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市亭湖小学 周 洋
小学阶段,受认知水平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学生个体差异是现实存在的。为了缩小这种差异性,给学生带来平等教育契机。教师要从目标设定、问题选取、评价设计等方面着手,彰显设计的梯度性、层次性。具体到音乐鉴赏中,就是要把握问题设计的难度系数,对教学目标分层把握,对评价个性运用,凸显音乐教学独特性、科学性。
为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清晰地了解,教学目标的设置必不可少。
小学音乐鉴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感性认知去感受和理解音乐,从而获得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和享受。小学音乐鉴赏之前,教师必须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有针对性,学习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小学阶段,学生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学习能力较差。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对学生的鉴赏活动加以引导。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不能一概而论。课堂教学实践中,学情和教情都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教师设置统一的教学目标,显然是不合适的,无法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备课时,教师必须根据学习难度系数对教学目标展开设计,教学目标梯度性特征必须呈现出来。学唱《小伞花》时,教师给出等级性教学目标设计:A级,了解反复跳跃记号,掌握歌曲演唱顺序,能连贯、顺畅唱出《小伞花》;B级,掌握附点四分音符,能用丰盈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音的时值,把握歌曲所表达出的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并能珍惜这份友情。教师出示目标,将教学目标分为不同等级,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学生学力基础存在很大差异,这种现象是真实存在的。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思维束缚,在小学音乐鉴赏教学实践中,开展学情调查、教情调查,充分了解相关情况,然后针对调查结果,设计不同教学目标,让不同群体的学生都能目标明确地开展鉴赏活动。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音乐是人类文化的载体,音乐课程致力于挖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审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开展音乐鉴赏,促使学生在音乐鉴赏中丰富体验,发展创造性思维,陶冶性情,启迪智慧。”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设置有效的问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往往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认知方面存在个性差异,过于笼统、全面的问题根本无法切准学生思维,教学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如学习《我的祖家是歌乡》时,教师可以先播放舞蹈视频片段《杵舞》,让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聆听歌曲,进而给出一组思考问题:这段舞蹈中,你看到了什么乐器?你认识这种乐器吗?这种舞蹈和乐器是哪个民族特有的?这首歌的作词者是谁?作曲者是谁?你认为要用什么样的情绪演绎这首歌?学生根据教师提问进行思考,教师给出一些指导。提问时,教师应首先让学困生选择问题。这样学困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适当选择。学困生顺利解决了问题,学习自信也就增强了。
小学音乐鉴赏活动中必须对歌曲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教师势必要设置问题,对学生开展引导。如何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体现问题引导有效性,需要教师做出主观努力。教师要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特点设置不同思考,尤其要给学困生更多政策倾斜,让全体学生参与,积极思考。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教学价值才会更高。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学力基础和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对歌曲的赏析自然也不同。有的学生只能感知歌曲内容,而有的学生则能触碰到歌曲的深处,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开展多维评价。学生自评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评价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积极自评。多元化评价对激活学生学习热情有重要促进作用。
如学唱《七个小兄弟》时,教师可以选出七个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结束后,教师对表演能力突出的学生进行评价。接着,教师让学生感知这首歌,学生感受歌曲时值长短及音的高低,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演唱。教师适时对七个小兄弟逐一点评:作为兄长,你作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你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你的音简短有力,非常符合你的性格特点……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只是一方面,在评价内容方面,教师也要进行多元化选取。学生演唱水平、分析能力、表现力等可以作为评价内容。这样教师的评价才会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才会逐渐提升。
音乐是人类用以表情达意的特殊语言。只有在鉴赏中,歌曲的内涵和情感才能被充分挖掘出来。
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学力基础存在极大差异,鉴赏水平不一。针对这一教学情况,教师的施教策略也要有所调整,教学设计要突破传统教学“大一统”的模式,彰显针对性、层次性、科学性。这样才能迎合新课改对音乐教学的要求,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