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是农村经济的命脉,是乡村振兴的希望。
如同杠杆的一端 ——“要想富,先修路”。朴素的话语蕴含深刻的道理。险阻变通途,才能支起农民致富的光明未来。当中国驶入新时代,当我们迈入发展新境界时,承载万千希冀的农村公路,正展现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温度和深度。
恰如硬币的两面—— 过去5年多来,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127.5万公里, 98.3%的建制村通了水泥路,广大农村群众“抬脚踏上水泥路、出门坐上公交车”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然而,随着农村道路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提升,安全风险日益突出,交通事故高发多发的现状不容忽视,农村道路安全正在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待补齐的短板。
新的问题伴生于深刻变革的时代。当前,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历史性变革,以往公路等级低、通行条件差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路面质量越来越好,行车速度越来越快。广大农民的出行需求也随之升级,对安全、便捷、畅通的要求进一步凸显。与此同时,“公路+特色产业”“公路+乡村旅游”等发展模式的兴起,城乡物流规模的加速扩张,也在促使城乡交通呈现日趋复杂多元的新趋势。可以预计的是,未来若干年,城乡交通流量还将持续增长,对安全畅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现有的农村道路体系能否应对新的挑战?这仍是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首先从路说起,一些农村公路改扩建后,安全警示标志等设施却被忽略,临水、临崖、陡坡等路段安全防护设施匮乏,“建而不养”的问题突出。其次是车,机动车作为生产生活工具进入广大农村家庭,一些无牌无证、非法拼装甚至报废车辆也鱼目混珠、趁机涌入,堂而皇之上路行驶。再次是人,驾驶人整体素质不高,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无证驾驶、超速行驶、酒后驾驶、人货混装等触目惊心,尤其是非法上路的电动车一族肆意穿行,严重扰乱道路秩序。最后是管理,执法力量严重不足,有限的警力难以覆盖广阔的农村地区和日益增长的道路里程,少数边远乡村长时间失控漏管。上述种种因素彼此交织,给农村道路交通埋下大量安全隐患。
创新之光照亮交通安全之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项集成度极高、关联度极广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既要着眼于其内部人、车、路、管理等各要素的平衡,更要跳脱出来,将之置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局中思考,放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整体中谋划,提升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来经略,立足新格局、研究新举措、完善新机制。
源头关卡必须把牢。一方面严格车辆管理,既要优化服务、简化程序,吸引农村群众积极主动办理牌证,也要依法对无牌无证车辆、改装和报废等车辆开展集中整治,坚决防止“病车”上路;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驾驶人培训机构的资格审查,强化驾驶人培训、考试、发证等环节管理,杜绝“马路杀手”。此外,还要优先规划、大力发展农村客运交通,完善客运线路,努力解决村民出行难;整顿农村客运市场,倡导抵制和大力取缔非法营运,重点打击农用车载客等非法行为;加大农村公路养护投入,完善道路设施,下大力气解决堆放谷物、占道经营、破坏路面等违法行为,确保农村路网畅通。人、车、路不可偏废,才能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机制创新必须夯实。核心目标就是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社会化。目前,“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协同”的治理新格局已基本形成,但距离落地生根还有很大努力空间。针对一些地方交通安全协作机制在基层“空转”的问题,要进一步细化健全责任体系,建立奖惩制度,把责任分解到单位、明确到人。针对警力不足的问题,可推广交通安全劝导队、协管队等经验做法,做好执法力量与农村基层组织的衔接,并推进科技应用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针对交通安全宣传不到位的问题,要明确农村宣传工作早已经不是黑板报、大广播的概念,而是要充分利用新媒体阵地,创新性地、有针对性地投放交通安全常识和法律知识,推动交通安全教育入脑入心。
新的一代必须抓住。实现广大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的显著提升,中小学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群体。未成年人可塑性强,对家人的影响力大,对社会的辐射作用明显,一些城市开展的“小手拉大手”文明交通活动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农村地区,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也要因地制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十数年之后,具有较强文明意识、安全意识、法治意识的新一代将成长为社会中坚力量,并由此代代相传、不断升华,让交通文明之花竞相绽放、常开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