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讨

2018-12-04 22:45:36陈玲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汽车行业校企汽车

陈玲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400000)

0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增长,汽车行业也因之飞速发展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对汽修人才的大量需求,汽车行业有关技术人员大量缺乏。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因为职业的培养教育与企业的用人要求存在着差异。导致了目前汽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企业难以招到达到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所以本文就汽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讨,以解决目前我国在汽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

1 我国汽车职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汽车行业已形成了多个生产基地,还有许多国外的汽车企业进入我国的汽车市场,为我国的汽车市场发展带来了动力。如今世界能源危机以及环保问题日益严重,我国从中看到了汽车发展的新机遇,国内各个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等都纷纷投入到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研究中,对于高等汽修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汽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时,其工资待遇很低,未来发展的方向并不明朗,从而造就了现如今汽车行业人才招聘困难的现象。当然,这其中也有专应届毕业生能力不足,工作适应能力差等原因。不过这一系列问题,主要还是由于学校汽车教育存在问题,不能够培养出目前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2]。

2 国外校企合作下的汽车职业教育

对于汽车专业而言,学生是否能够将学习中的理论与在真正的实践顺利联系起来,这才是学生是否能够在进入企业后直接与企业接轨最重要的一点。所以校企合作是将课堂知识与实际操作进行结合,专业的知识不仅仅通过课堂的讲授获得,同样也要能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直接进入状态,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相对于国外,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缓慢,下面列举一些国外优秀教学案例希望从中得到借鉴。

(1)德国实施“双元制”。在国外典型案例中,德国的双元制可以说是其中典范,它是德国的育人部门及用人单位有机联合下的产物,由学校和企业一起对学生在理论知识以及技术技能方面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学校负责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在企业中对专业的技能进行训练,将在学校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实践操作进行结合。德国的双元制不仅仅体现在这一方面,在学生学习所用的教材、教学的内容对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师类型以及检测学生学习效率的考试形式等方面也都有着双元制的体现。德国的双元式在培训的过程中是一分为二的,学习和实际操作分别进行,但在最终的培养目标上,二者又合二为一,从而为德国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的汽车技术人才。

(2)加拿大“CBE”机制。CBE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的简称,加拿大的教育机制正是采用了这种将职业教育作为重点,以能力和理论的教育为辅助的教育机制。对于CBE来说,核心教学模式体系的最终确定是由加拿大组织的顾问委员会根据职业能力进行制定的。并且在整个顾问委员会中,成员都是由汽车行业里的雇主,依据企业岗位实际工作中所需技能以及知识制定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教授给学生的一些知识与能力并且提供课程实施中所需要的实习场地及设备等。

培养汽车专业职业技术能力以及对各种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为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概念和发展目标。企业和学校有明确的不同,一个是制造,一个是教育。对于汽车职业教育而言,它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还和企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学校开发的汽车职业课程与企业息息相关时,那么各企业领导都将会对新课程的开发、教学计划等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就会非常乐意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以增加他们的工作经验。

3 汽车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讲,与企业相关的是环境保护,在汽车职业教育的相关经济过程中,要明确汽车职业教育主要是以盈利为主,并且坚持公益性的经营组织,学校必须要求汽车职业教育进行单独记账,而且及时将相关的教育数据上报给学校财务处,将汽车职业教育的亏损控制在40%之内,改善汽车职业教育,避免发生相应的资金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健全合理的制度,对库存信息进行及时的统计。对汽车职业教育所需材料的输入状况做好及时的记录,还有一系列的水电费、人工费等都应该及时地记录在册,以免发生遗漏,避免造成不准确的现象。

4 汽车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对高职与中职的专业知识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许多中职的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中很难立足。中职毕业生与高职毕业生必须不断地根据经济的发展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

加大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建设,有利于中职毕业生更快地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比如在我校中,因为我校为企业办学,学校和企业联系比较紧密,所以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时,就考虑了企业的用人要求,而且定期都会邀请企业来校座谈,商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寒暑假期间,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也会组织学生去企业带薪实习,如长安汽车等。寒暑假期间恰逢春运和暑运,尤其是春节期间,各企业还面临大量人才流动,这段时间企业用工需求量大,学生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到企业实习,主要承担见习操作工、见习维修工等工作。既解决企业季节性的用人问题,也让我们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有了企业的实习基础,下学期回到课堂时,能更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知识,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5 深化汽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思考

就整个校企合作模式而言,学校不能够单独地成为主导,校企合作应该是对等的合作关系,所以要对现有的主导地位模式进行更改,从而达到长久合作并且互利共赢的局面[3]。校企合作的管理决策制度来说,应该建立一个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决策的机制,对于合作双方而言,其发展、规划、决策要相互统一。

在师资力量上,企业也要为学校提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担任学校的实验教师。并且在学校的评估体系中,重新建立一个以企业作为中心的决策体系。对于学校来说,不能够单纯地去追求教育评估而盲目聘请一些高学历、但不能够和企业的教学要求相符合的人员。在课程的安排方面,学校也应当与企业进行交流,共同制定学生学习的课程,和企业进行合作的院校必须要开设与企业要求相符合的课程,不能够简单地追逐利益而弃企业不顾。

合作方之间平等互助,坚持合作关系,最终一定能够互利共赢。就整个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而言,我国职业教育的起步发展都远远不及国外。现如今,职业型教育越来越被社会接受,其培养出来的应用型人才就是为了适应某个岗位而专门进行的人才培养,完全是适应这一岗位的专业技术型人才。所以,职业教育的重点也要由以前的理论第一转为实践第一,建立起完全适用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甚至可以改变学生在校培养的时间,重新设立一个符合企业培养需求的培养时间。

6 结束语

就合作的事实而言,它能够为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从而推动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但是校企合作的全面实施,需要国家政策的帮助和支持,并且学校和企业之间也需要最紧密的、相互信任的合作[4]。在国家的一些政策扶持以及社会不断发展带来的新观念指引下,校企合作的模式,将推动中国汽车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进而推动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汽车行业校企汽车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汽车的“出卖”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汽车行业产销数据
汽车纵横(2016年9期)2016-10-27 13:37:28
汽车行业产销数据
汽车纵横(2016年8期)2016-09-24 15:37:37
汽车行业产销数据
汽车纵横(2016年5期)2016-07-14 11:54:28
汽车行业近一年回顾产销数据
汽车纵横(2016年6期)2016-06-17 09:30:19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决策探索(2014年21期)2014-11-25 12: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