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图时代”历史课中的图像使用

2018-12-01 01:41谢云洁
职业·下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读图时代娱乐化

谢云洁

摘要:读图时代是指当下人们对图文视频形式的媒体传播易于接受的阅读方式。此背景下,在历史课中使用图像资料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果。对此,本文提出,要注意图像不能取代文字阅读,过度用图会导致课堂的娱乐化,使学生的想象力受到限制,思维缺乏深度流于肤浅。对图像的使用要依照科学正确的原则进行选择,本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原则,使学生智育德育美育、思维得到提升。

关键词:读图时代 图像资源 视觉冲击 娱乐化

近年来,人们对信息的接受以图文结合或以图代文的形式较为常见,有专家称之为读图时代。图片包含的信息不仅直观而且生动形象,迎合了人们短平快的阅读需求,很受人们欢迎。其实,把不易理清楚的人物或事件的关系脉络用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是国内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左图右书”图文并茂,如司马迁《史记》中的十表。那么,如何运用丰富的图像资源为历史课堂服务呢?

一、一图胜千言,图像资源多多益善

1.丰富了教学资源

随着网络的传播,历史类的视频、图片为数众多。这些图像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历史课的教学资源。此类资源鲜活、生动,在使用的时候无论是创设情境还是烘托气氛都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且相关资源提供的历史事实可以和教材融为一体,拓展了教学内容。如笔者在校本教材《抗日战争》一题时,首先播放一段川军将士出川上前线的影视资料,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爱国情怀,顿时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然后分防御、相持、反攻三部分讲述,通过丰富地图像资料再现了中国军民奋起反抗侵略,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英雄史诗,揭示了“远离战争,珍视和平”这一永恒主题。学生课后反映本节课触及灵魂感慨良多。这节课的效果有力地证明了,图像资料比语言表述更深入人心更具有说服力。

2.活跃了课堂气氛

现在的学生对空洞的说教非常不感兴趣,对枯燥的课本也难以产生兴趣。如果我们将图像资料与课程进行整合,把图片、音频、视频等融入到教学中,可以极大地活跃课堂氛围,丰富教学内容。信息的接受需要多渠道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如在讲述历史上的淝水之战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影视动画,把苻坚战前“草木皆兵”的恐慌心理形象地展现出来,滑稽的画面让学生开怀大笑,在笑声中消除了疲劳。

3.提升了教育效果

图像直观形象,一图胜千言。在历史课上,如果教师能够恰当地选用图像资料,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历史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在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的基础上,可以促使审美能力、德育等教育效果的提升。

现在的历史教材基本上做到了“图文并茂”,寓教于乐。插图形式各异种类繁多,例如实物照片有遗迹、遗址、古迹、文物等,非实物图有地图、示意图、平面图等。例如在欣赏“秦皇陵兵马俑”的插图,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是兵马俑的宏伟气势,惊叹于古代工匠的高超的艺术和智慧。如果仅仅停留在此层面就过于肤浅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秦国从商鞅变法到天下归秦的富国强兵的内在逻辑联系。还可以跳出一朝一代的桎梏,从兵马俑陪葬始皇帝谈谈中央集权制度,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获得思维上的升华。一图多用、发散思维,真正使图像起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

图像资源中的艺术精品,在进行智育渗透的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秦砖汉瓦、魏晋石刻、唐三彩、宋瓷器等图片会让学生由衷地赞叹中国古代的雕刻雕塑的艺术之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赵孟烦的《胆巴碑》等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汉字的艺术之美。教材中的名人画像,如岳飞、文天祥、林则徐、谭嗣同、秋瑾等让学生在观看时,结合人物在历史评价中的地位会深切感受到这些历史人物精忠报国的情怀。对于一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插图,如武昌起义、遵义会议、三大战役等,通过引导学生换位带入图中人物,體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尝试对图中人物进行历史性的评价,从而使学生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

二、使用有取舍,精挑细选宁缺毋滥

1.用图过度导致课堂娱乐化

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过去性和不可重复性。物理化学可以创造实验条件使结果复制或重演,而历史不是这样,随着时间已经成为过去的才能称为历史,过去的事情不可能重新经历,这与学生的认知经验是背离的。“读图时代”下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习惯于图像化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年轻人对于电影、电视、漫画等图像媒体情有独钟。历史教师通过图像资料动态展示给学生,学生很容易把历史知识以形象思维的方式加以理解,图像资料的合理使用有利于学生的记忆。但是图像使用是一柄双刃剑。使用得当会起到上述改善课堂效果的正面作用,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比如把教学变成图像展览或者一味地迎合学生的视觉感官刺激,会使课堂娱乐化,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图像资料的直观生动形象的优势不言自明,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设定好的画面是制作者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观众只是被动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观众的想象力。当视觉冲击代替了深层次的思考,对历史的认知就会流于肤浅,从而导致认识的偏差。用图过度还会削弱学生对文字的兴趣,觉得纯文字表述难以理解枯燥乏味令人厌烦。对学生来说,知识的获取主要途径来源于文字。而文字的阅读体验与图像的阅读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二者各有所长,不能相互代替。对于历史的学习,更多的是浩如烟海的文字资料而不是图像视频。如果养成对图像的依赖,毫无疑问在钻研的深度上就不可能深入。文字的阅读具有深刻性、领悟性、丰富性和包容性,给读者提供无穷的想象空间,也为不同的人提供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阐释。对于同样的文字,同一个读者随着年龄的不同阅读的时候体验也是不同的,“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图像是难以做到的。而读图体验是用眼睛的舒适取代了思考的快乐,用游戏取代了阅读,为娱乐放弃了沉思,在获得低端的快感的同时失去的是思维的深邃。

如今的历史题材类的影视粗制滥造的太多,或戲说成风,或荒诞不经,如果在使用的时候不加选择,就会使经过处理的距真实情况相差甚远的故事取代了历史的真相。为避免解读偏差,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在图像展示之前进行知识铺垫,之后进行启发反思,把图像资料的感性和文字的理性相结合,给学生以思考,而不是让课堂娱乐化。

2.量体裁衣传道授业是根本

图像资料该如何取舍,笔者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要遵循的根本原则。教师要把真实的历史事实传递给学生。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并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围绕传道授业解惑三原则来取舍图像资料。仅仅为视觉服务的花枝招展的图像会分散学生思考的注意力,要坚决予以舍弃。在历史教学上,教师以专业精神体会教材,合理使用图像资源,在发挥图像资源直观形象的前提下,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让课堂成为电影院,也不能把课堂当成秀场。如果把图像当做调节氛围、吸引注意力的工具,图像资料就失去本来的意义了。教师要采取提示、对比等教学手法,运用启发学生思考,去发掘图像背后隐藏的信息,以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以《古代希腊》这一节的学习。如何让学生明白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呢?这是教学中的难点。为此,笔者通过对图像的合理运用,达到了化难为易,便于理解的目的。笔者首先展示了古希腊城邦分布图和春秋战国诸侯分布图。让学生看图思考,随后抛出问题:古希腊地理环境和春秋战国地理环境分别对希腊文明和中国文明有怎样的影响?这个问题其实要回答并不容易,笔者随后把问题一分为四(下面只有三个),层层递进。

问题一:观察地图,比较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有何影响?答案:古希腊人民从事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而中国人民从事农业生产。

问题二:比较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的经济活动对政治制度的形成有何影响?答案:古代希腊的粮食生产受到限制,而葡萄橄榄等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便于开展海外贸易,自由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形成平等互利的观念。古代中国的粮食生产较为发达,自然经济发展需要大一统的维护,保守封闭的观念容易形成中央集权的政治。

问题三:地理环境是民主政治的决定因素吗?答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地理环境是客观因素比较重要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合理运用图像资料层层深入层层递进,让历史结论的形成水到渠成。可见,改变过去难点教学中司空见惯的只记结论不讲过程的填鸭式做法,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图像资料的使用能达到有效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才是合理的使用。

图像资料的引用还要遵循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对涉及边界划分的地区,尤其是敏感地带,如果一定要引用,要严格依照国家权威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进行处理。如对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的识别、对南海诸岛的标记等。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极其严肃的问题,不能有一点疏忽大意。部分历史老师在备课时从网络上下载课件不加修改或者稍加修改就直接在课堂上使用。如果地图出现错误,如在讲述中日关系的时候引用国外势力标注的地图钓鱼岛写为尖阁列岛,不仅会对学生的认识产生误导,还有损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读图时代”,历史教师应该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育人原则下,对图像资料的选择使用去伪存真、小心谨慎,正确选用、科学使用。充满生机而又不陷入娱乐化的课堂才是我们需要的课堂,积极参与而不陷入肤浅化的学生才是我们需要培养的学生。

猜你喜欢
读图时代娱乐化
读图时代城市画报发展策略探析
浅谈中国电视媒介教育功能及思考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反腐报道娱乐化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