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强:筑梦、追梦,激情成就梦想

2018-12-01 04:52沈惠民
新民周刊 2018年45期
关键词:医学院白血病

沈惠民

陈国强每每告诫医学生们同时也反复警醒自己:始终不忘医学的温度、竭力拓展生命的宽度、依然坚守医学的厚度。要拥有医者之“术”,更要拥有医者之“道”。

如果上大学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起跑点,陈国强却起跑失误了。

未赢在起跑点,赢在转折点

1979年,16岁的他高考落榜。少年不识愁滋味,没考上大学就回家种地呗!比他年长20岁的大哥却拦住他,逼他再复读一年。再次高考,他勉强够上了普通本科的录取线。在志愿中填的是政法专业,却阴差阳错地被衡阳医学院录取。

“直到有一天,王振义教授从上海来到我们小城,在医学院开了七天讲座。科学家的光芒点燃了我的梦想之火,我暗自发愿:一定要做王教授的学生!”转折点刷新了起跑线。他从此发愤读书,成绩开始名列前茅,终于在1985年如愿考上上海第二医学院(上海交大医学院前身),成为血液学家王振义的硕士研究生 ,5年后,他又考上王振义的博士研究生。

“我读研是委托培养的,按合同必须在母校工作十年,否则得赔偿2万元培养费。我当时月工资才100多元,可能要无偿工作十多年才能还清。领导同情地说, 你在校再干一年,明年走就可以不赔钱。1993年8月28日,当我买好火车票时,学校依然不让我走。领导爱才心切,但我也去意已决。路在自己脚下,人生能有几回搏,没有一点赌性是不行的。”

陈国强东拼西凑借来2万元钱,赔了19000多元,带着剩下的500元来到上海,回到王振义身边继续攻读内科血液学博士学位。他被分到当时刚从法国学成归来的陈竺、陈赛娟夫妇的研究小组,从事白血病研究。导师点拨得法,学生心领神会。几个月后,陈国强就利落地完成导师给出的课题,并将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血液界有着较大影响的《Leukemia》杂志;在博士研究生期间,又在国际血液界权威《Blood》发表3篇论文。

1999年的好风劲吹,使36岁的陈国强在这一年中接连迎来重大收获,更成为他命运的重要转折年:

——这年初,他作为通讯作者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上率先报道有关As2O3(俗称“砒霜”)对恶性淋巴细胞的药理效应,主编欣然向世界新闻媒体推荐;

——这年9月,他荣膺银蛇奖二等奖。他满怀激情地联想起伟人词句“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同时又告诫自己:你优秀也只是“小二”,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呢;

——这年底,他被选派赴美国西奈山医学中心任访问助理教授。

不久前,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对陈国强的专访文章,开篇写道:如果“决心”可以预测一个人在医学研究领域的未来成就,那么陈国强辉煌的职业生涯, 早在其还是一名年轻医生时,就已能预见。

人的一生中关键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陈国强对此深有感触:“我觉得一个人不赢在起跑点,也不是赢在终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陈国强院士科研团队。

不留退路,才能杀出血路

2001年底,陈国强结束在美国的工作,执意转回上海时,他那小小年纪就已读过5个学校的宝贝女儿却不乐意了:“别人的家长花这么多钱送子女来美国读中学,你为什么要我回去呢?”经过一番苦口婆心“谈判”,总算“连蒙带骗”带她一起回来。女儿的条件中包括回上海后要有自己的房间,不能再像出国前那样,三口之家蜗居一个小房间。

回上海不久,陈国强受命担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当时教研室仅有10位员工,不仅缺乏科研设备和研究经费,更缺乏国际学术成果。陈国强觉得自己又在做一次博弈。他拿自己房子做抵押,向校长借款70万元,并立下“军令状”:5年内科研经费达500万元以上;有高质量论文在國际一流专业学术刊物发表; 带出一批至少能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科研队伍。“其中只要一项不完成,我就立马卷铺盖走人!”

3年后,陈国强的“狂言”全部兑现:教研室创建了比较完整的实验技术体系,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担了20多项国家和上海市科研项目;总固定资产超过1500万元;研究和建设经费达1600万元,并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20多篇论文。5年后, 原本边缘化的病理生理学更一跃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人民日报记者曾将他用“砒霜挑战白血病”的科研,喻作“福尔摩斯破案”。

历经无数次实验和数据收集分析后,陈国强终于解开奥秘、“破案”成功——原来砒霜能有效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并进而发现:低浓度的氧,哪怕没有砒霜介入,也能使白血病细胞分化……

“破案”结果带来一系列创新性成果。陈国强率团队在国际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170余篇学术论文,被引用共计10000多次,奠定了他在肿瘤尤其是白血病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他笑称:“我真要当个福尔摩斯,也应该绝对称职。科研本身就像是侦探在破案。虽无法‘限期,但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我往往是将自己逼上梁山。逼到没有退路,就敢于冲上前去杀出一条血路。”

陈国强率团队在国际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170 余篇学术论文,被引用共计10000多次,奠定了他在肿瘤尤其是白血病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

这些年来,陈国强“晚上7点以后和双休日才能做科学家、潜心科研”;白天他要忙于院长工作,去倾力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业界公认,他主政下的交大医学院正迎来黄金发展期,是我国医科大学合并到综合大学中,发展最好最快的医学院校, 临床医学实力稳居全国头把交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论文发表数,已连续八年蝉联全国医科类院校第一。

每当有人赞扬他这个“交大医学院当代掌门人”时,陈国强总要纠正:“掌门人不是我,真正的掌门人是全院师生和医护员工。大家不卖力,交大医学院就‘城门失守,不能发展了! 所以我最多算个‘守门人。”

前些年,学生们称陈国强“强哥”,如今喊“强叔”,他都听得不亦乐乎。每逢开业和毕业典礼上,他的院长致辞总是妙语连珠,将人生哲理、流行歌词、时尚潮语、心灵鸡汤等信手拈来,满满的正能量。

陈国强每每告诫医学生们同时也反复警醒自己:始终不忘医学的温度、竭力拓展生命的宽度、依然坚守医学的厚度。要拥有医者之“术”,更要拥有医者之“道”。

这些年来,陈国强相继荣膺国家级、市级和学科专业级的一连串奖项。他似乎并不在意,将这一切看得很淡。2006年做了副院长以来,他干脆不再拿任何一个荣誉。“我也告诫学生们不要盯着一时功利,要成就一生功业;别总想着‘C位出道,要学会换位思考,要摆脱低俗。”

“我一直推崇‘领先源自梦想,梦想催生激情,激情成就未来。在筑梦、追夢、圆梦的征程中,我们务必催生并拥抱激情,努力提升智商,成就一个知识渊博、不断挑战自我、勇于守正创新的人。”——金秋,在2018级新生入学仪式上,陈国强又一次声情并茂地讲述起人生“筑梦、追梦、圆梦”的故事。

陈国强,1963年9月生,医学病理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长期从事肿瘤尤其是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命运决定和肿瘤微环境调控机制研究。在低氧微环境方面,发现低氧通过低氧诱导因子-1(HIF-1)的非转录功能,诱导AML细胞分化,并揭示了Cbx4通过类泛素化修饰HIF-1α控制肝癌新生血管生成与转移的机制。在应激微环境方面,发现了白血病干/祖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分化形成新的骨髓微环境和该微环境保护白血病细胞的机制。在化学生物学方面,发现了多个抗肿瘤天然化合物,尤其是发现了腺花素通过靶向过氧化物还原酶家族成员,诱导AML细胞分化。

在国际重要核心刊物发表170篇学术论文,被引用共计10000多次。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并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医学院白血病
白血病男孩终于摘到了星星
新乡医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全科医学院简介
右江民族医学院口腔医学院简介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