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我国绿色金融的内涵现状、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2018-12-05 11:28
金融经济 2018年14期
关键词:金融业务金融机构金融

一、绿色金融的内涵

(一)绿色金融的概念及内容

绿色金融是指金融行业、金融部门在其业务决策中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其中,通过这样的决策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分配和引导,促使市场主体能够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绿色发展。从目前的国内实践来看,绿色金融主要包括有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一系列政策制度。

从绿色金融的概念可以看出,它是金融业务与绿色发展理念的结合体,即在进行金融投资业务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金融行业在开展业务、进行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到该项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确保该项目对环境破坏的最小化。实行绿色金融,通过金融投资引导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和配置,能够有效地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金融的作用

1.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绿色金融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制定投融资项目计划,积极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并且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供资金支持,这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资源向绿色化方向靠拢,促进绿色产业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2.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稳健发展

绿色金融是金融行业的新的发展趋势。绿色金融中的绿色信贷、绿色保险以及绿色证券,能够确保金融行业稳健经营、预防风险、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金融行业的稳健发展。

3.促进企业以及行业的转型优化升级

绿色金融所支持的是绿色化生产的的企业,而企业为了得到金融机构或金融行政部门的支持,就会加大环保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降低能耗,减少生产污染,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化生产。绿色金融就是通过引导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向,促使更多地企业加大对绿色生产的投入力度,从而实现整个行业生产的转型优化升级。

4.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的资金流向都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以及节能环保企业,并且绿色金融的资金支持是以企业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为条件的,这能促使企业自觉的规范生产行为,形成绿色生产的意识,并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从而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开展绿色信贷的业务时,对于那些积极进行绿色化生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企业,给予利率优惠;对于那些仍然实行高污染、高能耗生产的企业,则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

二、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绿色金融业务迅速扩张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有5359个银行金融机构,其分支机构及营业网点数量更是达到了22.78万个。除此之外,保险业机构的数量也是快速增长。这些机构都是能够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机构。这些数量如此庞大的绿色金融业务机构,表现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绿色金融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且,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国家日益重视绿色金融业务,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使得各行各业的企业都投身到绿色发展的队伍中。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在绿色金融业务的驱使下也逐步改造,优化升级,转变为新型的节能减排企业。对绿色金融的需求的增长,也促使金融机构研发更多优质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二)绿色金融业务机构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目前,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其在金融业务机构中的信誉就越高,对于信誉高的企业,金融机构往往会放宽信贷的审核流程。目前,金融机构往往采取风险导向的信贷措施,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保障了企业的资金来源,促进企业与金融业的发展。通过企业与金融机构这一良性循环作用,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将不断得到提高。

(三)我国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具备本土经营的优势

尽管我国在发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能够借鉴国际绿色金融的实践经验,但是我们国家具有特殊的国情,使得国际经验往往带有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实际上,我国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具有极强的本土优势。例如,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助于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并且在实施绿色金融的过程中,能够与政府实时沟通,参与决策,具有较强的政策适应性,促使绿色金融业务的稳健开展。在遇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模糊时,绿色金融业务机构能够与有关政府部门进行沟通,提出问题,寻求解决,从而促进绿色金融机构的发展。

三、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绿色金融业务开展难度较大

首先,金融机构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时,除了要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全面的调查与了解之外,还要评估其绿色化生产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环境评估信息。但是我国目前的环境评估机制与标准并不统一,各地区的环境评估标准并不一致,这使得金融机构在对企业进行评估时容易产生失误或差异,并且金融机构、环保税务部门以及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其次,进行绿色化生产往往需要昂贵的高端机器设备,这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是难以承受的,因此这些企业就无法达到获得绿色金融支持的技术条件,其也难以向金融机构提供担保,也就无法获得绿色金融的支持而得到发展。

(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内部动力不足

1.目前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主要还是靠政府与金融管理部门发布政策进行推动,而绿色金融真正的内部推力是企业以及金融业务机构,但他们并没有采取全面的积极措施推广绿色金融业务;

2.绿色金融业务是一种新型的金融业务,绿色金融业务的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备金融知识,还要具备环境保护法等相关学科知识,但我国金融行业中,这样的人才是比较缺乏的。

(三)有关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政策不完善

1.我国绿色金融业务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配套的完备的法律法规政策还没有出现,相应的立法工作比较滞后;金融业务的目的就是盈利,绿色金融从业者的权利得不到法律上的保障,义务也没有得到明确的约束,因此其积极性也会相应的降低;

2.自十九大以来,绿色金融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对绿色金融起到了很好的政策导向和宣传作用。但总体来说,我国在政策上对绿色金融的支持仍处于初步阶段,具体的、完备的配套政策尚未出台;且过往有关部门出台的一些政策并没有准确地针对绿色金融的发展,且操作性明显不足。

(四)绿色金融义务市场发展水平较低

1.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低,尤其体现在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少,产品创新力度不足。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产品都只是原生性产品,派生性的、创新型的产品尚未出现;

2.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业务机构主要是各大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占比最大,而其它金融机构开展的绿色保险、绿色证券业务则占比重较小,发展不平衡。

四、解决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绿色金融业务质量

1.金融业务机构要加强与环保、税务部门的信息交流,建立一个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使得金融业务机构在对企业进行全方位评估时能够直接从环保部门取得该企业的绿色环保生产信息,从税务部门获得企业缴纳环保税情况,从而提高绿色金融业务质量,降低业务风险;

2.金融机构要考察企业的过往行为,对于那些曾经对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企业,可以适当放款审核流程,开辟所谓的“绿色通道”,降低企业申请绿色金融资金支持的成本,提高绿色金融业务的办理效率。

(二)培养绿色金融业务人才,提供有效人才保障

1.金融业务机构应安排现有的工作人员参与绿色金融业务培训与学习;

2.金融机构可以向教育部门反映情况,建议教育部门联合高等院校,在高等院校金融类专业中开设有关绿色金融课程及方向;

3.金融机构可以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学习其先进的业务经验及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

(三)健全对绿色金融的法治保障,加强政策支持

1.金融监管部门应当联同有关立法机构,根据国内绿色金融业务的实际情况,并吸收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建立健全有关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

2.政府应当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政策支持,可以积极利用宏观调控手段扶持绿色金融,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为绿色金融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研发绿色金融产品,提升市场发展水平

1.绿色金融业务机构应当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提高创新能力,重点研发绿色金融的派生性产品,提高盈利能力,满足不断增加的社会需求;

2.保险及证券业务机构应当大力推广绿色保险与绿色证券业务,丰富绿色金融业务的种类,实现多元发展,满足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促进绿色金融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金融业务金融机构金融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拓展策略探讨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商业银行发展住房租赁金融业务的路径探析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发展县域网络金融业务的策略探讨
P2P金融解读
黑龙江省物流企业创新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与风险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