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直接导致了事业单位的变化,引起了事业单位性质出现了盈利性和公共性两种。事业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合新时代下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增强自身竞争力,事业单位就有必要对内部财务管理进行改革,不断创新方法,发展科学化、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
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存在着内控体系不完善现象,有财务管理隐患[1]。由于单位领导层对财务管理工作不重视,只是把财务当成服务型部门,导致了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人员配置不足,甚至一些财务人员没有专业的财务管理技能,人员素质差异较大,没能明确到每个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另外,一些事业单位缺少有力的监督机制,由于管理层对财务管理不重视,监督工作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际的效力。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事业单位内部的腐败行为,一些财务人员利用手中权利为自己谋取私利,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一些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控体系,但却缺乏一定的执行力,因此也不能起到良好的管控效果。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型的技术也应运而生,合理的应用新型技术能大大地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一些事业单位并没有对新的科技进行很好地利用,仍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技术相对落后。事业单位之所以缺乏活力是因为企业内部缺乏竞争和激励制度,单位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较弱,导致了财务管理者无论是思想观念、学习能力还是技术操作都满足不了新形势下的要求,逐渐的走向被淘汰的危险境地。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和科学化的关键。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对待预算的态度不认真,存在着糊弄现象。预算人员不能按照既有的规定流程操作,通常是凭靠自己的感觉或者既往的经验,这直接造成了预算脱离实际,得出的结果也不准确。财务预算需要企业中每个部门和人员的配合,全员参与才能增加预算结果的可靠程度。一些事业单位往往只注重收入和支出两方面的预算,对预算中的控制、编制以及预算结果的评价都做的不到位,造成预算过程出现的差距较大,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或者资金的短缺[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指的是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精益求精,严格把控财务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财务管理精细化要实现管理的系统化,使得管理方式更加地专业,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利用现金的财务管理软件,让企业的财务管理变得数据化。事业单位要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实时的创新,完善内部的评价机制,全方位地保障财务管理的合理性。财务管理要按照科学化的方式,融合现代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适合本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
1.专业。财务管理的专业化是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前提。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是由具备专业财务知识的人员负责,明确管理分工制度,具体到每个管理者的义务和责任。
2.系统。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管理体系比较庞大复杂,需要每个员工的参与。财务管理的复杂程度要求着财务管理系统化,这样才能使管理更加精细。
3.数据化。数据化能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更加直观具体。数据也是财务管理中的基础,企业财务管理者要将企业内部的财务活动转换为数据信号加以记录和反应,能实现财务的高效管理。
4.信息化。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目前发展的趋势。财务管理融入新的信息技术能减小管理中的工作负担,增加财务管理的效率。以先进的技术作为保障,更有利于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3]。
财务管理实现精细化对事业单位有着重要的意义。精细化要求着事业单位对内部的财务活动涉及到的具体事项管理做到细化,严格把控每个环节,包括内部控制、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等。精细化的实现完成了对财务活动的全面掌握,能清晰地了解到每项业务的具体进展状况以及出现变动的原因。精细化要求着事业单位的财政改革更加的透明,对每一批资金的来源、分配和流动方向都要求着公开。精细化管理方式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相比,大大地突破了原有的局限性,加强了对财务的管控程度。同时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内部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对财务管理人员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约束,使得他们的操作更加规范,避免了企业内部出现谋取私利的状况[4]。
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能从各个方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首先,财务精细化的实现要求着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对单位中财务管理的流程进行规范,严格把控资金流动的方向,明确每一批资金的用途,能做到对资金流动的预测、把控和评价[5]。其次,财务管理精细化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意识,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是传统的会计核算,而是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综合管控能力,提升自身财务管理的水平。
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资产的利用效率,避免在财务流转过程中出现资金紧缺或者资金过剩的现象。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能具体到每个环节的资金使用情况,能很好地找出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当之处,及时地弥补漏洞,杜绝资金使用不明确现象出现。财务精细化管理能实现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监督和管控,提升资产利用的效率。
事业单位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的第一步是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精细化意识,彻底抛除落后的财务管理旧观念。精细化意识的加强需要企业领导以身作则,向各个部门宣传精细化管理的优势和必要性。财务部门要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制定出适合本单位发展的财务精细化管理制度,对财务执行过程中的各个指标进行严格把控。企业财务管理者要与时俱进,善于使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软件,培养财务人才,组建实力过硬的财务管理队伍。
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管理离不开健全的内控制度,它的企业实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保障和基础。企业的内控体系中要对每个部门和岗位的人员进行职责划分,严格规范执行流程并对财务流动进行严格的监督。企业内部的一些重大业务和项目当经过严格的审批,制定出规范的操作准则,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审计部门要履行自身的监督职责,对内部控制进行科学的评价[6]。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和实行前提,财务精细化离不开预算的精细化。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在编制方面,单位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项目预算定额确定标准,结合零基运算和增量预算方法,鼓励单位中每个成员都参与到预算过程中,以增加预算结果的准确性。在预算执行方面,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时应按照预算编制定额,一些定额需要调整的事项,部门应遵循审批程序进行调整。预算后期要对预算的执行状况作出科学的评价,对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作出及时的反思和总结。
在事业单位财政改革中,要将收入管理精细化。事业单位应对收入范围进行明确的规定,建立完善的收入台账,对收入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收入存放要有固定的账户,对资金进行统一的管理。令外,国家要将事业单位的收入使用国库集中支付,削弱事业单位中的收入管理权限,避免造成成本支出和收入之间发生混乱,影响到正常的财务管理工作。
现代财务管理的精细化依赖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积极地学习并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搭建企业内部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事业单位也可与市场上的科技公司合作,打造适合本企业的个性化系统和平台,在财务管理的精细化上作出近一步提升[7]。事业单位要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
总而言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已不再适应新的形式,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成了事业单位发展趋势。财务的精细化要求能促进事业单位的财政改革,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完善内部的控制机制。事业单位在实行财务精细化管理时,首先要提升财务人员精细化管理意识,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组建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企业要鼓励企业内部的每个成员参与到其中,加强财务预算,制定出科学的预算标准;同时,企业还要与时俱进,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充分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平台,为单位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