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蝶变的“三新”密码

2018-12-03 06:47
农家书屋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三新临沂贫困户

“小山口,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西棋盘,乱石窝,缺粮缺水缺老婆”“崔家沟,崔家沟,吃水贵如油”……

曾经“四塞之固,舟车不通”的沂蒙山区,既是闻名遐迩的革命老区,也是山东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八百里沂蒙山区以新模式“摘穷帽”、新手段“拔穷根”、新精神“移穷志”,攻克了扶贫路上一座座“孟良崮”,谱写出新时代乡村振兴“沂蒙样板”的华章。

以新模式“摘穷帽”精准脱贫奔小康

在沂水县龙家圈街道寨里社区,一排排簇新的草莓大棚格外惹眼。大棚里,一垄垄新苗刚刚破土,元旦前后就能结出香甜的草莓。这里是由扶贫资金投资建设的草莓种植基地,也是山东临沂“四权分置”扶贫新模式的“试验田”。

寨里社区党支部书记晋宗红说,“四权分置”是指所有权归村集体、经营权归致富带头人、收益权归贫困户、监管权归街道经管站。这样既能帮扶贫困户持续脱贫,又能防范扶贫资产权责不明、监管缺位。

得益“四权分置”的制度设计,今年89岁的贫困户王培义已连续3年收到草莓大棚效益分红。“每年土地流转收入1200元,国家还给发2160元低保金,再加上1500元的分红,一下子就脱了贫。”王培义指着屋里的液晶彩电说。

类似产业脱贫的贫困户还有许多。2015年以来,临沂市共实施扶贫产业项目3174个,总投资21.62亿元,惠及贫困群众23.25万户。

年过七旬的蒙阴县云梦湖生态区东汶社区贫困户彭兴吉,是“农村幸福院养老+孝善基金”扶贫模式受益者。

东汶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名利说,村中农田多为丘陵薄地,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特别是贫困老人的基本生活以往成了难题。

“互联网+”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需要基本的硬件设施外,创新的思维和手段才是“互联网+”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高校辅导员需要有创新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细做实。同时,可以利用微博、博客、视频等平台发布关于学风建设、宿舍管理、学生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学校各项工作的最新动态;在工作中还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些网络词语,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又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016年,东汶社区将原来的村两委大院扩建为农村幸福院养老院,委派专人负责老人们的一日三餐。同时按照“子女交纳、集体补助、社会捐赠、财政奖励”的模式设立孝心养老基金,每月定时发给贫困老人。

云梦湖生态区管委会副主任伊廷法说,目前,全区20个行政村全部建起了农村幸福院,共有床位240个,入住老人172人,为农村老年贫困户提供了“不离家、不离亲、不离村”的集中养老平台,实现了“老人开心、子女安心、政府放心”。

“现在是要钱有钱、要吃有吃、要玩有玩,感觉跟做梦一样。”彭兴吉说,每月都能领到政府发的孝心养老基金、库区补贴金、生态红利金,加起来有五六百元;还能跟一帮老伙计们聊天、打牌、下棋、晒太阳,丝毫不觉得孤单冷清。

除“四权分置”“农村幸福院养老+孝善基金”外,临沂各地因地制宜,不断推出殡葬全免费、大病再救助基金、慈善扶贫超市、爱心众筹平台、“一整三转四统”扶贫资金管理等扶贫新模式。

临沂市委副秘书长、市扶贫办主任熊长远说,近年来,有着山东六分之一贫困人口的临沂,在扶贫工作上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底临沂市尚有贫困人口44.2万人,2016年至今已累计减贫43.3万人,目前贫困人口已不足万人。

以新手段“拔穷根”“最穷村”成“最富村”

费县朱田镇崔家沟村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贫困村中的贫困村”。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娶妻难,是多年来压在崔家沟人身上的“六座大山”。

从朱田镇驱车15公里,翻过连绵的山头,来到崔家沟村的原址。村支书曹厚海指着远处的山谷说,在那个方向,有一个自然村,叫光棍崖,新中国建立前就这样叫。

2016年3月,崔家沟终于迎来历史性转机。在中央异地搬迁政策的扶持下,这个村实现了整体搬迁,1600多口人搬到了镇驻地。

从此,昔日的“光棍村”,一跃进入朱田镇富裕村行列。村民都住到了楼上,到镇里产业园区打工,家庭年收入四五万元稀松平常。异地搬迁土地整理,还为村集体增加了4000亩土地,去年以每年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出去,仅此一项就能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40万元。

崔家沟村往东南50余公里,是兰陵县金岭镇压油沟村。作为省定扶贫重点村,全村76户人家仅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42户。

“压油沟村虽闭塞落后、交通不便,但风景秀丽、古村落保存完整,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整村开发旅游再理想不过。”金岭镇党委副书记吴振群说。

也是在2016年,当地政府引进民间资本4亿余元,建成了占地5000亩的压油沟风景区,走上了一条龙头企业带动、文农旅融合发展的脱贫致富新路。

吴振群说,压油沟风景区自2017年7月正式营业以来,游客接待量已超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逾2亿元。压油沟村的老百姓住进了景区投资1200万元建设的高标准楼房,本村及周边22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和子女实现了就地务工增收。

“原来穷得不知所措,现在忙得手忙脚乱。真没想到城里人还这么爱吃‘土味道’,一到旺季游客就把小店堵得水泄不通。国庆节当天挣了3000多元,感觉像做梦。”贫困户夏永春两口子靠着地道乡土手艺,在景区里开了一家农家特色咸菜坊,年收入一下蹿升到七八万元。

从崔家沟到压油沟,临沂这样的村庄还有许多,譬如沂水桃棵子村、沂南常山庄村和朱家林村、蒙阴西孟良崮村等。它们不仅迅速摆脱贫穷,更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以新精神“移穷志”昂扬脱贫“精气神”

脱贫攻坚,换脑筋才能有活路。临沂市委书记王玉君说,贫困群众既是扶贫开发的帮扶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力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尤为重要。

临沂市在新时代沂蒙精神指引下,通过思想扶贫励志、教育扶贫增智、文化扶贫除陋等方式,注重扶贫与扶志、扶业、扶技、扶智相结合,让贫困群众有盼头、干头、奔头、劲头、甜头,引导他们自主脱贫、光荣脱贫。

兰陵县矿坑镇朱柳屯村的扶贫车间里,5名工人踩得缝纫机吱吱作响,拈布、对折、缝线,几十秒钟一只套袖便有了模样。

相比之下,朱柳屯村的贫困户范加诚做得格外吃力。由于高位截瘫腿脚不听使唤,工作时他把右手搭在缝纫机上,想踩动缝纫机就只能用力把身体拉向前方,借以顶住一根木棍来压低踏板。一拉一推之间,范加诚才能做好一只袖套。

今年29岁的范加诚并不是先天如此。八年前,在建筑工地打零工的他,被一根从天而降的电线杆砸中。这场意外,砸断了他对下半身的知觉,也几乎砸掉了他的人生。妻子不堪生活之苦,选择了离开。

生活的转机出现在2016年。驻村“第一书记”陈欣雨,听闻他的不幸遭遇,就多次登门开导他,还帮其办理了贫困户特惠保险报销。范加诚的医药费有了着落,人生的下半场有了起色。

这一年的秋天,5万元扶贫贷款为范加诚扶贫车间建设送来“及时雨”。一个月的时间,他就有了宽敞明亮的加工车间和8台崭新的缝纫机。“多亏陈书记,让我又有了希望,也有了致富的信心。现在靠着这个扶贫车间,我一年能挣七八万元。”范加诚说。

已是花甲之年的尹二修,也在身边干部的帮助下改变了生活。“得亏尹书记劝了那么多次让俺试一试,要不然俺还憋憋屈屈地过着呢!”一直未婚的尹二修,是平邑县卞桥镇尹家村的贫困户。一度只靠低保勉强度日的他,曾觉得“自己的后半辈子就这样了,饿不死就行。”

村支书尹卫国一直劝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挣多少钱在其次,关键是要换个心情。于是,尹二修就被聘为了村里的环卫员,从此就跟换了个人一样。60多岁的人,不仅工作积极性很高,把责任区打扫挺干净,还有了心思养山羊、打零工,过上了别样的老年生活。

“再说‘饿不死就行’这样丧气的话,俺都臊得慌。村干部忙着扶贫、其他贫困户忙着脱贫,俺再不努力万万不行。”年收入五六千元的尹二修,如今也脱了贫。

王玉君说,在脱贫攻坚的新征程中,临沂在“摘穷帽”“拔穷根”同时更加注重“移穷志”,干部群众通过多种方式潜移默化对贫困户开展“精神扶贫”,引导他们牢固树立“宁愿苦干、决不苦熬”的信念,目前已形成“党委政府重视脱贫、党员干部投身脱贫、广大企业家参与脱贫、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三新临沂贫困户
临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
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
纵览之“三新”
纵览之“三新”
傅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