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毅
在教材一次开发中,编者出于某些原因,对原作进行了一定修改。绝大多数修改都起到了避免旁生枝节、规范语言运用、强化育人功能等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个别教材文本的修改,特别是删减,对学生理解作品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还原作品原貌,对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统编教材《卖油翁》一文。笔者初读,首先感受到的是主人公陈尧咨的率性豁达与卖油翁的浅薄无礼,其次才是陈尧咨的“自矜自负”与卖油翁的“熟能生巧”。如果教师将“熟能生巧”的主题强加给学生,显得生硬,难以自圆其说。如能补上原文最后一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教师对“解牛斫轮”的典故稍加解说,学生便能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若再对作者创作《归田录》的相关背景以及北宋尚文轻武的时代特征稍加介绍,必能使学生对文章主旨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把握。
又如苏教版《于园》一文。教材文本为“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对于这句话的理解,结合全文来看,无论师生,都会理解为“瓜洲的各个园亭,都是凭借假山出名,(于园的假山如此奇特)来到了于园,便不再有什么遗憾了”。但配套教参中解释为“(这样的假山石)放置在园林中,便不再有什么遗憾了”。通过查阅原文发现,《于园》最后一句为“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编者删减的部分,恰恰是后面句子的主语,且用怀胎孕育的经典比喻来总结瓜洲假山的精致奇特,不失为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教师如能在教学过程中还原作品原貌,必能使学生更容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品主题,感受作者语言之精妙。
很多古代作家的作品,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版本。一些外国作家的著作,由于不同译者对同一作品进行翻译,导致不同中文译本在遣词造句甚至故事情节上都有很大差别。教材中选用的作品,只是符合教学目标而选取某一版本。未选进教材的版本并非没有教学价值。这些文本对拓宽学生视野、提高鉴赏水平有重要作用。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中选编了南宋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一诗。早期教材中具体诗句为“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2016年修订后的教材版本将诗句中的“空”改为了“错”,又将“正”改成了“政”,“圈”改成了“围”。笔者查到了《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影印版),其中《诚斋集》卷三十五录其全诗为“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教学过程中,如能将各权威版本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分析各版本优劣得失,定能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鉴赏水平。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的《植树的牧羊人》一文,为法国作家让·乔诺所作。购物网站上就有四川文艺出版社陈翔译本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武娟译本。比较两个版本,除遣词用字略有差别之外,情节大体尊重原著。但教材进行了较多的删节与改动。其中对附近村民生活状态的描写,以及和护林员朋友一同看望牧羊人的情节两处删除,窃以为使原著魅力大打折扣。删除对村民生活状态的描写,使读者仅关注到牧羊人对环境的改造,而人的改变被严重弱化。护林员朋友在辞别老人返程路上的一句话“老人家比谁知道的都多,他知道如何找到幸福”,称得上这篇文章的点题之笔。虽然教材思考探究第三题点出了“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主题,但如果没有以上两处描写和情节的支撑,学生很难自主生发出对以上主题的领悟。学生若能在阅读教材文本之后再比较阅读相关完整译本,自然能从“环境保护”“无私奉献”“执着精神”等浅层次主题的感悟,上升到“如何摆脱苦难,获得幸福”的深层次主题感悟。
选入教材的作品大多是经典之作,但教材之外,与教材文本同主题、同手法、同意象等“同类”文本亦不乏大量经典之作。在教材文本之外,为学生补充“同类”作品进行阅读,对学生深刻领会这类主题,透彻理解这种手法,深入感悟这一意象,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完莫怀戚的《散步》,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读一读林文煌的小小说《三代》,对“责任”“传承”“爱”这些主题思想的认识一定会更加深刻;学习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教师再提供她的写景状物散文《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等,学生一定能透彻掌握托物言志这一手法;学习完郑振铎的《猫》,让学生再读一读夏丏尊和靳以的同题作品,以及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他们一定能感受到不同作家以相同事物为题材进行写作所展现出的不同情感和艺术魅力。
除这些同类型作品之外,一些虽非同类但有关联的作品也应该是教材二次开发的资源和对象。如学习了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之后,让学生补充阅读闻一多的《太阳吟》《死水》《静夜》等作品,在欣赏其艺术特色的同时,一定能对闻一多的精神品质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学习了鲁迅的回忆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之后,找来《山海经》让学生去读一读描写“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等怪物的文字,或者看一看那些图片,在感受神话传说神奇色彩的同时,一定能使学生领悟到少年鲁迅急于得到这本书却求而不得的迫切心情,也能理解鲁迅当别人不理会他,“阿长”却为他找来这本书时对阿长的感激之情。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所以,学习目标的达成,不能依靠教师灌输,而应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设置怎样的学习氛围,提供什么学习材料给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外文本的开发,从教材文本出发,又突破教材文本局限,使课内课外文本的阅读体验和感悟相辅相成,在促进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核心概念。课外文本开发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将语文知识与阅读实践相结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作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感悟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课外文本的开发与应用,给执行教学任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能真正领会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学养、广博的学识、钻研的精神;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有敏锐的教学机智,能够及时抓住学生在阅读中闪现的亮点,并提炼总结出来。显而易见,这些高要求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快速提高。
首先,课外文本开发应结合具体教学目标。课外文本的开发不应盲目进行,更不可为开发而开发,而应该从具体教学目标出发,有的放矢,使之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如《植树的牧羊人》这篇文章有多种译本,但围绕“帮助学生自主理解‘如何摆脱苦难,获得幸福’的主题”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只需补充阅读任一完整译本即可。
其次,课外文本开发可设置专门阅读主题。课外文本的开发与运用应强化主题意识,既以教材文本为发源,又不拘泥于教材文本,灵活多样地确定阅读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阅读活动。
最后,课外文本开发要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行课外文本开发,应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达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意识的目的。只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求,解放学生身心,张扬他们的个性,此时的阅读才是一种享受,才是一种真实的阅读。
总之,课外文本开发突破了教材限制,让学生走出教材文本,又不脱离教材文本,让学生走向了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锻炼能力、提升素养、拓宽眼界,是教材二次开发的极有价值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