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继厚
◎图1-李时珍大铜章正面
◎图2-李时珍大铜章背面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李时珍诞辰500周年之际,弘扬李时珍精神,更好地传承中华医药文化,发展大健康产业,有助于全民积极融入“建设健康中国”伟大战略中。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他历经27年,三易其稿,完成影响深远的巨著《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李时珍一生心血的结晶。全书共190多万字,共有52卷,记载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11多幅,并附有11096个药方。此书是对我国16世纪以前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和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影响巨大。李时珍去世后,被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被后世尊为“医药双圣”。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曾制作十余枚与中医药有关的,镌有李时珍形象的纪念章,目前发现最早的一枚是1956年颁发给优秀“赤脚医生”的纪念章。此后在南京药学院1957年制发的毕业纪念章上,也镌有李时珍浮雕像。到改革开放以后,医药文化方兴未艾,通常将李时珍形象作为标识,就连一些药店、药材公司等,也将李时珍作为广告形象代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00多年前,法国就曾制作一枚李时珍大铜章,可见医圣李时珍的国际影响……这些纪念章,堪称中国医药文化的缩影。
图1、图2-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大铜章,书本造型,规格为宽10厘米、高6.4厘米,发行数量共计438枚,韩晓生设计雕刻,上海新世纪纪念章有限公司铸造。正面用书籍封面设计的形式,左侧是李时珍肖像,下边配以本草纲目全书简介,右边图案分别是撵药工具、草药根叶图和本草纲目书名的篆刻文字,整体设计既有古典元素,又不乏现代感;背面用书籍插图的形式,左侧是李时珍采药图,画面人物肩扛采药工具,手捻药草,神态超然,身边驴儿悠闲吃草,远处高山流水衬托仙风道骨,正是这等超然物外,才可著述旷世药书,右侧配合文字说明和药草图案。
图3、图4-法国铸造李时珍大铜章,直径8.1厘米,正面镌李时珍浮雕像,周边刻“明-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中法文字和年代,背面绘有象征性的中药百草图案和炮制中药的工具。该纪念章为1892年铸制,人物形象形神兼备,工艺十分精美。
图5-广西宜山专区农村卫生工作积极份子大会纪念章,是颁发给优秀“赤脚医生”的纪念章。正面镌有李时珍形象,背面刻“宜山专区农村卫生工作积极份子大会纪念”繁体字铭文和“1956.1”(即1956年1月)颁发时间,制作独特精湛,具有行业特色,是目前发现的、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镌有李时珍形象的纪念章。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人民政权的建立,生产关系的改变,农村各项工作得到迅猛发展。大批城市医务人员到农村,深入基层巡回医疗,建立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使农村卫生面貌有了很大改善。
◎图3-法国造李时珍大铜章正面
◎图4-法国造李时珍大铜章背面
◎图5-广西宜山专区农村卫生工作积极份子大会纪念章
图6-南京药学院1957届毕业纪念章,正面镌李时珍肖像,上方注明“南京药学院毕业纪念”,背面刻有“1957”年代,三位数字编号,以及“南京金星社”(徽章工艺社)戳印。
南京药学院是今中国药科大学的前身。起源于1936年创建的国立药学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将齐鲁大学药学系和东吴大学药学专修科并入新成立的华东药学院。1956年更名为南京药学院,历三十年。1986年又与筹建中的南京中药学院合并,成立中国药科大学。该校是教育部直属,以药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图7、图8-同仁堂大铜章,直径5.5厘米,正面中间镌有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商标,其设计意图是,在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龙是至高无上的象征,采用两条飞龙,代表着源远流长的中国医药文化,同时飞龙又幻化成中药材造型。整个商标图案标志着北京同仁堂是国之瑰宝,在继承传统制药特色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研制开发更多的新药造福人民。外圈用中英文镌刻“同仁堂”总部地址“中国北京前门大栅栏街二十四号”和“中药”铭文;背面左边镌有李时珍全身肖像,右边注明“本堂宗旨:炮灸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料”古训,外圈刻有“本堂创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
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自1669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清朝八代皇帝188年。在300多年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自律意识,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随着同仁堂的快速发展,品牌的维护和提升、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既是经济实体又是文化载体的双重功能日益显现。
图9、图10-天津市药材公司广告徽章,铜质,直径4.4厘米,正面刻绘有药圣李时珍浮雕像,背面中间绘有天津市药材公司标志,外圈注明“药圣李时珍”。该纪念章是天津市药材公司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制作的广告徽章。
图11、图12-首届李时珍医药节纪念章,铝制,两枚一套,正面图案相同,衬底颜色分为白色和蓝色,正面镌李时珍浮雕像,并有“1518—1593”生卒时间。两枚纪念章的背面铭文不同,一枚铸刻“医药节”铭文和“1991”年代;另一枚铸刻“医中之圣—李时珍”铭文。
1991年10月8-15日,首届李时珍医药节暨药交会在湖北省蕲春县举办。蕲春是药圣李时珍的故里。本次药交会贸易成交额6500万元;药材成交额5420万元,取得圆满成功,在全国医药界具有广泛影响。
图13-李时珍医药节药交会纪念章,八角形,正面绘有象征中药材的草叶和盘蛇会徽,底边镌“李时珍医药节药交会”主题文字,背面刻有举办地“湖北蕲春”。
◎图9-天津市药材公司药圣李时珍纪念章正面
◎图10-天津市药材公司药圣李时珍纪念章背面
◎图11-首届李时珍医药节纪念章
◎图12-首届李时珍医药节纪念章
◎图6-南京药学院1957届毕业纪念章
◎图7-同仁堂大铜章正面
◎图8-同仁堂大铜章背面
199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李时珍医药节定为省级重大节庆活动,实行两年一节,一年一会。从此李时珍医药节会由县办改为省办,由一家独办变成政企联办。每年10月,药交会都会在蕲春李时珍国际医药港举行。蕲春县通过医药节的成功举办,扩大了对外开放,提高了蕲春的知名度,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特别是医药产业化和医药文化的蓬勃发展。现在,蕲州时珍药市已被国家批准为17个保留药市之一,湖北省唯一的中药材专业市场,长江流域大型药材集散地。
李时珍国际医药港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是一个国际化、生态化,以医药健康产业为主题的产品基地及贸易和交流平台。
图14-中国天津首届中医药文化节纪念章,铜质镀金,宽30厘米、高15厘米,正面刻绘李时珍采药、行医、著述等系列画面组成的《中华医药图》浮雕,镌有“首届中医药文化节”“2001中国天津”中英文,背面刻有“天力士集团”“《中华医药图》浮雕揭幕大典纪念”铭文。
由天津市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袂主办,天津天士利集团和天津日报社承办的中国(天津)首届中医药文化节,于2001年5月26日在天津开幕。本届文化节的宗旨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兴国药事业,主题是继承、发展、共享。旨在聚合与发动全国中医药科学研究和产业界的力量,宣传中医药文化独特的哲学思想,深入挖掘中医药传统优秀文化内涵,展示我国中医药事业最新的建设成就,提升中医药在国内外医学科学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图15-李时珍纪念馆参观纪念章,铜质,菱形,正面刻绘李时珍侧面肖像。
◎图13-李时珍医药节药交会纪念章
◎图14-中国天津首届中医药文化节纪念章
◎图15-李时珍纪念馆参观纪念章
◎图16-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纪念章正面
◎图17-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纪念章背面
李时珍纪念馆位于湖北省蕲州风景秀丽的雨湖之滨,占地80亩,是由李时珍纪念馆、李时珍墓地、李时珍医史文献馆和药用植物园四部分组成的仿古(明代)建筑群,气势恢弘,错落有致,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馆名。馆内陈列大量珍贵的医学资料、药物标本和名人题词,并珍藏中外《本草纲目》版本十余种,以及古今中外介绍李时珍的医药书籍、文献资料和报刊杂志等等。纪念馆自1981年4月对外开放以来,平均每年接待中外游客40余万人次。
图16、图17-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纪念章,一套两枚,紫铜本色、铜质镀银各一枚,图案文字相同,直径均为4厘米,带编号发行1000套。由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联合促进会与北京悦读无限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监制出品。正面中间镌有李时珍浮雕像,外环刻“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中文和“1518-2018”年代,背面中间绘有《本草纲目》巨著和中药材图案,外环刻有“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英文。
500年来,李时珍的名字在浩瀚的医学星空熠熠闪耀,其医药学理论和实用典方泽被苍生、造福人民。探寻这些徽章背后的故事,挖掘其所含文物文献价值,对于深入研究李时珍学术思想的精髓,凝练李时珍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振兴中医药,乃至秉承其尊重和珍视生命的高尚医德、躬亲实践与继承发展的求知和创新精神,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