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龚林忠,王富荣 王会良,艾小艳,何华平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64)
王泽琼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415 )
流胶病是一种常见的桃树病害,世界各地均有相关报告,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危害尤为严重[1]。该病主要为害桃树枝干,引起枝干表皮开裂、流胶、干枯,导致树势衰弱,果品质量下降,严重时甚至整株死亡[2]。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一系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均可引起桃流胶病危害[3~5]。由于桃流胶病致病因素复杂,导致目前生产上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6]。
湖北省作为我国长江流域最大的早熟桃生产区,流胶病的危害普遍,大部分桃园流胶病的发病率高达100%[7],该病害已严重制约了湖北省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重点任务安排,对湖北省主要桃产区流胶病发病情况和影响因子进行了系统调查,以期从中找出流胶病在本产区的危害规律,进而为后期制定适宜的防治方法奠定基础。
以湖北省老河口、枣阳、随县、孝昌等主产区代表不同环境条件及栽培管理水平的22个桃园作为调查对象。
参照华中农业大学李国怀教授制定的桃流胶病调查方案进行调查,每个品种调查不少于100株,按照统一的流胶病分级标准进行病害分级[7],并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8]。在调查桃流胶病的同时,详细记载该桃园的栽培品种、树龄、树势、立地条件、日常管理措施等。
2.1.1温度
2016年,对武汉江夏金水闸桃试验园内“春美”上的流胶病发生情况进行了持续调查。结果显示1~4月份流胶病发生程度非常轻,病情指数均在5以下,月均气温也都在20℃以下;随着温度的逐步升高,流胶病的发生逐渐加重,以7~8月份发生最为严重,这2个月日均温度都在30℃以上。全年流胶病的发生动态与当年月平均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表1)。
表1 不同月份“春美”上桃流胶病的发生情况(2016年)
2011年7~8月,以湖北省广泛种植的“曙光”油桃作为调查对象,比较分析了流胶病在不同产区“曙光”上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流胶病在绝大多数“曙光”油桃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唯一在宜昌市夷陵区樟树坪镇三保垭村桃园里没有发生危害(表2)。该桃园在年日照、降雨量、土壤质地等立地条件上与其他桃园差异不明显,不同之处是其地处海拔734 m的高山地区,年均气温只有13.5℃,明显区别于其他产区桃园(表2),由此推测温度可能是影响湖北省桃产区流胶病频繁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表2 不同立地环境对桃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2.1.2降水量
湖北省桃产区年均降雨量在800~1360mm之间,南部产区高温多雨,年均降雨量多在1000mm以上,流胶病危害相对较重,而年降雨量在850mm以下的老河口、枣阳、随州等北部产区桃流胶病的危害程度相对较轻,是桃发展的优势地区(表2)。
2.1.3土壤质地与地势
调查中发现桃流胶病的发生与土壤质地、地势等密切相关。含砂量大,疏松、通透性强的砂壤土桃园发病较轻;土质粘重,通透性差的粘土桃园发病重;平洼地易渍水的桃园发病重,坡地果园发病轻;海拔高的桃园发病轻(表2)。
2.2.1建园方式
湖北桃园建园主要有穴植、抽槽定植、起垄定植3种方式:地势较高的山坡地带多以抽槽、挖穴方式建园;平原地区则多以起垄栽培为主。调查结果显示根据产地的地形特点选择适宜的建园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流胶病的危害。如武汉武湖农场桃园属典型的湖区湿地,地下水位高(表2),雨季低洼处易渍水,不适宜种植桃树。但通过高起垄(垄高80cm、垄宽150cm),不但解决了桃园渍水的问题,而且桃树长势旺盛、抗病性强,流胶病的危害非常轻(表3)。
2.2.2栽培模式
湖北省桃园主要以露地栽培为主,近年也出现了一些设施避雨或促成栽培方式,如枣阳“一边倒”栽培模式和广水郝店简易大棚促成栽培,这些措施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胶病的危害。设施栽培具备较好的水分管理条件,尤其在高温干旱期可及时通过滴灌补水来减轻病害的发生,如武汉南湖温室栽培条件下桃流胶病的危害率不到10%,病情指数只有2.6(表3)。
表3 不同栽培措施对桃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2.2.3栽植密度
稀植桃园光照好,树体有独立的生长空间,园间通风透光性好,病害轻。如随县尚市镇华宝山桃园采用大冠稀植方式后流胶病的危害程度要明显低于相邻的尚市镇群金村密植园(表3)。
2.2.4肥水管理
不同果园的肥水管理水平对桃流胶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调查发现田间肥水管理水平高的果园发病轻,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病重。灌溉、排水条件完善的果园如武汉武湖农场和武汉南湖温室桃流胶病危害程度要明显低于其他果园(表3)。
2.2.5多效唑使用
由于南部产区桃树长势旺盛,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会通过使用多效唑来控制枝梢生长促进成花早果。但过多使用多效唑,易造成树势早衰,加重流胶病的发生。如枣阳吴店的曙光油桃,由于常年施用多效唑,导致流胶病危害重,主干枝以上部分都出现了严重的流胶症状(表3)。
2.2.6除草剂使用
随着人工成本的上涨,除草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桃园生产当中,调查结果显示除草剂使用频繁的桃园流胶病危害重(表3)。
2.2.7枝干害虫
蛀干性害虫尤其是红颈天牛的危害也可能加重了流胶病的发生。一般3a以下的桃园基本没有天牛危害,流胶病危害程度也较轻。3a以上的桃园天牛危害程度增加,同一桃园内天牛危害树易出现流胶,病情指数显著高于未被蛀食的桃树(表4)。
对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桃品种圃内不同品种资源上流胶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品种资源对流胶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极早518、紫金红、中油4号、金辉等品种对流胶病极为敏感,5年生结果树田间发病率高达100%,在7~8月的病害高发期,桃树主干和侧枝上常常出现大面积的连片流胶点,发病级别均在七级以上;而丰光、桃巴旦、白凤等品种资源对流胶病具有较强的抗性,病情指数均在10以下(表5)。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地方品种资源如鄂桃1号、枣阳黄桃、铁井1号等对流胶病具有较强的抗性,这为以后从地方资源中发掘抗病品种提供了便利。
表5 不同桃资源品种对流胶病的抗性调查结果
流胶病是桃树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一系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均可导致其发生,加上各产地环境条件各异,导致目前尚缺乏一种统一有效的防治手段[1]。要有效地控制流胶病,首先必须找出引发流胶病的主要原因,才能制定出适宜的防治方法。湖北及长江流域桃产区是我国桃流胶病发生的重灾区,且流胶病的高发期主要集中在7~8月,与该区域高温干旱期重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环境因子中温度、土壤质地、降水量是影响流胶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温度可能是影响流胶病发生的关键气候因子。
适当栽培措施能够减轻流胶病的发生,尤其是7~8月高温干旱期及时灌溉补水,可有效减轻高温干旱造成的生理性流胶。应综合运用各种栽培措施,如新建果园宜选择地形开阔、地下水位较低、疏松、通透性强的沙壤地建园;平原湖区建园需起垄栽培,垄高50 cm以上,并配套灌溉设施以缓解旱季的高温伤害;山地建园需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采用稀植和长梢疏剪来改善园内和树冠内通风透光性,促进桃树生长,增强树势;桃树生长季控制多效唑、除草剂的使用量,加强对桃枝干害虫如红颈天牛的防治等,均可有效降低桃流胶病的危害。
在抗性品种资源筛选上,虽然没有找到完全免疫的品种资源,但一些高抗品种资源如丰光、桃巴旦、鄂桃1号、枣阳黄桃等的获得为今后开展以抗病为重点的桃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