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陆文华
打造“最好农路”,激发“最强大脑”,展示“最靓颜值”,寄托“最美乡愁”,厚积“最雅文化”。江苏省苏州市将聚力实现农村公路由“优质工程”向“品质工程”乃至“气质工程”迈进,打造独具特色、形神兼备的“乡韵文化路”“海棠花红路”,让公路交通行业的匠心、农村公路的大气和文化的灵气有机融合,让特色品牌农路成为一个个向导,串联起“山水林田湖、城镇乡村景、畅安舒美绿”的乡村振兴宏图。
吴中区滨湖大道(滨湖红)
苏州市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总面积8657.32平方公里,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著名的江南水乡,经济发达、文风昌盛。2017年,苏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万亿元,列江苏省第一、全国第七;苏州市辖4市全部入选县域经济100强榜单前10,其中昆山位列第一、张家港第三、常熟第四、太仓第七;2017年,苏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外贸出口分别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六、第二和第三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77元,旅游总收入2327亿元,国内游客接待12046万人次,均列江苏省第一。
苏州环太湖公路
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世界遗产点最多的城市,地灵水秀、人文荟萃。以古典园林、大运河苏州段等为代表的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和昆曲、古琴、宋锦、缂丝、端午习俗、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为代表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闻名中外;以周庄、同里、木渎、甪直、千灯、锦溪、震泽、凤凰等为代表的古镇文化翘楚江南;以太湖、阳澄湖、东山、西山、穹窿山等为代表的山水文化灵动飘逸;以孙武、范仲淹、冯梦龙、顾炎武、费孝通等为代表的历史名人不胜枚举;以沙家浜、苏州烈士陵园、苏州革命博物馆、太仓第一党支部、太湖游击队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闪烁生辉;以阳澄湖大闸蟹、水八仙、万三蹄、叫化鸡等为代表的苏式饮食文化令人垂涎欲滴,苏式食品与苏州丝绸、园林、工艺并称苏州四大文化支柱。此外还有浓郁的蚕桑丝绸文化、乡土文化……
“十一五”以来,苏州市农村公路建设步入快车道,先后投资近330亿元,新改建成农村公路3000公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800座。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里程10960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1%,农村公路桥梁8168座。农村公路三级以上占64%,约为江苏省指标的2倍;县道三级以上占100%(省指标90%);乡村道四级双车道以上占73%,为省指标的1.9倍。县道优良路率99%(省平均85.6%);乡村道优良路率90%(省平均路率78.2%),农村公路发展水平全省领先。2016年太仓市、2017年张家港市和昆山市已成功建成江苏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条条都是样板路,条条都是精品路”。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始终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确保每一条农村公路都是优质公路,涌现出一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苏州样本”。环太湖片区的“太湖蓝”“滨湖红”“太湖大堤”,连通昆山和吴江的“周同公路”,张家港的“凤恬路”,太仓的“南鹿线”等,一条条韵味十足的农村公路,就像一张张文化名片、一个个文化向导,承载着地区浓厚的人文底蕴,引领大家漫步苏州大地,感悟历史,消解乡愁,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群众的美丽乡村梦。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以路为媒,遂成现实。以常熟蒋巷村为例,40年前的蒋巷村,还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血吸虫流行而且偏僻闭塞的苦地方,村党支部书记常德盛带领村民发扬“四千四万”精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江南水乡一颗璀璨明珠,获得了“全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中国小康建设十佳红旗单位”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荣誉。“蒋巷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公路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公路建设为蒋巷村的百姓迈上幸福路、小康路插上了翅膀。特别是农村公路建设,近几年来,公路交通部门不论是在道路规划、还是资金保障、人员技术等方面都给予了足够支持,村里的道路拓宽了,毗邻公交也开通了,百姓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路通了,啥都通了……”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蒋巷村党支部书记常德盛面带笑容地说。蒋巷村如今令城里人羡慕、本村人舒服、外国人信服。
常熟蒋巷村
目前苏州共有6个村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11个村入选“江苏最美乡村”,开发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1条。同时,在全市已建成的美丽乡村中,共开办农家乐839家,中高档民宿180家,投资总额超10亿元,带动当地从业人员5000余人,实现年营业收入7.24亿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2018年,苏州市委1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建设美丽生态宜居乡村、提升乡风文明水平、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并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努力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一条具有苏州特点、体现标杆水平、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
农村公路不仅是农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村居民享受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更是推进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实现美丽乡村的内在要求,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都需要公路作为重要载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农村公路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好交通先行官,推动农村交通与美丽乡村、旅游休闲、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地域文化等深度融合。
苏州农村公路主要技术指标全省领先,但是还未能与底蕴深厚的地域文化、地方特色、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较好地结合起来,面貌上千篇一律,大众化有余而个性化不足。因此,苏州围绕2022年计划建成70个特色田园乡村、全市所有重点村和特色村建成三星级康居乡村的目标,立足新时代、贯彻新思想、落实新要求,以更高的站位、更新的理念、更实的措施,秉持系统化战略思维,建设具有江南特点、苏州特色、人文特质的高质量农路,切实推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下阶段,苏州的农村公路建设,不仅要与苏州的经济地位和环境风貌相匹配,还要站在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新路径的高度,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农村公路由“走得了”“走得畅”向“走得好”“走得爽”转变,由“通上车”向“富一方”转变,由“精品交通线”向“经典风景线”转变,争取形成有成效、有亮点、高质量的苏州样本。
2018年5月,苏州与常州、南通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首批建设“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强调要突出地域文化内涵。到2018年年底,张家港市、昆山市、常熟市、太仓市、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和高新区等四市四区要建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率先高标准实现“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覆盖,高质量建成吴风雅韵“四好农村路”示范市,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质量好。突出农村公路交通功能和用户体验实效,兼顾内在质地和外在品味的有机统一,加强“品质工程”塑造,充分展示农村公路设施的功能性和自然性。环境美。农村公路沿线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整治或预防,公路设施整洁,路容路貌整体视觉感官良好,路域环境与周围自然生态系统相互协调、融合。服务优。以突出便民、利民、惠民和增强用户体验为目标,因地制宜地加强交通功能及配套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设计,提供客货畅达、现代智慧、体验舒适的交通服务。安保强。交通安全生产隐患得到及时处置,安全防护可靠、有效,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健全,应急处置高效。文化浓。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借助农村公路沿线绿化景观、服务设施、交安设施、指路体系、文化墙、建筑物、广告等设施载体,充分展现吴文化特色,以及融入时代文化、红色文化和公路行业文化等。带动大。紧密契合乡镇经济、全域旅游、现代农业、历史人文等发展需求,实现交通与沿线经济要素的协调融合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幸福感高。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苏州“吴风雅韵”四好农村路建设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苏州市“一核四片”特色农村公路品牌
吴风雅韵苏州农村公路的建设思路
根据建设方案,着力建立健全“四个体系”:建成优质畅通、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今年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130公里;完成县道、乡道及通镇村公交线路的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600公里;完成41座四、五类桥改造;完成农村公路特色品牌建设40个(重点特色品牌8个)、农村公路绿色廊道建设800公里。完善权责明晰、管理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农村公路要100%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重点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等经费,确保农村公路政府财政稳定投入100%,确保农村公路执法全覆盖。健全科学专业、创新驱动的农村公路养护体系。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化率要达到100%、农村公路路况质量达到90%以上、农村公路绿化率达到100%。同时提升农村公路交通出行安全水平,确保农村公路重要节点监控覆盖率100%。优化服务均等、惠民、便民的农村公路运输体系。城乡客运公交化运营率要达到100%。推进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实现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全覆盖。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实现与文化、旅游、供销、电商等资源的优势互补和融合发展。
高质量建成吴风雅韵的“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就是要深入挖掘吴文化内涵,并与农村公路建设深入融合。
什么是“吴风雅韵”?就是要突出城市的生态和文化特质,道路为墨,河湖为水,路水相依,路景相融,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透过这幅“水墨丝路”画,沿线地区通过路水相连,生态、文化、产业交织共生,欣欣向荣,凸显苏州风范、苏州气度,这便是苏州致力打造的“吴风雅韵”。
“吴”:一方面,吴是苏州古称,代表地理和行政区划概念;另一方面,代表一种文化即吴文化。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风”:风指风情,为苏州市“一核四片”各个不同地区的地域风情、自然风情、人文风情、民俗风情、历史风情等。“雅”:雅有美好、高尚之意,是对苏州风情的高度概况。苏州这方软水温土,千百年来流溢着无数风雅、高雅、典雅、优雅、文雅之事,养育出无数文化精灵。“韵”:韵本意指和谐的声音,也指情趣和韵味,充分体现了生活在苏州大地的人民生活充满和谐、情趣和幸福感,如同美好的田园牧歌一样,别有韵味、回味无穷。总体上,即为“苏州的自然、文化、民俗、历史等风情美好、高雅,让生活在这方软水温土的人民充满情趣和幸福感,如同聆听乐章一般妙不可言”。
苏州市文化公路新城路改造效果图
如何描绘这幅“水墨丝路”画?目前,苏州初步确定了“1·4·8·40”的苏州特色农路品牌集群建设计划,“1·4”即苏州市级层面重点打造“一核四片”的文化农路品牌集群,除了“吴风雅韵”这一现代农路的“内核”外,“四片”分别为依托东部环湖农路(相城区、工业园区、昆山),精心打造“经纬阳澄湖”品牌;依托南部水乡农路(吴中区、吴江区、昆山),精心打造“水乡珍珠链”品牌;依托西部山水农路(相城区、高新区、吴中区、吴江区),精心打造“太湖风景线”品牌;依托北部生态农路(太仓、常熟、张家港),精心打造“沿江生态圈”品牌。目前,品牌线路已基本确定,共约100余公里,约占全市农村公路的十分之一。
“8·40”即8个县市区按照“一路一风景”“一县一特色”“一村一幅画”的模式,重点打造8个县级品牌和40个子品牌,比如吴江区拟围绕古韵、水韵、丝韵、文韵特色重点打造“四韵和融”农路品牌,吴中区重点打造“吴韵匠心”农路品牌,高新区精心打造“e芯服务”农路品牌……40个子品牌包括张家港的“醉美山歌路”“乐行香山路”,昆山的“先贤故里路”“美味蟹逅路”,常熟的“红色传承路”“果园飘香路”,太仓的“红色五公里”“9.26品牌(久爱路)”,吴江的“江村文化路”“枕水同里路”,吴中的“诗梦乡里路”“乡村振兴路”,相城的“清风正气路”“文创书香路”,高新区的“梨花微雨风景线”“森林氧吧体验线”等等。
品牌打造必须跳出部门看部门,“四好农村路”建设不仅仅是交通的,更是大众的,千万不能坐井观天。2018年7月16日,苏州市交通运输局还专门启动了“大道吴行杯”农村公路创意设计大赛,初步筛选出100个左右别具一格的创意,邀请各界人士打开“脑洞”,为苏州“四好农村路”建设提供独特创意,并在不远的将来转化为耳目一新的美好现实。
今年10月11日,苏州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市委农办,启动了“四好农村路”示范镇、示范路的评选工作,与此同时,还着力推进了“海棠花红路”的评选,此举将为高质量建成吴风雅韵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增光添彩。
特色农路,引来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好行”,带来“好吃”“好看”“好玩”。在“四好农村路”的强劲支撑下,“鱼米之乡”谱写出城乡发展一体化崭新篇章。苏州农业现代化指数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继续保持全省首位;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以内,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城市之一。随着路的蝶变,一条条最富内涵特色、最有发展潜力、最具观赏价值的生态田园风光带、特色旅游风光带、运河文化风光带、沿湖休闲风光带跃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