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立功
今年4月,某市市民李先生的父亲住了6天院不幸离世,5月,李先生发现部分药物医院收取了7天费用,随后,李先生多次联系医院,但院方始终未给一个明确说法。8月底,李先生将此事反映给市物价局价格举报中心,9月25日晚,医院才发出迟来的说明,称有关科室在应急处置中存在一定的疏忽,责成科室向患者家属退费、致歉,并对相关科室负责同志给予警示谈话、经济处罚、全院通报。
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金额也不多,只要医务人员尽点心,将账单核对一遍,就可以查清楚。然而,在长达4个多月中,该院采取“拖字诀”,久拖不理,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将“拖字诀”演绎得淋漓尽致。一件小事暴露出该院作风不扎实、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不尽心的大问题,“拖”字背后深层的问题更应值得深思。
“拖”是不作為、懒作为的具体表现,是作风建设的“绊脚石”。此类现象不光医疗部门有,少数政府部门也存在。有的干部作风松松垮垮、疲疲沓沓,工作消极、不在状态,办事缓慢、效率低下,群众找上门需要办的急事,慢慢腾腾,能解决的问题不主动帮助解决,有难度的问题更不会想方设法去解决,能推则推,能拖则拖,练就一身“拖字诀”本领。
一件简单的小事,很可能在一拖再拖中变成复杂问题,甚至酿成悲剧。某地曾发生一件事,一村民因不满“粮补款”被他人领取,多次要求镇村干部进行处理,但村干部嘴上答应,迟迟不见行动,该村民最终在镇政府大院里的农经站三楼坠楼身亡,这样的悲剧着实不该发生。“拖字诀”严重损害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此类作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整治,长此以往,必然会寒了群众的心。
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活力。对老百姓来说,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生活、思想和情绪。所以说,群众的事再小也拖不得,对于群众的诉求能解决的既要马上办,又要办得好。对于解决起来有难度的,要想办法、动脑筋,克服困难下力气解决好,切实让群众有获得感。
“国以民为根”,一心为公,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定会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反之,那些尸位素餐,不干实事、作风散漫、办事拖拉的干部,群众最反感厌恶,对那些麻木不仁、我行我素,热衷念“拖字诀”的党员干部,必须猛击一掌、大吼一声,使其醒悟,对于漠视群众,为官不为,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从严查处,严肃追究责任,绝不能让拖拉作风得到蔓延。
一切为了群众,体现党的宗旨,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主动作为,多做雪中送炭的暖心事,多下啃硬骨头的苦功夫,做群众的贴心人。
责任编辑:段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