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农产品物流问题与对策

2018-12-03 02:46何雁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连云港市农产品物流

何雁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经贸系,江苏 连云港 222061)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农业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其中粮食产量、农业示范基地数量排名全省第一,是江苏省唯一入选国家首批农业对外开发合作试验区的试点城市,属于江苏省名列前茅的农业大市。目前,随着连云港市农产品电商示范村、“连天下”微商城等相继建成,连云港市农产品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借助电子商务的营销推广功能,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海外,通过线上电子商务平台和线下农产品实体经济平台的初步融合,对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随着农村电商的活跃,虽然农产品销路得到解决,但农产品物流问题逐渐成为连云港市农产品销售、影响市场推广的瓶颈。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产品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

1 连云港市农产品物流现状

1.1 物流需求量大

图1 2007~2016年连云港市农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数据来源于连云港市统计局)

连云港市有林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盛产水稻、小麦、棉花、大豆和花生。从2007年至今,连云港市农业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图1)。其中,2016年连云港市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与其他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为79%、20.6%和0.4%。农林牧渔业比例分别为50%、3%、22%和25%。粮食丰产丰收,农业总产值稳步提升。此外,农产品物流运输以粮食为主,储存以粮仓为主。

1.2 实行现货交易模式

目前,连云港市农产品流通实行现货交易模式,即农民→产地收购→产地市场集散→销地市场集散→商贩零售→终端消费,其中产地市场集散地和销地市场集散均包括1级、2级、3级等多级批发商。

1.3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备

连云港市十分注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中国联通、移动、电信等逐渐走入农村,大部分农户都装上了宽带。在互联网络助力作用下,连云港市7个省级万亩“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以及50个农产品电商示范村生产的农产品通过“连天下”微商城销往国内外。

1.4 外向型经济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中(国)哈(哈萨克斯坦)物流合作基地项目一期建成启用,连云港市口岸哈萨克斯坦国过境小麦方案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评审,中哈物流基地粮食仓库硬件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上合组织出海基地建设进程加快。此外,规划建设上合组织成员国特色产品商贸物流园。

2 连云港市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2.1 物流企业“弱、小、散、乱”的状况明显

目前,连云港市物流企业有1200多家,其中像江苏天缘食品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的物流企业只有170多家,仅占全市物流企业总数的13.75%,绝大部分都是中小微企业,传统物流企业几乎占到90%左右。

2.2 产业结构231模式存在短板,规模效益较弱

2016年,连云港市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12.7∶44.2∶43.1,产业结构呈231模式,提供的农产品大多数是初级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加工能力较弱,第一产业明显属于连云港市经济短板。大部分农产品物流为简单运输服务形式,鲜有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产品。因此,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连云港市必须主抓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2.3 农产品物流供需矛盾突出

2016年,连云港市粮食丰产,农产品物流需求增大。农村互联网基本普及,拉近了农产品物流供需方面的关系[1]。但是连云港市物流以零散、单一的形式为主。加上传统农产品流通环节众多,农产品在运送过程中损耗率大且耗时,因而农产品保鲜度得不到保证。此外,连云港市农产品的储存条件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在储存农产品的冷库建设相对滞后,农产品仓储区位分布比较散乱,仓储设备现代化程度较低。

2.4 物流企业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

虽然连云港市物流企业众多,但相互之间缺乏合作。以物流设备托盘为例,我国标准化托盘市场占有率只有23%,循环共用比例不到2%,而连云港市物流企业对托盘的循环共用比例更低,这说明物流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统一标准。托盘尚且如此,更谈不上集装箱箱体、卡车车厢、火车车厢等物流配套设备的标准化。此外,由于各物流企业开发分散,难以整合区域资源,不能形成聚集效应,极大削弱了市场竞争力,最终导致物流企业品牌化程度低[2]。

3 对策及建议

3.1 提升农业加工业,加快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加快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以第三产业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其关键在以农产品物流为主要抓手[3]。同时,加快一、二产业融合,通过提升农业加工业,打破传统农业格局,促进产业升级。通过建园区、聚产业,搭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平台,加强物流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互动,形成以区域性农产品流通为中心的产业链。

3.2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减少农产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货损率的有效方法是引进先进物流技术[4]。因此,市政府应该给予农产品物流技术引进方面的资金支持,通过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粮食仓储物流设备和粮食仓储管理系统,实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机械一体化,提高物流效率,从而将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货损率降到最低。

3.3 打造农产品物流标准化、品牌化

农产品物流标准化,首先在于物流企业运输标的物——农产品的标准化[5]。具体来说,市委农工办和农协应当按照当地现有情况,制定各地农产品统一标准;市商务局和市农产品物流行业的专家应当联手强化农产品经营者的标准化意识,提高农产品质量监控,推广相关技术培训。此外,应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定统一的农产品包装和运输标准,以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同时,农产品物流龙头企业应该发挥其引领作用,努力打造农产品物流品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3.4 优化农产品的物流路径,形成农产品流通新模式

借助电子商务推广作用,新形势下农产品流通模式可以简化为生产基地→集散中心→末端市场→终端消费。即生产基地直供市场,市场一级批发商直供末端,最大程度地去掉中间环节,减少损耗,同时减短到货时间,既可以降低农产品市场价格,又可以增加市场经营者的利润,降低经营风险。

第一,构建农产品智慧物流保障体系。传统物流过程由多个环节的中间商完成[6],而在互联网背景下,中间环节减少,农产品物流保障将由第三方物流来承担,这是未来物流发展趋势。因为第三方物流具备最新的专业技能,能选择最适合的运输方式和运输保护措施,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诸如订单跟踪系统、肉菜溯源系统等,从而达到最大程度保护农产品的目的。

第二,建立通畅的城乡配送系统,确保农业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通道。2017年12月19日,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发布了《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应逐渐完善农村配送网络,加强城乡网络衔接,使工农业产品快速送达目的地。

第三,建立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实现立农产品产销一体化。通过集散中心,可以整合连云港市农产品物流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实现农产品物流集群化发展。具体来说,综合利用连云港市农村现有的物流资源如邮政系统资源等,通过“农改超”鼓励农产品物流连锁经营化发展,同时扶持仓储经营户,将其改造成物流公司,最终建立具有连云港市特色的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第四,健全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网络结构体系。通过供应链网络结构体系,将农民、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物流经销商、电商、零售商、消费者等联系在一起,利用农产品供销系统、邮政系统等现有资源,让农产品流通新模式中涉及的所有要素实现有效链接,从而完成农产品物流各环节无缝对接。

猜你喜欢
连云港市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连云港市实施“智云安全护航工程”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莲年有鱼》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学习母鸡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