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超跑,够格吗?:毒舌论战前途K50

2018-11-30 09:11Lucas
汽车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前途碳纤维里程

Lucas

1

K50的车架使用铝合金材质,车身覆盖件大量使用碳纤维,并为了其能顺利量产,前途还建立了全国第一条碳纤维部件批量生产线,从而成为继宝马之后,全球第二个拥有该生产线的品牌。但实际上,K50的车重仍达到1.9吨,你怎么看?

先不从产品面角度来说,光就前途汽車建立全国第一条碳纤维部件批量生产线这事来说就很有话题性,要知道,目前不少新能源车厂自身欠缺产品制造能力,都还处在委外制造车辆的阶段,这就更显前途汽车重视生产技术的踏实态度。其次,如果把时间算进去,其实前途汽车早在2007年就已经立案,背后是国内知名整车开发方案供应商长城华冠,并在2009年就已经完成铝合金车身框架、碳纤维部件、自动化电池生产线,是故它也是国内第一条铝合金车身框架生产线的缔造者。

至于车重,为了让K50能在强大输出下还保有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380公里、60km/h等速续航里程510公里的水准,而且还要加上前途汽车自家的RESS可充电能量存储系统,这车重严格来算虽然好像看不出白车身仅重234kg的优势,但跟特斯拉Model S相比其实已经很轻了。毕竟在目前的技术水准之下,电池重量与能量密度还无法在可控成本条件下进一步优化是不争事实!

这已经算轻的了!

L

我想说的是,电动车相较于传统汽车,由于电池能量密度与成本没有得到有效的革新,因此对于前途K50这样讲究性能与续航里程的车而言,电池会占其车重很大比例。至于其他部分,前途K50的白车身总重量仅为234公斤,我觉得这个成绩已经做得相当好了,长城华冠有着很强的技术与创新能力,这点值得所有自主车企学习,毕竟掌握核心技术才会拥有话语权。

如果单说全国第一条碳纤维部件批量生产线,很好很强大。但1.9吨的车身重量确实不算轻,不过话说回来,这只是前途汽车的第一款产品,后续产品可能会有惊喜也说不定。

据说前途K50的白车身总重量仅为234公斤,除去一些关键刚性部件之外,整车的框架全部采用了铝合金材质,整车的外观覆盖件除了易损坏的前后保险杠使用了传统塑料之外,全部都使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打造,总质量仅为46.7公斤——所以你已经明白这1.9吨的重量都来自哪里了,毕竟特斯拉Model S的整备质量也高达2100公斤,所以我端着西瓜看吧,毕竟前途K50能把车重控制在1.9吨,已经算是做得不错了。

那么就反过来想吧,如果不是因为这些碳纤维零件,K50会更重,这是受到电池技术的限制,何况K50身上有近80千瓦时的电池,并不算小的容量了。

2

在最强模式下,K50的前后电机能爆发出最大680牛米扭矩与320kW功率、百公里加速4.6秒的成绩,与同价位传统内燃机性能车相比,K50在性能上有优势吗?能满足你对国民超跑的期待吗?

K50的性能确实非常亮眼,如果拿其补贴后大约68万元的售价来跟动力参数作权衡,便会发现这车性价比很高。但问题就出在,所谓“国民超跑”这个定义的来由非仅与动力性能有关,还要看产品的品牌定位与附加价值来决定,好比说如果今天法拉利推出一台68万元的车,赢得“国民超跑”美名肯定毋庸置疑;而成立未久且知名度还不算高的前途汽车,就品牌知名度来说远远没有那么高的价值,就算产品自身确实过硬也还需要市场口碑沉淀,是故我相信在多数国人眼中,K50依然还是一台价格偏高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跑车,要在市场走量似乎有点难了,求的是伯乐的青睐与后续的口碑相传,稳扎稳打踏实前行!

同价位燃油高性能车输出数据自然不能和K50比,反过来看,按照造车理念的常理,如果K50做不到性能数据大幅领先同价位燃油高性能车,那也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但理论380km续航能力(实际肯定会更低)实在是致命的,综合来看,车厂一定权衡了电池重量、续航能力和输出数值,得出这个结果,上不到顶级,但实际能力不会很难看。

前途K50没开过,保时捷718 Cayman S的驾控乐趣确实让人迷恋,不过就算挂着保时捷的金字招牌,718 Cayman S也只是(小型)跑车,而不是超跑。另外,保时捷718 Cayman S的重量只有1385公斤(车长4.3米),重量轻就意味着能以较为轻盈的姿态攻弯——前途K50受限于车重,表现如何尚未可知,所以在性能上无法满足我对超跑的期待的,何况70万左右的售价也不是那么亲民,称之为一辆自主品牌电动跑车,可能更为合适。

单就售价和功率参数上来看K50的性价比真的不错,前提是不考虑续航里程,厂方公布380km的续航里程如果真的按照跑车甚至是超跑的开法,实际能跑多少真的不好说。而说到国民超跑,就目前看来前途汽车的品牌知名度还达不到标准,所以还是先把目前的产品做好才是最主要的。

L

相较于传统汽车,我认为性能上K50还是有明显优势,而这本身也是它的卖点,毕竟你要论品牌影响力、底盘调校、操控质感,传统车企已有十分丰富的经验。这个价位的细分市场竞争还不算很激烈,作为前途第一款产品,K50更应该做好售后服务、营销体验等等。

不要说同价位了,就算是稍微便宜一点的宝马M2,功率和扭矩都远不如K50,但百公里加速还比K50快0.3秒,宝马在操控上的造诣更是毋庸置疑。不过我不是极端的数据党,K50的性能已经足够秒掉马路上95%的车,足够了。

3

前途品牌希望將K50打造成舒适并能作为日常通勤工具的超跑,可是其在科技配置方面没有任何辅助驾驶功能,这是否与流行趋势背道而驰了?

如前所说,前途K50是一款技术相对成熟的车,但立项、开发早于其它新能源车品牌也有吃亏的地方,就是它的设计、配置可能赶不上时下流行的标准。但我相信,前途汽车应该会为K50留有升级的空间,未来透过改款或选装配置来增加辅助驾驶功能应该不难。其次,单纯就个人观点来看,这个时代其实赋予车太多功能包袱,很多车的功能包山包海但实际一年用不了几次,其实等于华而不实的鸡肋。买车时是否一定要跟着潮流走?一定要别人有我也有?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或许这家车厂目前只能做到这些了。专注于驾趣也不失为一个好营销。

我想舒适的定义是谁都可以像家用车那样轻松驾驶,至于辅助驾驶功能……是成本问题吗?

日常通勤没有辅助驾驶也无妨,只要这辆车驾控起来足够轻松就没问题,辅助驾驶什么的,即使是宝马5系的那种很成熟的“增强型辅助驾驶”,其实日常通勤也经常是处于关闭状态的。

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也有不少跑车产品忠于驾驶,但如果拿定位舒适并能作为日常通勤工具的K50来说,其辅助配置方面可能就会显得有些单薄了,不过相信厂方也会留下相应的升级空间的。

L

我觉得技术上应该不成问题,或许是因为该车开发时间有点早,因此一些当下流行的主动安全配置没有配备,我相信在未来K50的小改款上能得到解决。配置本身也不一定生活中都会频繁用上,因此不是太迫切的事,对于K50,我们还是更应该把目光放在其操控乐趣上。

4

你认为K50最大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当前你觉得它急需改进哪些方面的不足?

K50产品力确实很不错,但如前所说,它的品牌知名度还不够响亮,价格就国人对自主品牌车的标准来看也有些偏高,而这只能依靠时间以及互联网时代的线上活动加线下落地操作相辅相成来逐步推进。就个人来说,我是比较肯定前途汽车这般,先把自身底子打好才出来卖车的企业,比起一些一出来就融资、喊口号、搞社群,到最后还迟迟交不了车,未来如何提供保修服务都令人担心的新能源车企靠谱多了!

漂亮的蜻蜓Logo,唬人的造型,依然超前的概念。在目前的状态下,尽尽人事能把续航里程提高一点是一点。

我这个人比较肤浅,如果说K50最大的竞争力那就一定是性价比了,60多万能拿到这种造型的新能源跑车还是非常划算的。至于其他,我觉得前途汽车应该先想想办法提高一下续航里程,再就是品牌知名度的问题。

在中国目前汽车文化尚不是那么浓郁的环境下,这车缺乏足够的号召力,毕竟长期占据了中国市场SUV销量排行冠军的长城哈弗,也是有丰富的比赛履历的,尽管比赛用车已经改装到亲妈都认不出的程度,但是想一下号称东瀛法拉利的NSX,虽然定位不同,但是以“技术本田”的号召力和曾经F1赛道上的辉煌战绩,也成为非常小众的收藏品,前途K50要面对的环境,比NSX复杂多了。

L

我认为首先是品牌态度,作为新兴车企,我们看到前途是真正先做到技术积累,随后量产化上市,比一些只闻其声、不见其车的车企,明显更加令人放心。需要提高的则是,快速响应当下用户需求,并保持在技术上领先优势,进一步推出多种车型,毕竟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步伐已在明显加速。

价格没有高高在上、有一个超跑范且具有一定性能便是K50的最大竞争力。像我前面提到的,前途该怎样说服别人不买M2而是买K50呢?

猜你喜欢
前途碳纤维里程
前途,梦想,不将就
从国产碳纤维的处境谈碳纤维“全产业链”
“碳痴”张国良: 攀上碳纤维的珠穆朗玛峰
“碳痴”张国良:攀上碳纤维的珠穆朗玛峰
豪赌碳纤维,宝马是认真的么?
信用卡积分如何 兑换航空里程数?
那些自毁前途的明星
数学(一)
新疆主要城市与景区公路里程
什么是我们的远大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