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祥
杨庄闸位于淮安市西郊活动坝,是排泄沂沭泗洪水入海的重要通道,同时为控制废黄河入海水量的建筑物,工程始建于1936年9月,在抗日战争时期遭破坏,1952年修复。该闸共5孔,单孔净宽10.0m,闸总宽67.7m,总长89.4m,设计流量500m3/s,闸门为桁架结构钢闸门,配5台卷扬式启闭机,启闭机为1936年英国GLENFIELD公司生产。杨庄闸虽经多次加固改造,但由于年代久远,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主体工程老化,2009年5月经安全鉴定为“四类”水闸,需拆除重建。
杨庄闸是民国时期建设并仅存的第一大闸,在中国水利、水工史上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且已被列入江苏省淮安市文物保护名录,经方案比较与论证,除险加固设计采用在现有老闸闸室上游新建水闸,老闸闸室保留,取消闸门使老闸成为开敞建筑物,并对老闸进行修旧如旧加固。
由于距杨庄闸上游约200m处两侧均建有码头,为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影响码头使用,又能保证工程施工围堰布置、围堰安全和后期工程安全运行,新建水闸位于老杨庄闸上游70m处,新闸中心线与老闸中心线一致。新闸设计流量200m3/s,校核流量500m3/s。闸孔采用5孔,单孔净宽8.0m,闸室采用2孔一联、3孔一联,采用直升式钢闸门,卷扬式启闭机。上游连接段采用圆弧翼墙与现状河坡相接,下游连接段采用12°扩散角直线段与原闸室两侧岸墙衔接,上下游连接段采用空箱扶臂式、扶臂式挡土墙,新闸闸下、老闸闸上布置第一级消力池,消力池深1.50m,长35.0m,老闸闸室下游布置第二级消力池,消力池深1.2m,长30.0m,老闸上游护坦拆除后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坦与新建闸下游消力池衔接。其布置如图1所示。
新建水闸位于老杨庄闸上游70m处,在拟建新闸址部位布置14个钻探孔,老闸闸两侧各布置2个钻探孔,在上、下游围堰处分别布置3个和5个钻探孔,共布设26个钻孔,孔深为10~35m。场地钻探结果显示,自上而下土层主要为淤泥质粉质粘土、重粉质砂壤土、粘土、粉质粘土等。拟建新闸闸室底板底高程6.5m,主要位于②1层重粉质砂壤土上,局部位于②1‘层重粉质壤土上,②1及②1’层土力学强度一般,且②1层土抗渗能力差,该两层土不能作为闸室基础的天然地基持力层。闸基下部④1层~⑤层以粘土、粉质粘土为主,力学强度一般~中等,工程地质条件一般。由于②1层土的抗渗能力弱,需考虑防渗措施。
图1 工程总体布置图
杨庄老闸始建于1936年,由前导淮委员会设计,杨庄老闸基础采用了1662根松木、杉木桩,其中6个闸墩部位采用360根D38×1800cm松木桩;5孔闸孔部位为330根D38×1800cm松木桩,上游2列为压桩、后面9列为拉桩;上游护坦部位为594根D18×800cm杉木桩;下游消力池部位为378根D18×800cm杉木桩,拉桩、压桩各一半。杉木拉桩顶部一律嵌入混凝土0.4m,而普通杉木桩顶部一律嵌入混凝土0.15m。木桩布置如图2所示。
闸底板防渗在6个闸墩两侧加打两排2×6排共192m长松木板桩,把每墩长桩包围起来。选用三层5cm(厚)×25cm(宽)×1000cm(长)松木板拼合式,用两列直径1.27 cm螺钉连接,螺钉间距为1.6m,中间钉为火钉,距离为0.5m。打入粘土层高程分别为-3.80m、-4.00m、-4.50m不等。在闸室上下游及上游护坦、下游消力池末端底部加打4排共270.8m长松木板桩。其结构见图3所示。
水闸两侧设钢板桩岸墙,解决侧向绕渗,由上游至下游并折弯入斜坡土内,共选用进口“拉森式”钢板桩100m长,入土平均深度至高程-1.10m。该钢板桩在抗日战争中遭破坏,上部露出底板部分被切割缺失,1952年修复时,两侧改为空箱式岸墙,上下游采用1∶1.35~1∶5灌砌块石护坡相衔接,但上下游原钢板桩仍可见。
2012年10月开展了杨庄闸保护性加固研究,对消力池部位木桩基础进行了开挖试验,经试验发现木桩与混凝土结合紧密、木桩表面涂有桐油保护层,擦尽桐油后发现木桩表层鲜黄、光亮,桩头纹理清晰、质感好。通过取样试验、静载试验等研究,发现木桩在水下保存完好。通过研究分析,在不考虑木桩作用时,各工况闸室地基承载力能满足要求,各况地基反力不均匀系数皆能满足要求,除地震期外,闸室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若考虑木桩承担部分作用,木桩垂直、水平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通过试验以及水闸运行现状,可以证明木桩充分发挥了其承载、抗滑稳定及防渗作用。
由于新建闸室、上游第一、二节翼墙、下游第一、二、三节翼墙底板分别位于③1层淤泥质粘土上和①2层粘土上,抗滑和地基承载力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初步设计闸室采用φ60cm的水泥土搅拌桩,间距1.0m,搅拌桩桩长为15.0m,桩底高程-8.50m,上、下游翼墙亦采用φ60cm的水泥土搅拌桩,间距0.90m,搅拌桩桩长为15.0m。为满足防渗布置要求,闸室基底上下游均布置垂直防渗板桩(底下连续墙),桩底高程为-4.50m,进入④2粉质粘土层,闸室上游防渗铺盖长20m,闸室长度15.0m,下游不透水消力池长度25m,满足要求。
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闸室左侧及下游左侧翼墙底板处淤泥较深、夹杂大量的块石,超过设计开挖深度3.0m左右,为历史上河床冲刷抛石所致。经专家论证,对闸室、翼墙的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变更:①对新建闸底板下抛石进行清除,采用进占法回填砂土挤淤后,再对地基进行水泥土搅拌桩处理;②闸身及上、下游翼墙下的混凝土地下连续防渗墙改为双排套打φ60cm水泥搅拌桩防渗墙;③由于闸身左岸老河槽部位回填土无法压实,为控制建筑物沉降,采用φ60cm水泥土搅拌桩加密处理;④闸身右岸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后,回填12%水泥土;⑤下游左侧第一、二节翼墙地基处理水泥土搅拌桩由密打改为套打;⑥局部搅拌桩难以实施部位采用高压旋喷桩施工;⑦上游左右岸第一、二节翼墙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后,回填12%水泥土。
图3 防渗板桩结构图
杨庄老闸工程运行70多年来,历史上上游水位14.75m(1954年8月17日),下游最高水位13.78m(1957年8月18日),最高最大行洪流量750m3/s(1958年8月13日),未发现较大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工程运行正常。
新建杨庄闸工程于2015年9月开工,2016年6月通过水下阶段验收,顺利通水。经过对该工程沉降观测,建筑物最大沉降量为15mm,发生在3#闸室左侧墩墙下游处;相邻最大不均匀沉降8mm,发生在右侧闸室墩墙与下游第一节翼墙之间;建筑物最大沉降量和间隔沉降量均满足规范要求,这说明杨庄闸除险加固工程地基处理措施是可行的,没有因为深坑处理不当造成不均匀沉降。工程已安全运行1年多,未发现明显变化。
由于杨庄闸所在的河流为废黄河,废黄河是1194年黄河侵泗夺淮,1855年又北徙留下的故道。根据1951年12月的钻探报告,表层土层承载力及防渗能力较差。历史资料显示杨庄闸上游右岸淤积形成滩面挑流,致使流向不正,左岸冲刷,1965年进行切滩工程。1967年因下游河道冲刷严重,曾在下游打坝抽水处理,翻修护坦并用粘土填平冲塘,西岸护坡底脚换填粘土后翻砌石坡。因此,杨庄闸所处废黄河地址基础条件相对较差,工程地质勘查前应对历史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在满足《水利水电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探点,摸清地质状况,以减少施工过程设计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