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 林艳慧
摘 要:考古发掘现场作为文物出土的“第一现场”,针对“第一现场”的文物保护逐渐受到的人们的重视。文章以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加强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分析,随后分析了考古挖掘现场文物损坏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
在科學技术不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我国文物保护技术也日趋成熟,从文物修复处理方法对病变机理研究,均形成了较为科学的理论体系。但相对于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我国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通过加强对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措施分析,对于推动我国文物现场保护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加强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意义分析
保护考古文物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考古文物作为我国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护考古文物,即是保护我国文化遗产。与此同时,考古文物自身便是我国优秀灿烂的历史文明见证者,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历史时期社会样貌,文化发展水平,其中一些考古文物艺术品代表了当时历史最高的艺术制造水准,它们是一个历史时代的象征,是中化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此通过对考古文物的加强保护,有利于增进民族间的感情,提高我们对自身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团结,对于研究我国文化发展史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保护考古文物有利于避免其遭受更大的损害。考古文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本身就珍贵无比,一般深埋于地下,环境比较阴冷潮湿,有的考古文物甚至浸泡在水中。同时在考古现场挖掘时,考古文化一旦出土,所处环境骤然发生变化,再加上发掘过程中难免出现磕碰等问题,会对文物造成一定的损害,加强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有利于将发掘过程中对文物的损害降至最低,使得文物尽量保持本来的面貌,提升出土文物的质量,同时对于后续的文物修复也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保护文物即是保护文物本身的文化信息与历史价值,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考古挖掘现场文物损坏主要原因
2.1 温度、湿度的剧烈变化
考古文物长期封存于地下,基本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物已经逐渐适应埋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尽管如此,文物本身依然悄然发生着老化反应,例如纺织品这种有机质文物的蛋白质会慢慢水解,纤维素分子链断裂,轻轻一碰便会粉化。一些金属器物也会逐渐被矿化,失去原有的金属性能,例如青铜器物会变得比较脆,容易断裂,即考古文物本身在历经百年、千年之后本身就已经脆弱无比,再加上进行文物发掘时,必然会打破原本的环境的均衡性,造成温湿度剧烈发生变化,从而会对文物本身的结构进一步造成破坏,以出土的漆木器为例,受出土后剧烈的温湿度影响,若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木材会因干燥失水便会致使结构收缩,引发漆皮起翘、木质胎体开裂等问题,对漆木器考古研究产生不利影响。
2.2 光线带来的破坏影响
考古文物深埋与地下,基本不会受到光线影响,更不会存在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影响,然后一旦文物出土后,必然会受到阳光照射,在光氧化作用下,会加速出土文物的各项化学反应,尤其是针对有机质文物及一些带有彩绘的文物,经常会发生文物颜色质地加深、甚至变黑,彩绘表面出现褪色等自然破坏问题。
2.3 地上环境变化带来的破坏影响
地下密封环境主要特点是氧气含量相对较少,阴暗潮湿,但温度、湿度变化极为缓慢,在没有地震或其他地质变化的影响下,考古文物处于这样的地下环境中会保持良好的物理性能,不会产生明显的体积变化与张力变化。然而地上环境则比较活跃,富含大量氧气,温度湿度变化较为剧烈,同时空气中可能漂浮一些植物种子及大量活跃细菌微生物,也有可能出土文物本身便带有一些微生物,从而在地上环境条件的许可下,很有可能在出土文物表面大量滋生,对文物造成一定破坏。
3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
3.1 加强湿度控制
外界环境湿度变化较为剧烈,相对于地下环境较为干燥,因此为避免出土文物因大量失水产生变化。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湿度控制。在具体采取湿度控制保护措施时,会对出土文物的埋藏环境以及自身材质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以提高保护措施的针对性。对于水饱和较高的竹子、木材等材质的考古文物来说,一般会选择采用清水浸泡方式,以保证考古物品具备原有的湿度。对于一些湿度要求相对较低的考古器物来说,一般选择对其进行密闭性处理,确保其自身含有的湿度不会被蒸发流失,以确保其具备原有的温湿度状况,减少温湿度变化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在一些出土器物中,还有一些需要保持其具备良好的干燥性器物,例如青铜器等容易生锈的考古器物等,因此为使其得到有效的保护,需要对其进行干燥处理。当下主要采用硅胶干燥剂为出土文物提供一个相对干燥的环境,这种干燥剂无毒、无味、无污染,性质稳定,因此既可以对文物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又不会对文物产生任何影响,且在干燥后还可继续使用,所以在考古发掘文物的现场,一般对使用硅胶干燥剂,来对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
3.2 微生物虫害预防保护
考古挖掘是一项专业性强且比较复杂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时间,一旦在挖掘过程中打破了固有的地下平衡状态,便会加速一些昆虫和其他微生物对出土文物的破坏。例如在一些墓葬之中出土的文物多以有机质文物为主,如腐烂的木材、绢丝等,这些出土文物有机质较为丰富,极易引起一些微生物、细菌加速生长滋生,对于出土的文物造成严重的损害,若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对微生物、害虫等进行有效控制,会进一步加剧出土文物的破坏性,影响其最终的考古价值。在针对考古文物微生物虫害防治方面,主要是采用熏蒸剂方式,熏蒸剂渗透性较强,且具有良好的挥发性与扩散性,能够充分渗透到固体药物所达不到的缝隙,从而对出土文物起到全面的保护,与此同时,这种熏蒸剂具有很小的吸附性,因此能够及时在文物内部分散,不会产生大量的残留,对考古文物影响较小,吸附较小,很快就会从被熏蒸物内部分散,无残留,在考古文物微生物虫害防治上应用较为广泛。
3.3 避光保护与氮气保护
为减少剧烈的光照对出土文物带来的破坏影响,会采用黑色塑料袋对出土文物进行避光保护。实验表明,在波长紫外分析仪照射下,黑色塑料袋中的双色荧光粉(对紫外线较为敏感)均为明显变化,没有发生感光刺激变色,说明黑色塑料袋不仅具备良好的遮光性,对于紫外线功遮挡也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发掘现场对出土文物进行避光保护时,黑色塑料袋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从经济性的角度来看,黑色塑料袋制作成本低,价格低廉,易于推广。为防止出土文物受外界影响出现风化现象,当下在出土文物挖掘现场,一般会有空气制氮机,对于出土的文物进行快速保护,尽快使其与外界空气、水分隔绝,使其处于一个低温密封状态,能够对一些易于风化的出土文物例如纸张、纺织品等进行有效的保护,尽量使出土文物能够保持原样,保证其具备良好的考古价值。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考古现场发掘的过程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出土不久的文物进行保护,使其尽量保持原样,对于后续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考古挖掘现场,需要提升对考古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结合现场条件,明确可能对考古文物产生破坏的因素,从而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文物的良好保护,推动文物研究工作平稳树立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宪微.探讨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及措施[J].中国民族博览,2017(11):221-222.
[2]万洁,杨华.考古现场文物保护方法试析[J].吐鲁番学研究,2016(2):113-119.
[3]陈敏.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探究[J].企业导报,2016(5):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