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涛,朱攀峰,李亚亚
(1.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 750011;
2.北京思维鑫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67;3.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北京 100055)
随着中国铁路数次大提速以及大量新造车投入应用,列车运行密度急剧增加,施工天窗期[1]被不断压缩,而铁路线路施工复杂,具有施工作业区域大、线路长、作业环境条件差、施工周期短等特点[2]。既有施工安全防护主要采用人防为主、技防为辅的模式[3],通常在站内设置驻站防护员,施工区域设置现场防护员,列车接近施工区域时,由站内防护员通过电台通知现场防护员作施工撤离指示,存在由于施工现场环境恶劣(雨雪、风沙、施工噪音等特点),导致施工人员撤离不及时,进而造成严重人身伤亡事故的情况。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就铁路施工安全防护进行了研究,康燕仁[4]研究了基于红外探测的铁路施工安全防护报警系统,通过红外等技术确定机车接近信息,并实时播报给施工人员。李博绪[5]等人研究了铁路区间施工的防护报警问题,通过Zigbee等物联网通信技术实时传输机车接近信息,实现施工安全防护报警功能。上述研究均是通过技术手段获取机车接近信息,对于施工防护人员标准化作业管理以及设备故障后情况,并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法。本文结合现场施工流程,通过对施工流程再造,结合LMD系统[6](LKJ设备运行监测系统)中机车实时运行位置信息和施工人员位置信息,采用“故障导向安全”策略,实现危险源接近报警、人员越界报警等功能,多途径保证现场作业施工安全。
当前,施工作业防护主要由施工负责人、站内防护员、施工防护员、施工人员组成,施工负责人对施工整体负责,站内防护员负责将机车接近施工区域信息给施工防护员,施工防护员负责通知并确认施工人员下道避让。上述防护模式存在以下缺陷点[7]:
(1)站内防护员依靠微机联锁信息掌握机车过站信息,信息来源单一;
(2)站内防护员与施工防护员应按照一定时间周期保持通信,存在防护员未严格执行该项规定的现象;
(3)无法获取接近施工区域机车的运行速度以及公里标;
(4)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位置信息无法及时掌握;
(5)施工完成后,施工过程无有效手段查询。
因此,系统功能需求如表1所示。
图1 施工安全防护系统架构示意图
表1 系统功能需求
施工作业人员与线路运行机车是本系统的两大重要因素[8],通过LMD系统获取当前施工线路运行机车,通过移动无线网络以及GPS/北斗定位技术获取施工防护人员对应防护公里标[9],后台服务器根据该信息进行运算处理,确认施工作业人员是否安全。当列车接近时,向作业人员提供声、光、震动等安全预警信息,提示作业人员及时下道避让;同时能够在现场提交、接收作业单,在作业现场进行作业单流转管理,从而形成铁路安全生产的闭环管理。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施工防护服务器、作业终端组成,根据应用帐号不同区分用户类型。
根据现场作业流程和“故障导向安全”策略,施工安全防护系统作业流程设计如图2所示。
(1)施工负责人负责编辑施工作业内容,确定施工防护作业人员;
(2)各岗位到岗后,应确认到达作业地点,上传施工GPS位置后,将自动生成作业施工安全电子围栏;
(3)站内防护员与施工防护员通话确认,了解位置及准备情况;
(4)施工负责人确认施工开始;
(5)施工过程中,站内防护员间隔3~5 min与站内防护员进行通信确认,一方未确认均会导致系统报警,提醒施工人员下道避让;
(6)站内防护员发现机车接近施工区域,通过终端向施工人员发送机车接近预警信息;
(7)系统从LMD系统获取机车运行信息,计算机车接近施工区域时,也将向施工防护人员发送机车接近预警信息;
(8)施工结束后,由施工负责人确认施工关闭,施工作业记录单封存并提交服务器。
图2 基于“故障导向安全”策略的作业流程图
系统将作业记录单电子化,通过作业终端接收并管理作业单,实时记录施工过程中人员操作信息并上报服务器,为管理人员提供标准化作业检查依据,如图3所示。
图3 施工作业记录单功能结构示意图
服务器实时采集“作业人员位置”信息,并在地图上以“人员图标”方式显示。服务器实时监控站内开通的每条进路距离每个作业人员的最短距离,估算区间上列车距作业人员的距离,当服务器的计算结果小于安全距离时,系统将发起危险报警。
(1)作业人员离线、越区报警功能
作业人员离线是指施工作业人员与服务器通信中断,作业人员的越区是指作业人员远离施工作业区域、超出施工作业安全电子围栏,上述两种方式均会导致系统报警。
(2)机车接近预警功能
系统获取LMD系统中的机车运行信息,经服务器计算机车距离施工位置约5 km/3 km/1 km时,分别发出机车接近预警信息,提醒施工人员下道避让。施工防护人员接收该信息后应予以确认,终端界面显示如图4所示。
图4 机车接近预警功能界面显示
(3)“心跳”保持功能
系统每3 min要求站内防护员与施工防护员进行“心跳”确认,确认超时将会导致系统记录并报警。
本文重点研究了施工作业安全防护方法,从现场需求出发,通过对施工作业安全的流程再造,采用“故障导向安全”的策略,基于LMD系统和移动定位技术构建施工安全防护系统,有效降低了施工作业安全风险,最终通过现场应用进行了系统验证,为施工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机制。但可以看到,由于GPS/BD在铁路沿线存在盲区,导致无法完全实时获取机车接近位置信息,下一步将重点研究基于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分析站场机车发车信息,增加安全防护信息来源,以提高系统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