木偶戏若想获得市场垂青,就必须与市场接轨。无论在编导、演出、舞美、音乐还是在宣传策划等方面,都必须倚重专业人才,依赖高度的专业分工协作,精心“包装”,才能增强提线木偶戏的市场竞争力。只有各个环节上的精耕细作,才能推良出精,重新赢得观众的青睐。

2.延长提线木偶戏的产业链。提线木偶戏中偶像脸部表情相对固定,缺乏变化,因而雕刻者只能根据剧中角色定位、塑造出高度概括且个性鲜明的偶像形象。这是偶戏自身存在的缺陷,却让剧中的偶戏角色造型更加生动传神。如《钦差大臣》剧中的假钦差贾四的造型,曲眉夸张、脸庞粉红,将假钦差奸诈善变的神态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些偶戏角色的设定,不仅符合成人的审美情趣,也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为动漫形象开发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偶戏与动漫产业相结合,融入现代生活元素,能创作出全年龄的动漫偶戏。此外,还可以从生活中去寻找切入点加强木偶的开发,制作成玩具、拼图等其它文创产品,也可将偶戏的故事设计成儿童绘本,最终形成一条视听结合的集动漫、网游、图书、玩具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链。

3.遵循开发的适度原则。泉州提线木偶戏是一种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其原创性、稀有性是产业化发展制胜的关键点。但是,无论是对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是文化创意产品的衍生,我们都要把握一个适度原则。坚持提线木偶戏的文化底蕴不变,在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切不可一味迎合现代社会的需求而肆意开发。开发团队要统一规划,以适度的市场化手段进行保护性开发,有步骤地将提线木偶戏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产品。

五、结 语

泉州提线木偶戏历经千年赓续而不缀,在历史的浸染中反而变得熠熠生辉,古韵流香,成为我国民族艺术精粹的代表。从远古到现代,提线木偶戏均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操演技艺、髙亢的傀儡腔调,令观者荡气回肠。历史的流变,让泉州提线木偶戏依附当地民间礼俗而逐渐演化为一个“记忆小区”[12],它不断展演、反复重构过去的意象,增强了社区民众的情感关系,也使得社区民众认同得以持续凝聚,进而形成一个文化记忆的共同体。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深入发展,大众传媒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传统民族社会原有的文化边界正在逐渐消解。长期依附于泉州地区俗礼科仪的提线木偶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土壤,其生存、传承和发展的现状令人堪忧,从而凸显了“泉州提线木偶戏活化续存”的时代疑问。新时代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国策,为提线木偶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从“非遗”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是这一古老戏曲赓续薪传的内在动力。但在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厘清“传承”与“创新”二者的关系,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要注重基于文化母体上的对戏曲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只有坚持本土文化的自觉意识,才能不惧现代“快餐文化”的冲击。在提线木偶戏的产业化进程中,还需要围绕强化传承群体的责任意识、与时俱进谋求创新、构建立体的传播渠道、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及延伸提线木偶戏产业链几个维度展开,逐步实现以产业化恢复“造血”功能,进而实现“活化”传承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注释:

① 引用来源于笔者对泉州市木偶剧团王景贤团长的访谈记录,地点在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办公室,时间是2015年8月29日。

猜你喜欢
提线木偶木偶戏木偶
木偶和木偶戏
传统戏剧——木偶戏
陕西合阳提线木偶戏发展思考
木偶戏
木偶戏
泉州提线木偶动作形式探微
客家提线木偶戏的艺术传承及改善路径研究
一天早晨
小木偶找智慧
走近木偶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