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灌云县教育局教研室 王跃江
如今,中国已从传统农耕文明社会转型为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五千年的农耕文化沉淀并不会因为时代的改变而被遗弃。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对农业诗文化的学习,更加深刻地了解古代农业文明的样子。对农诗文化的学习,应从小学生抓起,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也收录了许多有关农耕、农村、农民的古诗词。而古诗词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也是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小学生语文阅读力的提升一直是教师头痛的问题,而对小学生来说,教材上的古诗就像朗朗上口的歌谣,容易记忆。实际上,古诗词的学习就是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让小学生学习农诗文化,不但可以了解我国农业文明的发展过程,培养他们朴素的品质,同时还能提升他们的阅读力。要注意的是阅读力与阅读能力有所不同,阅读力是指小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态度与行为、知识与方法、理解与运用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水平,集中体现为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文本整体感知、信息提取、整合推论、阐释评鉴以及迁移运用的能力。阅读力的提升包含的方面更广,如“阅读偏好”“阅读兴趣”“阅读动机”“认知力”“归纳力”“想象力”“推断力”“提取信息能力”“整合信息能力”“迁移能力”等。本文将基于农诗文化课程对小学生阅读力提升进行深入研究。
西方属海洋文化,而以我们文明古国为代表的东方则是农耕文化的典型。我国自古以农业文明为主要生活方式,以诗歌为主要文学形式,因而与农业相关的诗歌占有很大比重。从现存的古籍来看,文献中最早出现的是“农事”一词,记录在《左传·襄公七年》;后稷是周人的始祖,更是“农耕文明的象征,农业精神的象征,农业丰收的象征,农业经济的象征”,因此周人祭祀后稷来祈祷来所有与农业相关的事情能顺利进行。
若要有效地开展农诗文化课程,首先需要了解清楚农诗的文化,从而更好地用其构建可行的课程。农诗是以农村、农业、农民为主要题材,涵盖农俗、农事、农政、农谚、民歌、民谣、礼风等厚重内容的古典诗词类别。农诗词是粮农文化精髓浓缩的重要载体。粮农文化是华夏五千年文明孕育生长出的一泓清泉,是历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生并传承的一种文化形态。粮农文化催生了中华民族崇尚和谐、家国担当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留有乡愁,守望故园的宝贵财富,是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农诗文化则是学校粮农特色文化建设的重点抓手。其次,要明确开展农诗文化课程的目的,即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力。农诗文化课程的内容和设置必须以小学生的阅读力为出发点,借助农诗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动机,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积累阅读量,从而提升阅读力。
农诗也属于古诗词中的一个分支,要用农诗文化课程去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力,需要分析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农诗文化课程中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若不对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则容易重蹈覆辙,投入了精力和时间,最后的收获甚微。经过调查和分析,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注意力不够集中,对事物的喜爱都是“三分钟热度”。其实,小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是可以长时间停留的。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过于注重古诗词的背诵,几乎不关注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认为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能背诵好古诗词就已经足够了。因此对古诗词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上的解释,不注重把握古诗词的中心内容和文化,更别说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作品了。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单靠背诵,是无法吸收其中的文化精髓,自然无法达到真正的学习效果。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现代文才是教学重点,古诗词距离现代太过遥远,古文在现代生活中也极少用到,自然而然将古诗词的教学定义在简单的讲解和背诵层面上。另外,极少小学语文教师在课余的时间对古诗词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一般在备课时,都是查一下难字的读音,大概了解整首诗的内容和抒发的主要情感,就完成了备课的内容。因此,大多数教师专业素质都不高,对古诗词教学不够重视,自然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取得的效果也不佳。
意境之美是古诗词最独特的魅力所在之处,也是最容易被小学语文教师所忽略的部分。许多教师将小学语文古诗词内容当作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认为小学生年纪还小,无法理解意境之美。意境之美虽然与年龄有一些联系,但是对意境之美的领悟也需要在一点一滴的培养中形成。让学生品味古诗词的意境之美,还可以提升他们自身的审美情趣。机械化地讲解字面意思,学生只停留在浅层内容的理解上,自然品味不到古诗词的美感,审美情趣也得不到提升。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也应注重对古诗词意境的讲解。
农诗文化课程的开展和实施,单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充分利用好小学语文教材上的农诗来丰富教学,提升小学生阅读力,还得靠更多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因此,定期开展农诗文化研究研讨活动,如访谈教师,沙龙研讨,便于了解教师教学状况;开展论文交流以及其他研究活动,获得第一手感性资料,积累研究素材,从而使农诗文化课程更丰富。
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学生所具备的阅读力都是不一样的,农诗以农村、农业、农民为主要题材,涵盖农俗、农事、农政、农谚、民歌、民谣、礼风等厚重内容。哪些适合学生阅读,适合哪一年龄层次的学生阅读?因此在开展农诗文化课程的过程中,不能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不同年级、不同程度阅读水平的学生亲近农诗文化的方式也不一样。教师可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取向探索丰富的阅读形式,开发集读、玩、唱、悟、赏、析等方式,让阅读活动有着更强的指向性——把阅读活动和生活实际、知识性和趣味性、积累和探究联系起来,建构农诗文化阅读范式和课程的阅读力提升模型,实现学生阅读力的显著提升。
小学古诗词的学习方式除了背诵和抄写,还有很多有趣的方式,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应从儿童视角出发,开发集读、玩、唱、悟、赏、析等方式,让小学生的阅读过程变得更有趣,更容易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有效地提升他们的阅读力。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简短的古诗改编成一首有趣的小歌曲。
对学生阅读力的评价指标应该不是唯一的,可以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个维度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评价,以评价促进阅读活动形式的开展、丰富与创新,以阅读完善、丰富、建构评价内容,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既重视认知性结果,更关注非知识性因素的滋养。
总之,农诗是古诗词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对农诗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农诗文化对小学生阅读力提升的价值所在,并将农诗文化融入日常教学课程中,让小学生在农诗文化的感染和陶冶下,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力。
[1]赵方红.以层级阅读促理解能力提升——小学高年级古诗词阅读教学探索[J].语文建设,2015.
[2]韩文廷.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
[3]冯静.以古诗为载体,提高阅读能力[J].四川教育,2016(9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