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GDP增速调整模式研究

2018-12-05 18:41:17宋慧中孙宇编辑任风远
中国外汇 2018年13期
关键词:美国商务部经济周期形势

文/宋慧中 孙宇 编辑/任风远

GDP作为全球各经济体最主要的经济数据,是进行经济形势判断和制定决策的主要指标。从美国历年GDP数据的发布、更新情况看,美国GDP数据在统计、发布和调整方面,已有一套完整的统计评估体系。本文以美国GDP增速调整模式为出发点,对美国GDP增速调整特点及调整原因进行了探讨。这有助于充分认清美国经济数据更新动态及实质,并可为我国经济数据的调整与修正提供借鉴。

调整规律

调整频率。美国GDP数据的发布与调整由美国商务部负责,每年1月发布上年年度GDP初值,每年7月更新最近三年的年度GDP数据,并以最终更新的数据作为GDP终值。可见,年度GDP数据在初次发布后,还要经过三次数据的完善与更新。在2007年至2016年的十年时间里,仅2009年GDP数据的更新频率出现过例外。美国商务部于2013年7月增添了一次对2009年GDP增速的调整,并以此次调整作为GDP增速的终值。2009年GDP增速调整频度的增加,体现了美国政府对其经济形势的重新认知和反复确认,同时也反映了美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不断调整与完善。

调整方向。从近十年的数据来看,美国GDP增速的调整方向与其所处的经济周期密切相关。2007年至2009年,美国GDP增速主要以向下修正为主,且幅度较大,反映了随着对经济数据全面深入的掌握,美国政府对其经济陷入金融危机的程度有了深入的认识,并重新评估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周期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形势的深刻影响。2010年至2013年期间,美国GDP增速以微调为主,呈现“先向上、再向下”修正的特点。美国GDP的这种波动式微调,体现了美国经济从金融危机中挣扎复苏的形势,复苏中的波动性、反复性和艰难性也从数据的不断调整中得到充分体现。2014年,GDP增速向上微调,恰与美国经济复苏态势稳固、增长强劲的形势相适应。

调整幅度。从2007年至2014年已确定的终值情况看,美国GDP增速在经济运行相对平稳时调整幅度较小,在经济波动剧烈时调整幅度较大。其中,2008年至2010年三个年度调整的幅度较大,特别是2008年,GDP增速初值与终值的调整幅度为1.4个百分点,是近十年中调整幅度最大的一年。这种大幅度的向下调整,反映了前期美国政府对金融危机的突然来袭准备不足,对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受危机影响的程度估计不足,导致对GDP下行幅度的估算与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存在较大偏差,因而不得不在后期对数据做出较大的调整。2011年后,美国经济从复苏回升逐步过渡到稳健增长的平稳局面,GDP增速的调整也同步呈现出小幅调整态势。

增速调整对市场及经济的影响。从2007年至2016年近十年的数据看,美国GDP增速向下调整七次,向上调整仅两次。比较七次向下调整的GDP初值发布前后的美国股指(以道琼斯工业指数为例)变化,除2008年和2009年1月发布2007、2008年GDP初值后股指下行外,其他五次均不同程度地呈上行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振市场信心和间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美国股票市场作为美国经济的晴雨表,能够敏感地反映美国经济形势。股指的上行不但有助于提振市场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可以吸引全球资金流向从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并保持经济强劲增长的美国。

调整原因

一是重新评估经济所处的周期。从历史数据看,美国商务部每四年对美国经济所处的周期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修正对应时期的GDP增速。美国商务部分别在2009年7月和2013年7月对经济周期进行了评估。在2009年的评估结果中,2001年至2006年处于经济扩张期,2007年至2008年处于经济衰退期,并据此分别上调和下调了两个期间的GDP增速;在2013年的评估中,确认2010年至2012年处于经济扩张期,并由此上调了上述年份的GDP增速。

二是对构成GDP的某些经济数据进行修正。美国商务部定期对构成GDP的主要经济数据进行修正,修正的经济数据主要包括此前无法及时、准确、全面获取的数据。例如,2018年3月1日,美国商务部在对2017年四季度美国GDP进行评估时,将GDP环比折年率由前值的2.6%下调至2.5%。下调主要是考虑到消费者支出的大增导致了商品库存增量的下降,故将库存增量估计值由前值的92亿美元下调至80亿美元,进而对GDP增速产生了影响。此外,美国商务部修正的数据还包括对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的调查数据。例如,2010年7月,美国商务部对批发贸易和零售贸易的调查数据进行修正,导致2008年GDP数据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三是平滑季节性因素对GDP产生的影响。季节性因素会使某一时段数据突然放大或缩小,从而无法准确反映经济的现实情况。考虑到季节因素对经济数据产生的影响,美国商务部会主动对数据进行季节性调整,平抑季节性因素带来的数据与实际经济形势的差异。例如,2010年7月,美国商务部对2008年影响美国GDP增速的价格因素进行了季节调整,将商品价格下调、服务价格上调,并在对二者进行对冲的基础上,重新评估价格对GDP的影响。除对价格、货运、建筑、库存、个人消费等进行季节性调整外,美国商务部还不断创新和完善季节因素的调整方法,尝试将交通运输、教育等地方性投资引入评估方案,确保数据的现有变化能够准确反映出经济活动的真实状况。

四是统计方法的不断改进。第一,在对GDP的计算中引入并评估周期因素、趋势因素等对GDP的影响,同时注重辨别和预判各因素未来发展方向及可能出现的拐点对GDP产生的作用。第二,不断尝试对计算GDP所需的数据源进行修正和更新,如对影响GDP的建筑支出、服务调查、零售贸易调查、政府融资等数据的调查方法、统计手段等不断进行完善,从而确保数据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从源头确保统计数据能准确反映经济基本面。第三,在改进季节调整模型与方法方面进行不断的尝试与革新,包括对数据源的季节性调整、更新季节调整因子,以及用季节调整的方式对经济数据序列进行分析和解释等。第四,重视重大突发事件对统计模型的影响,并依据突发事件对经济的冲击程度适时调整模型,使之与经济的实际状况相适应,通过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提高评估模型与经济的拟合程度。

对我国的启示

一是了解GDP数据发布与调整的规律,准确把握美国的经济形势。密切跟踪已发布数据的后续调整情况,掌握数据修正的原因,通过数据跟踪与原因分析,深刻认识美国经济的本质变化与未来发展方向,从而对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形势与走势做出准确判断。

二是正确认识美国GDP增速调整对市场预期的影响。由于美国GDP增速的发布与调整对全球市场预期及实际经济运行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美国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时,要从对美国自身和对全球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通过把握数据发布与调整的特点,分析全球市场对美国经济数据产生的反应和市场预期;另一方面,判断全球市场的反应及预期对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而预测美国经济和全球市场的发展变化方向,避免因误读数据而干扰判断和误导决策。

三是认清经济周期在经济形势分析与判断中的重要性。经济周期在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经济处于低潮期时可以加剧经济放缓的速度,在经济处于上升期时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加快。因此,正确认识当前及未来所处的经济周期,评估经济周期对经济数据产生的影响及程度,适时适度地将经济周期因素纳入经济数据统计与模型分析中,有助于认清当前经济形势,掌握经济发展特点与未来发展轨迹,对未来经济走势做出准确判断,为宏观审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与调控方向。

四是不断优化统计方法,提升数据准确反映经济形势的能力。应系统研究发达经济体经济数据的统计方法,学习并借鉴其先进经验,完善并细化我国经济数据采集、计算、调整的统计体系,建立健全数据发布、更新的统计制度,及时、有效、灵活地选取统计方法、数据变量以及相关参数等,使统计模型能够反映出商业周期、重大突发事件等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确保经济数据真实、准确地反映经济现状、发展变化特点和未来走向,为宏观经济决策奠定数据统计基础。

猜你喜欢
美国商务部经济周期形势
经济周期调整
美国经济数据背后:“拉长”的经济周期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2:02
跨越经济周期,中国企业如何创新成长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3:50
经济周期与宏观管理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东南法学(2015年1期)2015-06-05 12:21:34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
东南亚研究(2015年2期)2015-02-27 08:30:45
美国GDP意外下降
环球时报(2013-01-31)2013-01-31 18:17:58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适应形势 增强特色
军事历史(1988年6期)1988-08-21 01: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