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南辰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下发通知,决定自10月1日起至2019年底在全国农村地区组织开展以“畅行安全路幸福奔小康”为主题的交通安全进村入户宣传活动。在笔者看来,这一行动有助于深入挖掘交通安全扶贫的潜力,堵住农村交通安全长期以来存在的盲区、死角,对促进乡村振兴有积极作用。
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有自身特点,在宣传渠道、宣传方式、宣传重点等方面都与大城市交通安全宣传有一定差异。笔者建议,搞好“畅行安全路 幸福奔小康”宣传活动,一定要重视“一句入心”的力量,充分借助室外醒目的交通安全宣传标语,让交通安全和交通文明理念入脑入心,助推活动取得更大成功。
在农村,经常能看到刷在墙上或者被制作成红色横幅悬挂的各种标语:“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挣金山,挣银山,交通安全是靠山”等等,涵盖计划生育、绿化护林、交通安全等方方面面。这种宣传方式在农村大行其道,首先是因为其宣传成本最低,其次是因为宣传效果直接,用一句大白话将心比心说道理,没那么些弯弯绕,容易入脑入心。
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标语属于政府部门利用非强制力量,引导交通参与者进行理性选择的助推行为。因此,标语的主题一定要切中要害,紧紧围绕农村交通安全的薄弱环节,如超速超载、酒驾醉驾、货车违法载人、疲劳无证驾驶、不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头盔等等。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大数据的作用,针对当前农村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大数据分析,以更准确地确定阶段、地区宣传主题。
主题确定后,交通安全宣传标语还要炼字、炼句、炼意,既要同文章的好标题一样凝练,也要同翻译的“信达雅”一样精致实属不易。在这方面,笔者联想到一个掌故:在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保存着一张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印发的《外地来京人员交通安全须知》,封面上印着这样一条交通安全标语——“为了您和他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这条看似普通的交通安全标语,却体现了交通安全标语从命令型、警告型、呵斥型向平等关爱语气转变的时代进步,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标语改革曾经引发《人民日报》三次评论,从标语的炼字、炼意过程中,不难看出好的交通安全标语不是拍脑袋得到的,而是基于对群众的热爱和为人民服务的热忱,由心发出、带着温度的交通安全信息传播。
好的交通安全宣传标语,一定要注重宣传实效,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只管刷墙不管刷心。因此,标语既要朗朗上口,又要诙谐幽默,要能够在短短数秒的过目时间里,让大道至简的认同和震撼留存人心。举例来说,健身房经常有人使用完哑铃不归位乱扔一地,面对这一顽疾,最多的是警告、命令式宣传语:用完哑铃请归位!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然而,也有健身房贴出这样的标语:世界上最难练的动作就是哑铃归位。一句入心、笑着领悟、会心认同大概就是这样的效果。交通安全领域好的例子也有很多,例如“车可修复,人无来生”“醉(罪)在酒中,毁(悔)在杯中”等等。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好的交通安全标语能够融合数分钟公益广告的功效,简短但不简单。
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标语,尤其要防止语气、包袱设置不当变成雷语。“急弯不响喇叭,迟早会掉下巴”“开车不系安全带,牛头马面在等待”“头上有一帽,安全有一套”“你若酒驾,我就改嫁”“酒驾或者超速前,请将银行账户密码告诉家人”等都存在类似问题。在网络时代,这类雷语极易造成不良传播效果,往往好心办坏事。
当然,网络时代,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标语也要处理好刷墙与刷屏的关系。应当充分借助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传播平台,把群众认同的刷墙标语制作成新媒体形式进行网络传播,覆盖更多目标人群,真正实现交通安全理念刷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