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分析框架的技术创新战略研究
——以生物识别为例

2018-12-05 13:05张振刚陈一华黄洁明张璇子
中国科技论坛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专利生物企业

张振刚,陈一华,黄洁明,张璇子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0 引言

在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不断变革社会经济及企业发展模式的当下,成功的技术创新成为创新主体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动力,华为5G技术的成功与诺基亚塞班系统的失败就是明显的对比。企业如何在众多技术领域中权衡发展方向,协调自主创新与外部技术引进、技术追赶与技术领先、应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等众多矛盾,从而降低创新成本并提高创新收益,这是技术创新战略研究的关键问题。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由于经济、制度、社会的不确定性,对新兴、颠覆性技术的创新投入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因此,加强技术创新战略研究,引导创新主体获取并有效利用内外部创新资源,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有序开展,对我国实现技术赶超甚至技术领先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关于技术创新战略的研究存在以下两方面局限:第一,基于技术追赶理论、动态能力观、资源基础观等视角的研究虽将创新主体划分为后发者和领先者,并根据两者在技术及市场上的优劣以及稀缺资源、动态能力等前因提出了具体的决策建议,但只是着重于识别技术发展的前因,强调基础资源和动态能力的重要性,忽视技术发展及其动力的演变趋势。技术的发展具有周期性,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特征极具差异性,因此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战略应具备弹性、阶段性及前瞻性。第二,技术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的战略研究只有技术发展阶段状态的识别与描述,缺乏技术演化动力机制和内在驱动力的解释,造成了技术创新战略决策缺乏有效支撑[1]。假设某一新兴技术处于发展状态,那么该状态下的驱动因素有哪些?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创新主体的应对策略又是什么?单纯的技术生命周期各阶段识别、技术演化路径分析、技术路线图描绘等研究,只能提供静态的、碎片的分析数据供决策者主观参考,对战略决策的支持能力较为薄弱,因此有必要采用综合的分析视角来探讨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不仅是实现技术进步、优化、赶超、领先的系统性活动,也是创造价值和捕获价值双向互动的过程,创造价值是起点和前提,是企业持续获利的基础,捕获价值则是延续和归宿,延续创新者的生命力。本文尝试引入技术追赶、技术生命周期、TIRZ、创新获利等分析视角,建立一个综合分析框架,探究在不同创新者特质、不同技术发展状态、不同市场拉力等情境下,创新追赶或领先、创新获利、技术系统理想度提升三种动力机制的融贯权衡策略,并采用专利计量的手段整体把握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态势,结合归纳性研究提出我国生物识别技术的创新战略。

1 理论分析

1.1 理论基础

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以技术发展为中心,通过不同的创新方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提升竞争优势的决策[2]。按照创新来源的不同,技术创新战略分为自主创新战略和技术引进战略[3],按照创新的深入程度可分为激进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维持性创新与破坏式创新,根据创新发展定位的差异,又可分为技术领先、技术追赶、技术模仿三种战略。不同创新战略对创新关注点及知识、技术等各类创新资源的价值认知不同,资源利用方式也不同。传统的技术生命周期理论指出,技术创新战略因技术发展阶段而异。任何一项技术都会经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四个阶段,其中,技术萌芽期属于基础科学研究、激进式创新的阶段,并且技术前景不明朗,只有少数实力强大的企业敢于承担研发风险;在技术成长期,激进式创新程度下降,市场不确定性消除,研发风险降低,因此进入的企业逐步增多;在技术成熟期,研发活动以渐进式创新为主并且市场竞争激烈;当专利申请量下降时,技术步入衰退期[4]。针对技术的四个发展阶段,赵莉晓认为企业应该分别采取创新导向、功能导向、技术多元化改良导向、价格导向的研发战略[5]。

当然,传统技术生命周期理论缺乏对动力机制的解释。因此,首先,有必要引入TRIZ技术系统进化理论中的“提高理想度法则”来辅助分析技术创新演化的内在驱动机制与发展预测。提高理想度法则强调不断地提高自身理想度是技术系统进化的重要规律和方向[6]。基于“提高理想度法则”的技术创新战略强调:在萌芽期,企业应提升功能效用,同时还需要考虑降低研发和创新活动的成本;在成长期,优先功能的开发来提升功能效应;在成熟期,则通过提高技术竞争优势来降低成本;在衰退期,既考虑功能效应提升的同时,还要力争大幅度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1]。其次,可根据技术与外部环境的互动状态重新界定技术发展阶段,这样有利于追寻技术发展的动因。Pisano和Teece[7]将技术发展划分为主导设计前和主导设计后两个阶段,用于探讨企业技术创新如何获利的问题。主导设计是指出现引导行业技术竞争的技术轨道,是创新主体和竞争者在众多竞争技术中选用的产品标准配置。驱动主导设计的技术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创新获利,创新企业会为获取利益努力影响游戏规则,促进技术创新竞争。最后,有必要引入创新获利的分析角度来解释市场对技术发展起到的拉力作用。投入大量资源的价值创造不等同于价值占有[8],尽管创新是创新者建立竞争优势的原动力,但是无法从创新中获取利益的企业或产业,将无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创新获利能巩固以创新为基础的竞争优势[9]。而技术创新要实现价值占有,需要市场多方力量驱动技术发展,比如多方创新合作与竞争,需要消费者愿意付出成本来购买产品价值。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TRIZ理论及创新获利理论虽然揭示了技术的演化路径和动力机制,但无法解释驱动技术演化的组织效应,缺乏对创新主体异质性的关注,追赶理论则可以有效解释不同技术水平下的创新策略。追赶理论研究将创新主体划分为领先者与后发者。其中,后发企业追赶是指后发企业通过改进技术和市场能力弥补劣势,提升高价值增值活动的过程[10]。而企业要实施领先战略,则需扎实的研发基础、充足的研发投入、强大的研发队伍以及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等。不同企业需要自身的特征和面临的外部环境,创新战略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此外,后发国家要实现对领先国家的追赶,人口流动(特别是大学的海外研究)、政府对产业的积极支持、不严格的知识产权制度是三个决定性因素[11],并重视获取、学习和应用海外新技术。因为海外研究能快速获取和吸收先进国家的知识和技术,实现技术能力积累,政府支持能帮助企业获取网络互补资产、抵御各类风险,不严格的知识产权制度能提供企业复制先进国家技术的空间。

1.2 分析框架

综合技术生命周期理论、技术追赶理论和提高理想度法则、创新获利理论的观点,本文提出如下技术创新战略分析框架(见图1)。基于创新者异质性与技术演化、市场拉力相匹配的分析框架强调技术创新战略研究需从分类视角充分考虑技术发展涉及的三个动力源,即探讨创新赶超、理想度提升、创新获利三个动力的融合机制,引导创新者对各类创新资源配置方式进行利弊权衡,加强价值占有模式设计。

图1 技术创新战略分析框架

基于本体论视角考量三类要素静态与动态特征。首先,从创新者驱动视角看,技术创新是由创新者创新驱动的系统性活动,而创新战略则是每个创新参与角色及要素为实现某种技术创新目标而采取的资源配置方案,也是个体或要素相互间的竞合协同战略,体现为被支配的企业跟随在位企业制定协同一致的技术创新策略,比如配套企业追随核心企业的产品研发方向开发配套零部件;也体现为产业的发展策略,由政府推出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产业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比如强调产学研合作、第三方服务、投融资管理及市场监管等,促进产业技术的商业化、规模化、大众化。因此,技术创新战略的研究需要将每一个体及要素纳入分析框架,探讨它们的特征、资源禀赋与能力,充分考虑它们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其次,从市场拉动力视角来看,技术创新是技术因为外部环境变化而迫使技术本身发生自适应进化的活动,由外部力量带动技术的更新迭代使其更加适应环境变化,主要体现为市场需求带动技术变革,为技术创造发展空间。最后,从技术本身来看,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及阶段性,是一个不断更新迭代及变革的过程,具备不同的阶段特征,因此技术创新战略要立足当下、着眼长运,紧密结合技术每一演化状态,给出具有阶段特征的策略组合,并且由不同阶段策略组合成一个实现目标的长期计划。

基于方法论视角探讨创新追赶、创新获利、技术系统理想度提升三个动因视角下的技术创新战略。其一,引入创新赶超视角有利于区别领先者和后发者的创新动因,分析两者在相反的发展情境下如何谋取地位的巩固与提升,比如探讨先进入者如何通过技术领先、创新要素抢夺和产品市场抢占来获取先动优势;后进入者如何在领先者的技术压制和市场阻止等劣势情境下利用技术不连续性产生的“机会窗口”,推进产品、工艺及服务的升级,甚至通过破坏式创新实现创新赶超[12]。其二,从技术系统理想度提升视角探讨技术进化动因,便于分析技术进化的内在动力机制。技术进化既是一个不断自我淘汰、自我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被动进化的过程,涉及技术内部各子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竞争,也涉及技术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协调适应[13]。基于技术系统理想度提升视角,本分析框架强调探讨技术的演化规律与发展态势、收敛与扩散模式,并回答不同领域技术之间的关系、哪些技术主导产业的发展等问题。因为在创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更加准确把握技术的发展过程和价值所在,才能集中资源优势促进技术与产业进步。其三,创新获利视角下,技术创新是一个价值创造及价值占有的活动,因此技术创新战略的研究有必要探索如何从技术创新中获利,既要考虑创新企业在技术商业化过程中、价值分配竞争中,如何构建创新获利能力和价值捕获模式实现价值占有。产业政策制定也需考虑如何有效引导和激励各类创新者协同创新,如何引导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在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强化创新获利。

对企业而言,技术领先者需要持续获得新技术、新产品来创造新价值,维持领先地位。在理想度提升法则下,领先者创造新价值的方式应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的策略开展技术创新,进而掌握核心技术,通过先进的技术及产品抢占市场,或者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创新获利,并维持领先地位。但是,在技术成熟期,由于惯性制约,领先者研发重心通常在于维持性创新,往往疏忽来自后发者破坏性创新的挑战,导致市场被侵蚀甚至技术落后于他人。因此,领先企业可以在自主维持性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并购等方式适当引进新技术,以发挥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的互补效应[3],进而摆脱追赶者,并以较低成本占有更大价值,巩固领先优势。同时,关注着现阶段的多元知识储备、拓展和能力积累,为下一轮技术更替或者突破式创新做准备。而技术追赶者则需在不同技术演化阶段侧重实施不同的创新战略。在技术萌芽期和成长期,技术的演化方式是自创生,不同技术的相互作用、聚合催生具有新结构和新功能的技术或技术组合体[13],因此后发者在能力和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应重视技术引进与再创新,获得互补资产,加强技术聚合与组合,寻求技术的突破。有研究表明,追赶模仿者如果在关键互补资产上胜出,将极大可能战胜领先者,实现技术赶超[14]。例如中国高铁企业,在技术追赶阶段先是引进外国高铁,再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蕴含的缄默知识,采用先模仿、优化、再二次创新方式,缩小了国内外技术差距[15]”。在成熟期,技术通过相互协同而自适应演化,由于技术领先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技术追赶者面临的研发风险较大,研发投入往往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因此技术追赶者应重视实施以技术引进和内部探索积累相结合的创新战略[16],通过并购、合资、研发合作等手段获取外部技术,再经自主创新加以改进和应用,以降低研发成本。例如,吉利、南车、京东方、中集集团等均在成熟技术领域通过海外并购、技术并购,完成技术迁移和技术提升,实现技术追赶的目标[2,17]。在衰退期,随着技术潜力逐步耗尽,技术的创新收益逐步递减,并存在突破式创新、破坏式创新的威胁,因此坚持自主创新,培育新的核心技术,力争在替代技术领域掌握主动权,确立领先地位。

对产业而言,为促进产业技术的领先发展,政府需不断创造出鼓励进行重大创新变革、鼓励破坏性创新、鼓励市场接受新产品的制度体系[18]。对于后发产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产业技术追赶的路径,引进消化吸收是基础,再创新是实现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为此,政府需在技术发展各阶段鼓励后发企业引进和吸收外部知识,比如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并购、国际研发合作、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外部人才引进等,并通过激励性政策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强二次创新建立新优势。此外,基础研究的缺失往往是创新发展过程中的障碍[15],基础研究能使企业更好地吸收外部知识[19],破解核心技术束缚。但是,企业在技术萌芽与成长期的研发风险较大[4],短时间内很难获利,很少有企业能承受巨大的研发不确定性。

不论领先者还是追赶者,在萌芽期和成长期,技术的发展模式应当是政府政策激励及投资驱动,通过“技术-经济范式”匹配的制度体系实现技术跃迁[20]。一方面由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产业发展规划等方式引导产业技术创新方向,引导创新资本流向,并通过激励性和规范性政策支持企业创新与市场消费,比如设立专项资金资助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基础研究,鼓励产学研合作等,以加快共性技术突破与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实施各类中小企业创新服务政策,加强技术与产品标准制定,规范产业技术创新过程及结果,严控市场准入,并采取政府购买、销售补贴等方式,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增强产业技术竞争活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提升技术发展水平。在技术成熟期,“技术发展将较成长期明显减缓并且将逐渐逼近技术饱和限度,技术创新之争将不再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竞争将主要体现为服务和管理之争[21]”,在此阶段应鼓励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并形成规模经济,并鼓励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培育新的替代技术。

2 应用分析

生物识别技术是通过各种高科技信息检测手段、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22]。人类的生物特征通常具有唯一性、可检测性、遗传性等特点,因此生物识别技术被认为是当前最方便、安全、保密的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主要方向之一,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的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中,刷脸支付(脸部识别技术)位列其中。据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预测,生物识别市场将从2014年的10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25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6%。因此,开展生物识别技术创新战略研究,对我国生物识别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德温特创新索引(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是以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和世界专利引文索引为基础形成的专利信息和专利引文信息数据库,是世界上最大的专利文献数据库。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德温特创新索引中的专利数据对生物识别技术进行分析,相应的检索式为 “TS=(biometrics OR“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OR“Face identification”OR“Hand shape identification”OR“Signature identification”OR“Vein identification”OR“Iris identification”OR“Retinal identification”OR“Voiceprint identification”OR“gene identification”OR“Handwriting identification”)”,在截至2016年的检索时间段中共检索出10750份专利文献。

当前专利计量方法正逐步被应用于技术创新战略研究,有效地帮助广大决策者与研究者整体把握技术的发展态势,并引导区域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制定,促进了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专利包含了与技术发展、更替相关的规范化数据,因此可借助专利数据来衡量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创新焦点[5]。通过专利计量分析,可以挖掘出专利信息的数量特征、分布规律和结构关系等,为研究者提供有效信息,进而指导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

2.2 创新主体特征分析

生物识别技术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布在日本、中国。其中,中国占据四席。深圳欧菲光当前拥有专利207件,排名全球第一,广东OPPO以196件排名第二,聚焦于脸部识别的苏州福丰排名第四,京东方排名第七,其余为日本企业。深圳欧菲光的专利集中在指纹识别的数据识别、数据记录、图像校验等,缺乏在虹膜识别、静脉识别等高精度活体识别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而广东OPPO在指纹、脸部、虹膜等各类型技术均有布局,但多数专利集中在数据记录、识别、安全管理领域等非核心技术领域。而富士通、日立、索尼、电气等日本企业的专利主要分布在图像分析、图像数据处理及处理器与存储器、安全装置、安全通信算法及装置等核心技术领域。

结合WIPO (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的专利数据对专利权国进行分析,发现截至2017年3月,中国在生物识别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在近几年虽大幅攀升,总量约为1200件,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但作为优先国所拥有的专利数量落后于美国和日本,并且数据识别与记录、输入输出、门窗防盗锁电路等非核心技术领域专利占比近80%。中国仍没有摆脱在数据处理、通信算法及高精度、高灵敏度器件等的技术束缚。而美国在生物识别领域的基本算法、信号识别、数据挖掘、芯片等方面的专利申请量约为2800项专利,并且作为优先权国拥有2550件专利,技术实力领先。日本作为优先国拥有约1070件专利,近80%的专利集中在图像数据处理及分析、数字信息传输及相关元器件等基础领域,并且在医疗应用前沿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在医疗领域的生物识别技术专利占比达23%。比如,日本富士通、日立、东芝、三菱、索尼等企业在生物识别半导体芯片、存储器、传感器、摄像头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其相关器件具有高精度、高安全性、低功耗、低成本等优势。综上可知,当前中国作为后发国家、中国企业作为后发企业,正处于技术追赶阶段。

2.3 技术演化轨迹分析

(1)技术生命周期分析。技术生命周期预测主要是预测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时间。根据Logistic模型,标准的Logistic Curve函数如下:

(1)

式中,y为专利累积个数;B为S曲线斜率,也就是S曲线的成长率;β为成长曲线中之转折点的时间点,S曲线二次微分由正转负的临界点,该临界点表示技术成长期与成熟期之间的拐点;U代表成长的饱和水平,即饱和点,某一技术所产生的最大效用值,即在该技术领域内的专利累积数量的最高值,也表示成长期与成熟期所需的时间长度;t表示时间序列[5]。

将专利分析法运用于Logistic Curve上可获取技术生命周期需要的参数,包括技术发展的转折时间、极限时间与极限值等参数信息,用以计算其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发生的时间点。根据获得的专利数据,运用生命周期理论与Logistic模型,使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开发的Loglet Lab2软件获取生物识别技术的三项参数(见表1)。其中,saturation表示生物识别技术的申请专利极限值约155544件;midpoint表示生物识别技术于2027步入成熟期;growth time表示生物识别技术的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时间长度为18年。

表1 生物识别技术Logistic成长模型参数

使用SPSS对生物识别技术专利数据时间序列进行Logistic非线性回归的结果见图2。调整后的R2超过0.95,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F值对应的Sig值小于0.05,因此模型拟合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图2 生物识别技术专利非线性拟合图(1997—2016年)

综合S曲线图以及三项参数可知,生物识别技术目前处于快速成长期。生物识别技术相关专利申请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2014年一直缓慢增长,在此阶段,累积专利申请量稀少,同时也并未得到商业化推广。2014年后,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的普及,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指纹识别、脸部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专利申请量也随之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生物识别技术步入成长期,相关专利申请量快速上升,相关发明创造活动和专利申请非常活跃,技术含量和竞争力逐渐增强。

(2)技术进步方向分析。技术进步方向可采用共现分析的方法进行预测。共现分析作为科学计量学中研究关联信息及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在识别行业技术前沿、技术相关性、核心技术布局等有重要作用[23]。借助共现分析,可对关键词进行频率、激增指数、中介中心性、共被引、聚类等分析。其中,频次指某项技术在所统计数据中出现的次数,频次越高表明企业对该技术的关注度越高,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技术热点;而激增指数是指不同节点在网络中的突发增长率,反映某一技术的突发程度及所处的阶段,主要用于对前沿技术的识别[23]。使用Citespace可视化计量软件对2005—2016年的9873份专利数据分析如下:

运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获取频次较高的德温特手工代码共现网络知识图谱(见图3)。生物识别技术的研究热点包括生物识别系统及设备、医疗诊断及电子医疗仪器、信号采集及处理、语音和影像数据处理等领域。一方面,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依赖性能优越的设备和效率高、信度高的算法及系统。复杂环境及人体复杂特征的影响是所有生物识别技术亟待突破的瓶颈,实现人体特征数据高效率、高准确度、高匹配度的采集、处理、识别,不仅要在识别系统及器件上实现突破,不断开发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仪器设备,还需加强图像数据处理以及低损耗率、高效率信号传输技术的核心算法及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另一方面,生物识别技术逐渐在医疗、金融领域得到应用研究,在电子医疗设备及医疗诊断、自动柜员机及POS系统等的专利数量增多,未来生物识别技术将在这些领域得到应用,比如在医疗诊断方面,可通过人体部位识别为机器操作提供导航,并进行手术监控等;可借助基因识别快速鉴别遗传性病症;可借助步态识别技术诊断人体骨骼病症,等等。在金融领域,可借助指纹识别、脸部识别进行身份验证,提高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图3 德温特手工代码共现网络知识图谱

通过Citespace提供的词频探测功能,获取生物识别技术激增指数排名前十的研究领域(见表2)。根据激增指数可知,医疗诊断的生物识别技术既是热点领域,也是前沿领域。而在教育、广告、汽车电子系统、摄影、门窗智能防盗、工程测量与导航设备等方面的应用将是未来生物识别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此外,图像及语音数据处理、光源系统、照明装置、光学元器件等也是前沿领域。未来人脸识别技术要在各领域商业化,必须解决人脸特征动态获取、光线遮挡、化妆遮盖等问题,因此在人脸三维模型建构及计算算法、传感器等新型材料元器件、新照射光源方面实现技术突破,才能提高人脸识别效率和精确度。

表2 不同技术领域激增指数统计

2.4 技术创新战略分析

当前,生物识别技术已步入成长期,开始在技术-经济范式层次持续扩散,实现了技术创新获利,即技术的变革不仅限于自身产品和工艺的变化、自身的递进发展,更涉及技术领域间的协同关系、不同产业要素的共生演化,技术进化产生的新技术可被广泛应用于原有安检、指纹识别等领域,也可被应用于新的领域,如智能手机、无人驾驶、移动支付、智能医疗诊断、工程智能测量等。生物识别技术演化的内部动力是技术的不断升级迭代,向着更高效率、高准确度、高匹配度的方向进化;其发展推力则是由各产业技术的聚合驱动、“生物识别+多产业技术”融合创新驱动,如与图像及语音数据处理、光源系统、照明装置、光学元器件等技术领域的融合,多领域技术的共演不断推动生物识别技术的进步,如传感器技术的突破驱动生物识别从指纹识别向高精度的人脸识别、虹膜识别进化;其需求拉力则来自传统应用领域的发展升级需求和新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化识别需求、高精度识别需求、高安全性识别需求等,如生物识别与移动支付、智能安检、智能医疗的结合,实现移动支付的快速便捷、高安全性,实现安检的高效智能,加快医疗诊断方式的变革,等等。生物识别技术与外部需求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实现了技术创新获利,催生了技术-经济范式。上述技术演化规律的重要意义就是,中国生物识别企业作为后发者,要实现技术赶超,企业和政府这两大创新参与者需采取以下措施:

(1)增强基础研究以及前沿技术自主创新,促进技术的自创生演化。基础性、前沿性研究是破解核心技术束缚、实现知识和技术积累与追赶的必要举措。因此,中国企业需增强基础研究以及前沿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重视投入创新性强的研发项目,注重对基础性和前沿性研发的投入,增强数据处理分析技术、信号传输技术的核心算法研究,加快研制高精度、高灵敏度、高效率的半导体芯片、新型传感器、存储器等器件,并加快布局虹膜识别、脸部识别等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积极推进在金融高精度识别、柔性显示、虚拟现实、医疗诊断与智能管理、智能汽车等领域的研究,寻求在基础领域和前沿领域实现技术突破。通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突破为技术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与带动力,这是实现我国生物技术赶超的关键所在。

(2)加强局部技术资源的引进,发挥技术聚合效应,实现自适应演化。通过研发合作、海外并购、建立合资企业、技术购买等手段,获取外部技术资源并增强二次创新,力争跨越技术创新鸿沟,实现技术的进一步追赶。例如,在算法与软件领域实力领先的企业,应增强与国内外算法、软件等实力较强的企业的研发合作,或者加快技术购买、并购等,吸收外部创新资源;硬件设备厂商在生物识别芯片、新型传感器、新型光照系统等核心元器件领域加强与富士通、东芝、新思、FPC、高通等实力领先企业合作,加快技术引进,对引进技术消化、再创新,形成内部技术的自适应动力,实现我国生物识别技术的协调发展。

(3)政府要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推动技术+经济范式形成。第一,加快技术路线图制定,组织行业专家确定技术发展方向和制定技术发展目标,并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规范产业技术发展。第二,加大企业研发资助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开展重点科研项目,鼓励并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激进式创新;支持企业创新资源引进,完善企业外部资源引进的资金及审批政策,鼓励企业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及研发团队,鼓励企业研发国际化,加快核心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鼓励企业在医疗诊断、自动驾驶、教育、金融领域的技术集成创新,提高技术商业化广度和深度,加快生物识别技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第三,积极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政策,搭建研发平台,鼓励并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并在融资担保、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支持,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扶持并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

3 研究结论

本研究综合追赶理论、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创新获利理论,并结合TRIZ理论中的提高理想度法则,构建了创新者特质、技术演化、市场拉力三要素协同,创新追赶或领先、创新获利、技术系统理想度提升三动因融贯权衡的技术创新战略综合分析框架,并归纳出三要素协同、三动因融贯权衡视角下的技术创新策略,为技术创新战略研究提供了新的综合分析思路。将分析框架用于生物识别技术的创新战略研究,发现生物识别正向技术-经济范式层次持续成长,在内部动力、环境推力、需求拉力的驱动下持续扩散,不仅在原有的应用领域持续演进,更是持续与一些新兴技术领域融合,使之具备更强的自创性与自适应能力。

猜你喜欢
专利生物企业
生物多样性
专利
企业
生物多样性
企业
上上生物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第12话 完美生物
专利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