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苗苗
图书典藏馆
抗日战争初期,来自四面八方的下江人涌入大后方重庆城。呼啸而来的日本战机撕破了重庆城的宁静,也搅乱了女孩金兰的童年。旷日持久的大轰炸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与苦痛,也让她渐渐学会坚强与勇敢。
在重庆城的火与雾之间,她的家一次次被摧毁,却又一次次从废墟中重获新生。她和她的家人彼此扶持着走过了艰难的岁月,有过惨痛的分离,却始终心怀希望。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她与千千万万的重庆人民一起,抱定“愈炸愈强”的信念,用平凡而高贵的生活坚守着,抗争着,直至曙光驱散黑暗,暖春重回人间。
一架架纸飞机,承载着金兰成长中的欢喜与悲伤,信念与勇气。她把对亲人的思念,对胜利的期盼与对和平的向往都折进了纸飞机,放飞在她童年的风中。她相信,总有一天,她和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都会重新拥有一片宁静美丽的天空。
《纸飞机》是儿童文学作家左昡的作品。它的创作基础是重庆的抗日历史。左昡采访了很多经历过当年历史的老人,在真实史料的基础上,花费五年时间创作了《纸飞机》。
为什么会想到写这样一个作品呢?
左昡说,是一场梦境触发自己创作这部小说。在那个梦里,她回到了日军侵略时期的故乡重庆,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她真切感受到敌人来临前的恐慌。“我由这个梦想到,在我们的血液和基因里面,是不是有一些从来没有在意过的部分,有一种历史的记忆。我突然有了一种很强的冲动,要为孩子们写关于这段历史的故事。”
《纸飞机》出版后,“人民网”发表评论说:“《纸飞机》以抗战期间日军对重庆战略大轰炸为背景,以儿童视角多层次地表现中国人民在战争阴霾下的生活与抗争,弘扬了坚忍勇毅、团结抗战的民族精神,展现了爱国主义与人道主义精神。”
精彩片段
想着想着,我拿着纸片当扇子摇啊摇,有一点点风,也是热热的。我渐渐迷糊起来……
呜——呜——呜——
是谁在大声地号叫?还叫个不停?
吵死了。
“兰兰,兰兰!杨金兰!”一个尖锐的声音在喊我。我不想醒。我刚睡着呢。讨厌。
呜呜呜——呜呜呜——
号叫越来越快,越来越近,哎呀,不行,我得醒了,醒过来!
我被人猛烈地拉起来,睁开眼,看见的却是一个人的后背。我尖叫起来:“啊——放开我——放开——”
我不喊了,我看清楚把我扛在肩上的这个人穿的是长衫。
曙光巷里只有一个人穿长衫——金先生。
我也听清楚了,那呜呜直叫的不是什么动物,是空袭警报,叫得这么快的,是紧急警报。我害怕得全身都抖起来。
金先生没有抖,他把我稳稳地扛着,走下楼,走在巷子里,走得很快。我的头摇摇晃晃地垂着,眼睛里看到的是一个倒过来的世界。
倒着的敞开门的家,倒着的歪倒在墙根的水桶,倒着的摇晃的窗户,倒着的一条空巷子,然后我倒着看见从“地上”长出了巨大的火焰。一声接一声的巨响,震耳欲聋。我大声地尖叫起来,把头埋在金先生的背上,我在发抖,剧烈地抖。我感觉我快要从我的身体里抖出来了——我希望我快点从我的身体里抖出来,离开这里,快离开这里!
所有的东西好像都在燃烧,空气烫得好像是一百个夏天垒在一起。轰隆,轰隆,我倒着看出去,到处都是东西在往“天上”飘,有门,有窗户,有木头,有瓦片,还有床、柜子、竹竿上晾的衣服,都燃烧着在往“天上”飘,轰隆、轰隆地飘,重重地飘。
我已经叫不出来,热浪堵住了我的喉咙,我看见金先生的长衫也烧起来,他抱着我的手松开来。
“憋气!”金先生在喊。
我感觉我被甩了出去,就像我扔出去的纸片。
然后,我落水了,我大口大口地吞了两口水,清醒过来,闭上嘴巴憋住气,在水里睁大了眼睛。我看见金先生像一根柱子一般落入我身旁的水里,气泡从他周围像珠子一样一串串冒起来。他在水里睁不开眼睛。我游向他,他在往下沉。
他不会游泳。
我把他往上拽,他的身体跟着扑腾着,我们俩终于浮出了水面。滚烫的空气扑面而来,我们只来得及吸了一口气,就赶紧又憋气潜到水下面。
不断有东西从上面砸下来,砸到水里,我拉着金先生躲到角落,不时浮上来吸一口气,又赶紧潜下去。可是水里也越来越热,我们潜在水里的时间越来越短。我觉得我们像是被煮在锅里的两粒肉丸子,全身都逐渐紧绷起来。
当我们浮在水面的时间渐渐变长时,我才真正地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想起在上丰都天子殿看到的那些壁画——那不是地狱,这里才是。火的地狱,活的地狱。
曙光巷的房子倒的倒,塌的塌,全都在燃烧,火焰在这些木板房子上疯狂地扭动、嘶吼——是真的嘶吼,我以前并不知道火原来是有声音的,可现在我听见了,呼呼的,就像是发怒的野兽。整个世界都是野兽。有些人就在这野兽群里跑,喊,倒下。在火的吼声下面,人的吼声就像是从脚底下拔出来的竹刺,特别的短,特别的小,却又特别的刺人,特别的疼……
发 言
这不是一部读起来让人觉得轻松的作品。实际上,它会让你难过,让你的心像是被细小的竹刺扎过,特别的疼。但这样的疼痛里,能滋生出力量,滋生出勇气,滋生出创造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