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让生命永恒
——我读《唐宋词十七讲》

2018-12-01 09:44
江苏教育 2018年91期
关键词:唐宋词叶先生叶嘉莹

叶嘉莹的《唐宋词十七讲》是我的枕边书之一。喜欢在夜阑人静后软软一卧,随意翻开,就如同走进秋日雨后温润的枫林。枫叶上琥珀般的泪珠欲滴,映照着深秋的红和远黛的碧痕。喧嚣淡退,渔歌隐隐传来……

《唐宋词十七讲》是根据叶先生于1987年在国内各大院校的巡回讲演稿整理而成。这本书内容精深而语言平白,可读性很强,该书付梓后,洛阳纸贵,数十次重印,仍有供不应求之势。

读《唐宋词十七讲》,随着叶先生温婉的讲述,那些远去的古人变得鲜活而生动起来。书中共论析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璟、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词人十五家。这些词人及其作品的入选基于一个标准——具有“感发生命的力量”,即能够表现人之心灵中最真实之品质与情感,且能产生人性之震撼力量。从叶先生的讲述中,我们能鲜明地感觉到,她始终坚持以“兴发感动”为核心的诗词学观,从体悟生命的角度去研究诗词,完全不同于咬文嚼字。

叶嘉莹先生“兴发感动”说,吸收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髓,也结合了西方生命哲学等思想。她以深入浅出的讲述,把中国传统诗章中深蕴的生命意识揭示出来,给听者以生命力的震撼。她说:“我认为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一种兴发感动的生命,这生命是生生不已的,像长江、黄河一样不停息地传下来,一直感动我们千百年以下的人。我以为这才正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宝贵的、最可重视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因此,她从生命哲学出发,使千古诗篇跃动着生命的华彩,使远去的古人拥有了饱满的生命她指出“我们在欣赏诗的时候,必须把它看作一个活泼的生命,绝不能把它搞成僵死的教条”。读这本书,就是与一个个鲜活而美好的诗人照面;读这本书,就是感受中华诗词里蕴藏着的一颗颗不死的心灵。

李煜的《玉楼春》一向被人批评为空泛淫靡、溺于享乐。“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风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仅上阕就香艳扑鼻。但在叶先生的讲述中,我们明了,这样的李后主与写“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李后主其实并无二致。他的深情无论是在亡国前还是亡国后,同样真挚并且没有任何节制和掩饰,这是他作为一个词人的可爱处,也是他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悲哀处。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书里所选的十五位词人的作品,都是一个个真挚的生命鲜活而生动地表达。翻读这本书,我为冯延巳执着的热情而唏嘘,为欧阳修遣玩的意兴而解颐,为晏殊圆融的智慧而叹佩,为苏轼人生的通观而欣悦……泱泱诗国,诗人、词人不计其数,即便只算唐宋也是不胜枚举,而叶先生慧眼独具,从词学的角度,挑选了富有生命感发力量的十五位词人。而叶先生对他们的代表词作,往往结合其人生进行解析。十五位词人,十五种人生,但都贯穿着同一个主题:生命尽管脆弱,但因为有了诗歌的引领而变得坚韧;人生尽管短暂,但因为有了诗歌的参与而成为永恒。

猜你喜欢
唐宋词叶先生叶嘉莹
诗词的女儿叶嘉莹
学人书话·叶嘉莹与徐培均
叶嘉莹:如朗月照人
叶嘉莹,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透明独木舟
唐宋词与唐宋歌妓文化
赌一个未来
一部唐宋词史研究方面的力作
“他年若遂还乡愿,骥老犹存万里心”
唐宋词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