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丽丽,王 华
(唐山师范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应用得到普及推广,互联网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全新技术工具,是我国经济全面提质增效的新“引擎”。“互联网+”通过网络平台,联合并融入各传统产业,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开放、平等和互动等特性,为我国传统产业升级打造全新的技术环境。在此背景下,各个传统行业都在寻求变革,国际贸易具有极强的涉外性、实践性,业务流程烦琐,需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众多,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增强了国际贸易业务的效率,促进了各国国际贸易业务的开展。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培养国际贸易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培养人才的业务技能,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
传统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体系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性的专业训练,面对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业务需求,传统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国际贸易人才是一类需要掌握多领域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在开展国际贸易业务过程中,业务人员需要熟悉国际贸易惯例、国际法律知识,掌握商务谈判与磋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能够熟练开展运输与保险、检验、国际结算和违约救济等业务。因此,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多通过庞杂的理论知识构建教学体系,涵盖各种专业课程,旨在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实际业务中需要的各类知识。理论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但对于国际贸易这样一个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大部分技能是学生在课堂上仅通过理论学习无法掌握的。因此,传统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亟待向应用性、实践型转变。
2.缺乏实践训练。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专业实践训练,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很多人未接触过真正的贸易合同、贸易单据、信用证等,不熟悉完整的国际贸易流程,不了解实际业务中可能遇到的操作情况。教学培养的方式和实际业务需要脱节,直接导致了国际贸易人才供给和国际贸易企业的人才需求难以对接。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在于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课时的比重太大,缺乏实践课程及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教学体系中实践环节的缺失使学生从高校到工作岗位之间形成断档,无法快速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成实践技能。
3.课程内容更新缓慢。互联网技术在国际贸易业务中的应用促使国际贸易方式和流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国际贸易业务中,进出口双方主要通过市场考察、展会和代理商等方式寻求交易的产品和客户。整个过程中,买卖双方交易效率低下、费用支出较高,不利于长期合作。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外贸企业通过网络可以直接获得大量的产品信息,快速掌握市场行情,方便的开展交易磋商,大大节省了业务流程的时间,降低了业务中间环节的风险,提高了国际贸易效率。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绝大多数高校仍然较大程度依赖理论课程,教材内容更新严重滞后于实际业务操作,不能适应新业务的需求。
4.教学技术和手段落后。由于国际贸易专业的知识体系极其庞杂,如果单一依靠课堂讲授,难以使学生熟练掌握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在网络技术发达、知识信息快速膨胀的大环境下,学生更愿意接受新型的教学技术,面对传统课堂灌输式教育模式,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随着互联网在国际贸易业务中的广泛应用,国际贸易业务对人才的要求更高、更全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形态。
1.综合性。国际贸易业务本身就是一个全面综合的业务体系,从业人员需要开展从贸易磋商到结汇退税全过程的所有业务,需要掌握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商法、商务英语、财务结算、金融保险等业务技能,需要应用网络技术、网站管理、图片处于、软件操作等辅助技能。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国际贸易人才不再仅仅作为单一的业务人员,参与业务中的某一个环节,而要掌握综合技能。
2.实践性。国际贸易从业人员致力于国际间商品的交换。在“互联网+”背景下,国际贸易从业人员需要利用网络平台来发布产品信息、寻找客户信息,确定合作关系后利用网络开展贸易磋商、签订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租船订舱、报检报关等,这些大多需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从事国际贸易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实践性操作技能,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才能使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业务更加顺利开展。
3.灵活性。国际贸易业务持续的时间长,又受到国际惯例、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的更新速度加快,市场行情瞬息万变,这使得国际贸易活动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从事国际贸易人员若对互联网技术和国际贸易知识掌握不够娴熟,便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贸易市场。
4.技术性。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方式和贸易流程中广泛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如现代通信、数据库、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网络公司也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成员,国际支付方式、电商贸易也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传统的国际贸易已经转变为信息化的新型国际贸易,因此需要从业人员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适应新形态的需求。
面对国际贸易人才新形态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完善,以适应现代国际贸易业务的需求,实现人才的供需对接。
1.加强实践实训技能培养。为适应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的新形态特点,高校国际贸易教学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摒弃传统的说教式知识灌输方式,在理论课程中大力开展实践应用型教学,以案例剖析知识要点,以实践流程讲解贸易过程,以贸易惯例、国际法规理顺贸易操作规范。同时,理论课程外增设独立实践、实训课程,通过实务操作,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流程,掌握操作过程中各类合同条款的制定、履行,熟练缮制各种外贸单据,并通过案例设计,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技巧,熟悉各类具体问题的处理方式。在学期末可预留1—2周时间,设置模块化综合实训,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建设,开展综合技能训练。有条件的高校也可结合专业实训、专业见习、专业考察等实践课程,将综合实训带进合作企业,使学生能接触到真实的国际贸易工作。
2.实现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互联网、各类手机APP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不应再局限于课堂这一单调的教学场地,而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各类应用软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打造立体实践教学体系。对于理论知识,教师可将教案、讲稿、教学视频、案例、习题等教学资源在网络平台上共享,使学生随时可以自主浏览。在学院微博、微信、QQ群等应用中开辟讨论版,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对贸易中有争议的论点,可开辟专栏进行讨论,学生们自己在网络中看到的新闻、案例等,都可以在讨论版上发布,同时可以向教师提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课堂派”等APP,不但可以实现资源的网络共享,还可实现教与学的互动。通过各类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实践让渡给学生自主学习,把学习和课堂真正交到学生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开拓专业情景式教学方式。国际贸易实务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情景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参与实践的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或自主设定情景,为学生分配角色,使其融入模拟情景中,自主搜集材料,团队间密切合作,从而达到实训的目的。国际贸易实务中很多内容都适合设置情景,比如,对于不同贸易术语买方和卖方的风险、责任和费用的分摊,买卖双方签订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的磋商,办理托运,保险的投保和理赔,信用证的开证和改证等等。这些情景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往往枯燥无味,若给出一个合适的情景,学生往往对自己角色所涉及的权利、义务、责任非常感兴趣,在教与学过程中引入竞争和合作,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国贸软件实训。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很难体验到真是外贸公司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流程,那么软件实训便成为实训教学中的次优做法。世格国贸软件是众多国贸实训软件中较典型的一款,它具有信息资料丰富、程序完整、单据有代表性等特点。学生们通过软件实训,能够从建立贸易公司开始,完成发布广告、寻找客户、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国内采购、运输保险、报关报检、退税核销等一系列国贸流程。在系统中,学生能够选择电汇、托收、信用证等不同支付方式,通过开展数笔贸易过程,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在实战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能够通过世格国贸软件进行实训教学设计,将学生分组,分配不同角色,模拟实际业务的开展方式,让学生通过软件实际运营外贸公司,开展一段时间后,比较学生的财务状况,业务流程和单据争取率,从而督促学生开拓思路,自主学习。
5.以赛促教,以教应赛。各类高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活动,以赛促教,以教应赛,将竞赛作为检验教学成果、培养实践应用人才的重要载体。指导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的积极性,通过比赛,让学生学习新技能,不断提高进步。通过参见国际贸易专业竞赛,学生走出校门,开拓眼界,接触更前沿的专业知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深化对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应用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目前,国际贸易专业技能大赛很多,如“全国国际贸易职业能力竞赛”“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
“互联网+”为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平台、新的技术、新的资源,将传统国际贸易教学内容融入“互联网+”实践教学内容,是适应现代学生学习需求、企业人才需求、高校应用型教育转型和国家外贸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充分利用这一先进技术和平台,才能创新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应用型人才产出,适应国际贸易行业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