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刚琴
摘 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德与法制是初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探究性心理教育,解除学生对异性同学友谊盲区的理解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必修课。性教育是一门科学,在不同阶段,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以及心里变化有所不同,因此,深入研究学生性心理发展十分必要。本文对现阶段学生对同学友谊盲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除盲区对策,旨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性心理;异性;盲区
现阶段,我国青少年发育迅速,性心理逐渐成熟。在此重要阶段,如果缺少正确的心理疏导和生理知识讲解,青少年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由于学校以及家长对青少年性心理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青少年对性认识模糊,在面对异性同学时会产生困惑。因此,深入研究青少年性心理,解除其对异性同学友谊的盲区理解是现代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学生性心理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在此阶段中学生的个体机能逐渐成熟,学生不仅在生理方面有一定的变化,在心理方面也会有很大的转变,在面对异性同学时的生理反应可能使学生不知所措。性心理的转变导致学生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也使学生面临着不同的心理问题。通过研究调查可知:初中阶段女生出现月经期初潮的平均年龄是12岁,而男生出现初次遗精的平均年龄在13.2岁,青少年性生理发育有所提前,追求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和现在生活条件及物质条件相关,青少年营养过剩,受到现实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双重影响,导致我国青少年性生理发育有所提前。现阶段,互联网信息铺天盖地,向青少年传播正面知识的同时,也会使其接触到性文化,这也是引发青少年性生理发育提前的原因之一。
二、学生对异性同学友谊盲区分析
很多方面的因素会引发学生对异性同学友谊产生盲区。首先,学生的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来讲,家庭教育是其接受的第一教育,如果家长缺少对学生性心理教育疏导,缺少科学正确的引导,会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烦恼时感到困惑。现阶段,由于一些家长缺少科学、正确的性教育引导,导致学生在遇到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时产生压力,在面对异性同学时误入盲区,无法纾解内心的情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深入影响,导致家长及学生避讳谈论性教育问题。其次,学校方面也缺少正确的性教育引导,一些学校性教育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缺少科学的性教育教材,一些教师错误的认为性教育内容难以启齿,思想滞后,在学生困惑时缺少正确的引导。在网络环境鱼龙混杂的背景下,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上学习到一些不好的东西,受到不好的影响、
三、解除学生对异性同学友谊盲区的理解
想要解除学生内心的困惑,就需要家长、学校及社会向青少年伸以援手,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对性知识有所理解,坦然的接受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家庭教育多产生的效果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现阶段,我国家长对孩子性教育的普及度较低,因此,家长应加强性知识的普及,通过利用网络平台以及查阅专业书籍,了解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疏导孩子内心的困惑,引导学生正视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在面对异性同学时该如何相处,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吸收有用的知识,促进学生性心理健康发展。
在家庭教育方面,可以成立家长联合会,通过互联网平台相互交流,沟通学生青春期性知识以及科学性引导办法,定期向教师以及性知识专家咨询教育建议,了解性教育方式和传达方法,树立科学性价值观,为学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通过家长的正确引导,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性教育知识,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家长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心理,在面对性心理和性生理教育问题时,要以科学、自然的态度和学生沟通,将性教育融入到日常家庭教育的一部分,与学校和社会多方配合,共同关注学生性教育问题。
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应科学、合理编制性教育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心理和生理变化情况,打破传统思想,多查阅性教育相关资料,加强性心理和性生理建设,深入性道德、性伦理等教育内容,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的了解性教育知识,科学合理的对待学生性心理变化,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对待学生。增设专业性的心理咨询课堂,积极主动和学生沟通心理问题,解答学生的性心理困惑,正确疏导,帮助学生减轻压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性心理和生理问题的理解,拓展道德教育渠道。
在社会方面,应对网络上的不良内容进行整治,并制定相應的性教育法律法规,全面落实规定,和社会各界共同联手创建文明网络环境,充分利用网络,开设良好的性教育渠道,推进我国道德品质教育。从整体上转变传统保守观念,为学生健康成长构筑防火墙,提升社会思想建设。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互联网络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青少年发育迅速,在面对心理和生理问题时会不知所措,很容易对异性同学友谊产生误解,因此,需深入加强青少年性教育教学,普及性教育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深入学生内心,解答学生困惑,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注:本论文是黔南州基础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七年级《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中渗透“性心理教育”探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2016B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