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部分少数民族民歌探索

2018-12-03 02:04贾姝君
艺术研究 2018年3期

摘 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之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在与自然对抗、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沉淀出了大量的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民歌,这些民歌都是音乐舞台上的无价瑰宝。少数民族民歌庞大的数量、繁多的种类和迥异的风格,为演唱者带来了案头研究工作的必要性。文章以仡佬族和苗族的少数民族民间歌曲为主要材料,将全面解析如何认知并演唱中國少数民族民歌,从而提高演唱者的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为广大观众服务。

关键词:中国民族声乐 中国少数民族 民间歌曲

中国辽阔的地域孕育了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其人口约占中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劳动、生产、生活方式。由于情感表达的需要,在各民族的岁月更迭中涌现出了众多的少数民族音乐体裁形式。其中,民间歌曲作为最重要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体裁形式,它的傲人之处是每一首歌曲都是由老百姓创作并口口传唱下来的。每一首民歌都是在一定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发展、完善的。很显然,民歌是人民的心声,表达的是人民的思想、情感、意志和愿望。所以,民歌与各族人民的生活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是真实生活的反映、记录和写照,也是各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

本文立足于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编撰的教材——《中国民族声乐教程》上册,以下分别对教材中出现的两个少数民族的民歌(仡佬族民歌和苗族民歌)进行研究。

一、 仡佬族

在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编撰的《中国民族声乐教程》上册必唱曲目中,共出现了一首仡佬族民歌,是男声三年级下学期曲目《情姐下河洗衣裳》。

1.仡佬族自然情况研究

(1)仡佬族族起源

仡佬族的先民是“僚人”(“獠”是古代封建皇朝对在中国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的蔑视贬称,现在写作“僚”。僚人称谓最开始出现是在南北朝时期的桂云贵地区,后来随着民族大迁徙而扩展到贵州、四川等地。),也是古代“夜郎”的主体部族之一(夜郎,是秦汉时期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是中国历史上神秘的三大古国之一,在历史上存在了两三百年,后来又神秘消失的蛮夷古国。)。

(2)仡佬族人口分布

中国境内的仡佬族人口共有40多万人(1990年统计),主要分布在我国贵州省西南部,曾俗称古老族。

(3)仡佬族劳作方式

仡佬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尤其是冶铁、铸犁等行业居多。

(4)仡佬族的语言

仡佬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但由于长期分散居住和历史上被武力统治的原因,仡佬族语言分为四种方言,并且各方言差别很大。又由于仡佬族长期与汉族和其他民族杂居交往,都能使用汉语,甚至是苗语、彝语或布依语。

(5)仡佬族宗教信仰

仡佬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有很多信仰风俗。例如,把竹筒看作是“家神”来供奉;祭祀“山神”和“田娘”等。

(6)仡佬族民族服饰

仡佬族女性穿长桶裙和或短或长的上衣,男性穿长上衣,质料有葛、麻、羊毛、丝、棉布等,男女多用长头巾包头。

2.仡佬族民歌

仡佬族民歌应用十分广泛,不仅用于抒发感情、社会交往,而且还用于传授历史和生产知识。在仡佬族生活的地区,无论是生产劳动,还是婚丧嫁娶,都有种类繁多的民歌相伴。

(1)仡佬族民歌的分类

仡佬族民歌按照内容可分为山歌、情歌、酒歌、婚俗歌、祭祀歌和童谣。

仡佬族的山歌可分为“仁义歌”、“劳动歌”、“报信歌”三类。“仁义歌”用于迎接宾客、结交朋友。“劳动歌”多反映劳动生活,不讲究形式,田间地头,看见什么唱什么。“报信歌”是报信用的歌曲,因为仡佬族在封建社会时期遭受袭击和歧视,报信歌可以通知族人逃跑避难。

仡佬族的情歌是在仡佬族人民之中流行最广泛、旋律最丰富的一种体裁。情歌一般不能在家、也不能当着家人面前唱,只能去“花音坡”或僻静的地方唱。“花音坡”是离寨子较远的一个小路,青年男女都会在那里寻找配偶。例如,歌曲《情姐下河洗衣裳》就是一首情歌,歌曲线条绵长、优美。

仡佬族的酒歌是用于红白喜事、丰收盖房等酒席间的祝酒歌,风格喜庆、热烈。

仡佬族的婚俗歌是用于婚礼风俗仪式的歌曲。迎亲那天,婚俗歌多在女方家唱,甚者唱到天亮,欢送新娘出嫁。

仡佬族的祭祀歌是在祭祀活动中,或与祭祀活动相关的节日中唱的歌。祭祀古歌的旋律进行非常口语化,没有固定的节奏,经常是几句话反复重复。

仡佬族的童谣分为摇篮曲和儿童歌曲两类。童谣从孩童的角度反映了仡佬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民俗特征。

3.歌曲《情姐下河洗衣裳》的艺术处理方法

歌曲《情姐下河洗衣裳》整首作品用慢速演唱,所以要选用“非快速作品的艺术处理方法”进行处理。首先,根据音符排列的顺序设计乐句中的强弱变化;其次,每小节强拍强部分对应的第一个字要加以强调;最后,对弱起句子、切分音和长时值音符的进行处理。

二、 苗族

在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编撰的《中国民族声乐教程》上册必唱曲目中,共出现了一首仡佬族民歌,是女声四年级曲目《苗岭的早晨》。

1.苗族自然情况研究

(1)苗族起源

苗族的族源目前尚无定论。苗族的历史悠久,有人认为,远古时代活动于长江、淮河一带的蚩尤部落有现在苗族的先民。

(2)苗族人口分布

苗族人口共有700多万人(1990年统计),主要分布在我国贵州、湖南、云南三省,其余分布于广西自治区、四川省,有少数人口分布在湖北省和海南省。苗族居住在山区或丘陵地带,一般由几家或几十家居民组成村寨。

(3)苗族劳作方式

苗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等。

(4)苗族的语言

苗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的语族之一,分为苗、瑶两个语支。苗语支包括苗语和一部分瑶族人说的布努语;瑶语支只有大部分瑶族人说的勉语。

(5)苗族宗教信仰

苗族崇拜鬼神、祭祀祖先。19世纪后期,基督教传入苗族地区,有人信仰基督教。

(6)苗族民族服饰

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而且样式繁多,据不完全统计,苗族服饰多达200多种样式。湘西方言苗区和黔东方言苗区服装多佩戴银饰,黔南某些地区服装多佩戴贝饰,而西部方言区苗族服饰则很少佩戴银饰。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2.苗族民歌

苗族是一个热爱歌舞的民族,民间歌曲非常丰富。

(1)苗族民歌的分类

苗族民歌可分为飞歌、游方歌、酒歌、风俗歌、祭祀歌、儿歌等。

苗族黔东南一带的山歌被称为“飞歌”。飞歌演唱于山林间与田间,旋律高亢抒情,节奏自由,多用假声演唱,结束时常有一声高亢的呼喊,彰显热烈的音乐情绪。

苗族青年男女有一个传统的社交活动,就是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对歌、恋爱,这种活动在黔东南叫做“游方”,在这个活动中唱的歌就叫做“游方歌”。游方歌多为一段体,旋律低回优美,把叙事和抒情结合在一起。

酒歌是指在酒席宴会上唱的歌曲,大都在节日、红白喜事和亲友来访时唱。酒歌在歌词的篇幅上分为长歌和短歌。长歌大多讲述本民族历史、民间故事,短歌大多是劝酒时的即兴之作。酒歌的旋律带有朗诵的风格。

风俗歌分为年节风俗歌和生活风俗歌。年节歌主要叙述年节的来源和节日中的有关活动。生活习俗歌一般都要配合一定的仪式,比如,丧歌、哀歌和婚礼歌等。

苗族的祭祀歌是指在祭祀时由巫师或头人领唱、众人合唱的歌。祭祀歌的旋律多于风俗歌和酒歌相关,有时旋律风格莊严、肃穆。

儿歌分为儿童游戏歌和反映孤儿痛苦的歌。儿童游戏歌旋律活泼,结构短小;反映孤儿痛苦的歌旋律忧伤。

(2)苗族民歌的特征

苗族民歌的特征表现在旋律线条的跳进和节奏的自由速度处理上。

例如,歌曲《苗岭的早晨》中旋律跳进的情况就很明显,五度跳进和八度跳进先后多次出现。如果在跳进演唱时,音准出现问题,可以用“搭桥”的方法进行练习,比如,如果在低音sol和sol之间出现连接、跳进的进行,可以从低音sol逐级地唱至sol,直到找准音高。

例如,歌曲《苗岭的早晨》引子和尾声中,就使用了自由速度处理,展现了在山岭里歌唱时的自由和空间感。

3.歌曲《苗岭的早晨》的艺术处理方法

歌曲《苗岭的早晨》用慢板和小快板来演唱,所以要分别选用“非快速作品的艺术处理方法”和“快速作品的艺术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对非快速段落进行艺术处理时要做到:首先,根据音符排列的顺序设计乐句中的强弱变化;其次,每小节强拍强部分对应的第一个字要加以强调;最后,对弱起句子、切分音和长时值音符的进行处理。对快速段落进行艺术处理时要做到:首先,每个字的韵母要快出;其次,每小节强拍强部分对应的第一个字要加以强调;最后,对弱起句子、切分音和长时值音符的进行处理。

通过对仡佬族和苗族的民歌进行探索后得出结论,当演唱者准备演唱一首少数民族民歌时,案头的研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演唱者不应该仅停留在对歌谱上提供的旋律、节奏、歌词和少量音乐术语的学习。因为少数民族民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并且风格各异,在演唱时要避免“千首歌、一个样”的遗憾。对每一首少数民族民歌的研究,都有必要从自然情况研究入手,了解各少数民族的起源、人口分布、劳作方式、语言特点、宗教信仰、服装服饰等知识;然后探究每个少数民族民歌的种类以及特点,才能全面地理解、掌握并表现出各个民歌的风格特点,从而达到提高演唱者的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目的,切实地为广大观众服务。

参考文献:

[1]杜亚维.中国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概述[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11).

[2]杜亚维,王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9).

[3]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上下)[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0).

[4]桑德诺瓦.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3).

[5]刘辉.中国民族声乐教程:上册[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3).

[6]贾姝君.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卷一[M].辽宁民族出版社,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