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的南部小城,早已被燥热的空气笼罩着。
寂静又闷热的教室里,只有头顶上几个吊扇呼呼地转着,扇出的风也是热乎乎的。我小心地抬起头,环顾四周,同学们都安静地趴在桌上午休,值班的老师也不在。我心怀侥幸,偷偷从校服口袋里摸出手机,给叶青回了一条消息,然后猫着腰走出教室,蹑手蹑脚下了楼。
操场后面有一块荒地,种着几棵弱不禁风的树苗,荒地后面围着一圈土墙,墙不高也不矮。我还算矫健,轻松翻过了那道围墙。整个过程看似流畅,但我的心都快要跳出嗓子眼儿——那是我第一次逃课,第一次干“坏事”。
围墙外面是一个小区,我在小区里面缓缓走着,心中紧张的情绪久久不能平静。但是在紧张的空隙中,我感受到了自由——逃出那道围墙的自由。尽管我明白,回到学校后,我将面对的是什么。可现在我不想去管它,至少现在的时光是属于我自己的。
快走到小区门口了,我老远就看到,叶青踮着脚朝我挥手。她休学有一段时间了,是我们班老师经常提到的“反面教材”。我却佩服她敢作敢为的个性。她不是个坏女孩,在校时成绩中上,她休学的目的,只是想放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在这个静谧的午后,我和叶青一人舔着一个冰淇淋,牵着手散步。我负责倾诉,她负责倾听。我们悠闲地走出小区,走到离小区不远的一座山下,走到手心里的汗将我们的手掌紧紧黏合,走过了一个盛夏。
在那座小山上,我们一路追赶,喝山涧的泉水,嗅花草的清香,听夏日的蝉鸣和山顶萦绕的钟声。我们一句话都不说,就这样一直爬,一直爬。我感觉脚步轻松,嘴角也忍不住露出笑意:“叶青,我好久没这样开心了,我真羡慕你。”我对她说。斑驳的日光透过密密麻麻的树叶洒在她脸上,星星点点,美得像童年时期的我。
叶青说:“快5点了,该回去了。”我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青春只有一次,总要做出一些疯狂的事情,心中才舒坦。这也许是每个叛逆少年相同的感受。
看着手机上爸妈发来的一条条短信,我心中五味杂陈。我只是想出来散散心,我感觉我要被学业压得透不过气了。长期积累的委屈、“出逃”后的喜悦和激动,还有对明天的畏惧交织在了一起。我能够想象到老师和爸妈看我时那种陌生、惊讶的眼神——这么听话的一个女孩子,竟然会做出这样离谱的事情。
“女儿,妈妈担心你。”
“告诉我们你在哪里,没事的。”
“外面很危险,注意安全。”
看着爸妈的短信,我在心里冷笑:他们忙于工作没空理我的时候,怎么不担心我的安危?我在学校发烧整整一星期,他们怎么丝毫不关心我?错过了我的生日好多天,他们怎么也没有注意到?他们每天就知道忙,从不记得我们已经多久没有一家三口一起吃一顿饭,已经多久没有像以前一样去江边散步了……
叶青夺过手机,回了一句:“快下山了。”
叶青对我而言,像一个心灵知己,又像一个能够给我安全感的姐姐。等我们走到山脚,她独自一人默默离开了。纵使被冠上“自己不学好还带着别人不学好”的“罪名”,她也丝毫不在乎——她把能给我的陪伴都已给我了。
初生牛犊总是有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我硬着头皮朝爸妈停车的地方走去。大不了挨一顿臭骂嘛!我在心里安慰自己。
还没走到他们跟前,我的士气一下子灭了,望着爸妈铁青的脸,我战战兢兢地喊了一句:“爸,妈……”声音未断,爸爸一个巴掌就拍了过来,我还没有反应过来,手机也被夺过去,摔到地上,粉身碎骨。
我不可置信地望着爸爸。他竟然打我了,从小到大的第一次。我开始怨恨他,我不敢相信那个性格温和、疼爱我的爸爸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那天,我只记得我坐在车上,耳边听着妈妈不断的批评声,被打的那侧脸颊火辣辣的疼。我吓得手都在发抖。
我不怕挨打,我怕的是和爸爸之间那道心灵的裂缝再也无法愈合。我不知道到底是谁变了。也许我们都变了,一个想要逃离,另一个却加紧了束缚吧。
半个钟头之后,我坐在了学校教导主任的办公室里,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教导主任坐在我的对面,活像一个审问犯人的包青天。还有班主任、妈妈、爸爸,全都严肃地站在旁边。我想要逃避,想要找个没人的地方藏起来。我真的怕得要命。我只是个小孩,我只是个小孩啊……
班主任一句接一句地“审问”我,遇到我说得含糊其辞时,爸爸的手掌就扬起来,凶神恶煞地瞪着我,我便又吓得立刻改口。那天,我好像一下子老了10岁,柔软的心慢慢长出一层坚硬的外壳。
后来,班主任让我写了一篇检讨,在讲台上读给全班同学听。这又一次把我的外壳剥开,将我这颗脆弱的心,赤裸裸地展示给众人。
但父母终究还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从那之后,虽然爸爸每天还是板着脸,但是无论前一天加班到多晚,第二天他都会早起,送我去上学。傍晚,妈妈也会来学校接我回家,给我烧我爱吃的饭菜,为我挑选好看的发卡和连衣裙。我虽然还是不太爱和他们交流,但至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任性了。我知道,尽管我们之间仍然有很深的沟壑,但我们都在努力将它填平。
我理解爸妈的辛苦,明白他们的付出。但我仍旧不解:为什么成长不能多些温柔,少些冰冷,让我们这些不想长大的孩子慢一点走进大人的世界呢?也许,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吧。
(窦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