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一,徐严,简路军,刘伟,张小平,周玲红
(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郴州423000)
桃原产中国,为蔷薇科桃属的大宗水果之一,营养价值高,尤其以铁含量居高,含有多种生理功效的独特品质而受到消费者青睐。但桃树在南方常遭受流胶病的严重危害,栽植3年的初挂果树就开始发病,导致桃树寿命大大缩短,而化学防治对其防效甚微,严重制约着南方桃产业的发展,随着优质桃树品种在南方的大量栽植,需要尽快了解桃流胶病在南方地区发生危害的特点与关键影响因子[1],探索能安全高效控制桃树流胶病发生流行的方法。本研究开展了避雨防病设施栽培的尝试与效果验证。
试验设在郴州市桃园内,种植品种为锦绣黄桃对桃流胶病发生动态进行定时定点系统监测,全生育期不采取任何防病措施,自3月中旬前定5点,观测记载发病株数、每株流胶孔数、桃树的物候(各生育期)、主要农事操作(修剪、肥料的种类与数量、套袋)等,记载每天天气状况,有条件的情况收集天气要素(温度、湿度、降水量、日照),分析流胶病情与各环境要素的相关性,寻找病害的关键制约因子。
1.2.1 避雨棚架构
在密植桃园内,桃树的株、行距为1 m×3 m。以桃树的行距、株高为基准设计一个遮3行树的避雨棚,所建棚的地面规格为长×宽×高=26.0 m×8.8 m×3.3 m的钢架盖膜避雨棚,避雨棚的主要结构为:每行树立单行支撑钢管柱,柱距4 m,钢柱地下用水泥桩固定,3行支撑柱通过横梁连接成整体,横梁高度为2.5 m,雨棚顶部为弯拱形,拱高0.8 m,雨膜棚边间距为0.2 m,雨膜用压膜线固定于棚边钢管上。
1.2.2 避雨棚设施防控流胶病的效果试验
在密植桃园的中部位置,钢架盖膜避雨棚于2018年5月5日~7日搭建完成,避雨桃树3行共75株,防病效果试验设避雨法、常规法、空白对照3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每个重复9株。避雨法采用避雨棚设施,不采用其他任何防病措施;空白对照不采用任何防病措施。于避雨前、避雨后25、50、75 d各调查一次桃流胶病的发病株数、流胶孔数,统计分析发病株率、每株流胶孔数和相对防效,相对防效计算公式见式(1)。
通过对桃树主要病虫害的系统调查,在发生期上,已初步了解桃流胶病发生的始、盛、末期及其与桃树生育期的相关性,见表1。由表1可知,盛期在5月幼果期至8月的花芽分化期,在南方地区桃树上该病的发生盛期达90 d以上。
表1 南方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期与物候对应表Table 1 The occurrence period and phenology of major pests and diseases of peach trees in southern China
通过两年的发生程度系统调查,发现桃流胶病的始发期与发生轻重与降雨量有紧密相关,见表1和图1,因2018年春季雨水明显较往年同期偏少,桃树流胶病明显迟于2017年始发,降雨不仅影响此病的始发期,还影响病害发生程度的轻重,在2018年5月中下旬及6月底至7月上旬的这两个阶段连续晴天情况下,病情得到明显抑制,降雨量成为影响桃流胶病发生危害的关键因子,雨量越多、雨日越长,发生越严重,这为探索有效的防控措施指明了方向。
图1 2018年桃流胶病系统监测统计分析图Fig.1 Statistical analysis chart of peach gumma disease system monitoring in 2018
表2 避雨棚防控桃流胶病的试验效果Table 2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each gummosis disease by rain shelter
在密植种植园完成的避雨棚设施防控桃流胶病的效果试验见表2。由表2可知,避雨后25 d,相对防效达100%,即避雨后流胶孔数不再增加,避雨后50、75 d的流胶孔数比避雨前减少,相对防效大于100%,而常规区相对防效的最高值只有15.7%,避雨棚防病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方法,充分表现出环保高效的优点。
通过研究发现了影响桃流胶病发生危害的关键因子,寻求到了防控桃流胶病的环保高效措施,即避雨棚防病设施栽培技术,可实现避雨棚对桃流胶病的相对防效达100%以上,通过架设钢架盖膜避雨棚,防止因雨水淋湿树体而致病,基本上可做到在不施用任何化学农药的情况下,保证桃园不受桃流胶病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