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鸾
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文本研读的能力,尤其是研读文本细节的能力,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说的“教材研读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作为语文教师,如研读散文,就要能读出文内语境,文外语境,文化语境,能够读出课文的味道,能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去发现美,用心去体验美妙的情感。
从教多年,我一直认为一堂好课,是在教师熟悉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精细研读文本,借助教材助学系统提取优质教学资源,着眼于学生,选点教学中产生的。
一、精细研读课文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带有很强抒情性的写人叙事散文,文中父子之情是动态转化的,让人感动。而这一切又是依托平实典雅、简练质朴、真诚动情且极具表现力的语言传递出来的。
1.作者用平实且简练的语言,在开篇、结尾处,均表达出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开篇的“不相见”,表明父子关系有一段时间并不好,可“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看似矛盾的开篇,既点题,显出“背影”意义不寻常,表达出儿子的思父之情,又内含悬念,这矛盾是如何化解的呢,吸引读者探寻。
结尾一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其中的“何时能相见”饱含着浓浓的思父之情,盼望与父亲相见。
首尾圆和,构思精妙。
2.作者用平实且真诚的语言,叙写家庭变故,即家境的窘困,父亲的艰难。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父亲为儿子爬月台买橘子发生在祸不单行,阴云笼罩的日子里,即奔丧、葬母、变卖典质,赋闲谋事,家庭经济破产,快逼上绝路,以至于老境颓唐,精神垮了——很失败的人生境况之中,虽然灾难众多,父亲承受着巨大压力,但爱子之情不衰,一心只为儿子尽心尽力,可见弥足珍贵的父爱。
3.作者用平实且质朴的语言,描述父亲对儿子的爱。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里的父爱,是中国传统家庭最典型的爱的方式:爱得艰难,爱得努力,爱得深沉,爱得含蓄而又不易察觉,概括了天下父母爱子的共性,有佛像般的直觉效应。
父亲爱子执著到了迂阔的地步。在“不送与送”儿子这件事上,父亲很费心思,“颇踌躇”“踌躇”,把父亲不送儿子不放心的心情全表现出来了。特别是“再三嘱咐”“嘱托”“嘱”“甚是仔细”等,表明父亲对茶房叮嘱的遍数之多,内容之详。当决定亲自送儿子,父亲又当面叮嘱儿子要注意这、注意那;进了车站,父亲忙得不亦乐乎,看行李,讲价钱,拣座位。这些描写,意味深长,传神传情,使父亲的爱子之心,爱子之情跃然纸上。这些正是父亲爱子的执著表现。
父亲爱子体现在送橘子中。父亲执意要去买橘子,这与民俗文化有关,江浙的习俗——送“橘子”寓意吉祥,橘子可以带来福气,带来吉利。父母给子女送橘,寓意走运。所以父亲很艰难地买来橘子,就是要用红红的橘子,表达对儿子出行平安顺利的希望和至爱。
父亲爱子体现在无言的动作里,勉力到了为难的程度。父亲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四句动作描写十分精细(手、脚、整个形体的动作),催人泪下,父亲爱子爱得如此艰难,尤其是“攀、缩、倾”的动作,显示出父亲“努力”而艰难的样子,“攀着上面”的“攀”,是想把在月台下面的躯体提升到月台的高度上去,这全靠手臂的力量。然而,父亲双手无力,躯体又胖,躯体无法向上,父亲又“两脚再向上缩”,努力挣扎着,挣扎着“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示出父亲为儿子做事勉为其难的样子,精神上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这一处动作描写,成了形象的定格,看着父亲的背影,儿子感动得两度流泪。
4.作者用平实且动情的语言,描述儿子对父爱的顿悟过程。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擦)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儿行千里父担忧”,可当时的儿子对父亲的担忧并未理解。车站送别前,不让父亲去送行,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需要父亲的保护;送别时,嫌父亲“说话不大漂亮”,“暗笑他的迂”,觉得父亲之为是多余的瞎操心。但当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艰难地爬月台的背影时,触动了,突然发现,曾经作为强者的父亲已经衰老,变成了弱者,这力不从心的背影,意味着父亲的生命与“我”的生命的渐行渐远,逐渐消逝的悲怆。尤其是当儿子也结婚生子变为人父时,再回想父亲、用两个“自然”,表明儿子体谅了父亲当年的种种言行,为自己当年没有体会到父爱而追悔、愧疚,发出了“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的感叹和忏悔,觉得当时自己太笨,居然对父爱都没有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亲深深的内疚之情;三次写到儿子流泪,即“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
可见,儿子对父爱的顿悟经历了“不以为意”“毫不领情”“厌烦”到“感动”再到最后的“体谅”“感念”的过程。
“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其中的“那时”,指的是事情发生时,即1917年;而“现在”,指的是作者写作此文时,即1925年。可见,这篇文章并不是当时写的,作者当时的情感,与写作此文时对父亲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当年的懊悔,变成了写作时深深的忏悔之情。
5.作者用平实且典雅的语言,抒写对父亲的体谅和思念之情。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父亲终究忘却了儿子的“不好”:不让父亲去送行,认为自己成年了,不再需要父亲的关心,认为父亲的照顾,保护已成为多余;嫌父亲说话不漂亮,有碍自己脸面;厌烦父亲事必亲躬;对父亲的感情不理解,不珍惜,还因家庭琐屑与父亲赌气“两年不见”等,对此,儿子深感愧对父爱。
儿子读到父亲感伤悲叹大限将临的来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联想到父亲奔波操劳的一生,少年独立谋生,做了许多大事,中年家运不济,但又不辞辛苦,老年却因家庭琐屑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可见儿子对父亲的体谅。又回忆起当年的“背影”,挂念父亲,发出了“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表达了对父亲的牵挂、担忧和思念之情,盼望着早日与父亲相见。
二、善用“助学系统”
新编语文教材渗透着编写者对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从选择例文到组合单元再到编写课文助学系统,都渗透着编者对文本教学价值的筛选与开发,凝聚着编者的学识,智慧和心血。那么在备课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借用教材助学系统,提取优质教学资源。
教材助學系统,由单元提示、课前预习、课中问题、课后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组成。
我是这样借用新部编教材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助学系统,提取优质教学资源的。
借助单元提示,明确单元教学内容和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思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2.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侧重把握各类散文写法上的独特之处。本单元学习的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
3.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培养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
借助课文预习,明确《背影》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本质上是语言教学,是语言的学用、品味、赏析的教学,同时对学生的进行精神启迪。
1.能整体感知文意,理解“背影”的作用。
2.能理解儿子顿悟父爱的过程,感受父子深情。
3.能观照全篇,领会美妙的构思。
借助课后“思考探究”“积累拓展”,提取《背影》的教学资源
1.积累一组平实而典雅的词语。
迂阔 拭去 搀扶 交卸 狼藉 簌簌 赋闲
游逛 踌躇 马褂 蹒跚 颓唐 琐屑 触目伤怀
2.整体把握文意,体会父子深情。
3.理解“我”对父亲情感态度变化的原因。
4.赏析第6段细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理解“背影”形象及“背影”在全文的作用。
5.赏析下列语句,体会朴素而又典雅,简净而又饱含情感,平实而又极具表现力的语言特点。
①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②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③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④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三、确定教学方案
把握文意,品读精段,领会构思
教学铺垫
1.关于作者
朱自清(1898—1948),江苏扬州人,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他的散文,结构严谨,文笔细致,语言凝炼,写人记事绘景,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品有《春》《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
(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1917年,他报考北大本科,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独立,于是改名朱自清,要做一个廉洁正直保持清白的人。几十年来朱自清做人清白,有骨气,即使在贫病交加时,也不改初心。)
(目的:从朱自清的名字寓意,再联想到我们每个人名字的寓意,让学生明白,中国人的名字,不只是一个符号,已成为一种富有内涵的文化。)
2.关于背景
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奔丧回家,奔丧完后返回北京读书,于是父子同行到南京,父亲送儿子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8年之后,即1925年,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
朱自清在答《文艺知识》关于散文写作时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散文只是写实。”
这段话道出了本文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
(目的:缩短课文与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活动一: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用一个词或短语表达自己的初读感受。
2.概说课文,把握文意
建议从“概说文章的脉络”和“概说父亲的形象”两个角度中自选一个概说课文。
学生思考,分享交流,师生对话。
教师小结:
文章脉络:首先(第1段)写“我”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接着(2-3段)回忆当时祸不单行、窘困的家境,追述车站送别前后的情景(4-5段),描绘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爬月台的背影(6段)。最后(7段)写别后“我”对父亲的感念。
父亲形象:父亲是一个慈父,尽管生活艰难,却努力爱子,爱得费劲吃力,爱得执着,深沉,含蓄而不易察觉。(对不送与送的踌躇,反复叮嘱茶房,艰难地买橘子,事无巨细事必亲力亲为。)
问题:“父爱子”体现在哪些具体的事情中?最感动儿子的是哪件事?
父爱子:看行李、行小费、讲价格、送上车、拣位子、铺座位、嘱小心、托茶房。
最感动儿子的事情是父亲买橘子。
这些细碎的小事,原本可以不做的,父亲却做了;原本可以少做的,父亲也都做了。足见父亲爱得努力,爱得不易觉察,这就是父亲表达爱意的方式。
(目的:训练学生快速提取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活动二:精段品析,理解“背影”
1.默读并理解第六段内容(先思考,后师生对话,教师讲析)
要求:①从记叙要素的角度,梳理文段的层次;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父亲”形象。
教师小结:
文段中心事件:父亲买橘
(1)文段层次
事件起因——父亲执意要去给儿子买橘子。
(这与民俗文化有关,江浙的习俗——送“橘子”寓意吉祥,橘子可以带来福气,带来吉利。父母给子女送橘,寓意走局,走运。所以父亲执意要亲自去买橘子,就是要用红红的橘子,表达对儿子出行平安顺利的希望和至爱。)
事件经过——具体描写父亲艰难地过铁道爬月台买回橘子的过程,集中描写“背影”。
事件结果——父子分别,儿子不舍。
(2)描写方法
此段运用外貌、动作描写,从父亲臃肿的体态、令人伤感的衣着、艰难的动作等,刻画出一个普通的慈父形象以及感人的背影。
外貌描写:那黑布帽,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既透露出哀伤,又显出父亲身穿礼服(当时文人的衣着长袍外面穿马褂)送子的庄重仪表;那蹒跚的步履,肥胖的身形,那慢慢地探身,描绘出父亲过铁道栅栏的“不容易”。
动作描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四句动作描写十分精细(手、脚、整个形体的动作),尤其是“攀、缩、倾”的动作,催人泪下,显示出父亲“努力”而艰难的样子。“攀着上面”的“攀”,是想把在月台下面的躯体提升到月台的高度上去,这全靠手臂的力量。然而,父亲双手无力,躯体又胖,躯体无法向上,父亲又“两脚再向上缩”,努力挣扎着,挣扎着“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这一处动作描写,成了形象的定格,看着父亲的背影,儿子触动了,感动了,突然发现,曾经作为强者的父亲已经衰老,变成了弱者,这力不从心的背影,意味着父亲的生命与儿子的生命的渐行渐远,逐渐衰老、消逝的悲怆,于是儿子流泪了。
还有那故作轻松的表情,流露出父亲不让儿子觉得自己劳累而伤心的心理;那叮嘱的话语,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备至。
有人说,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就是只表现父爱。你同意吗?(还表现了子爱父,子对父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2.深度理解“子爱父”
儿子对父爱的理解经历的变化过程:
跳读第4—7段,勾画出儿子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句子,思考有怎样的变化。
父亲将我当成小孩子,要送我、照顾我,我已20岁了,认为没必要(不领情);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暗笑他的“迂”(厌烦他);
父亲叮咛我,我嫌罗嗦,于是說:“爸爸,你走吧!”当时巴不得他早点离开(不理解父爱);
现在想来自己那时太聪明,聪明过分(自责自己太笨,连父爱都不理解);
我的四次流泪:怜悯——感动——不舍——体谅、思念
顺势可知:作者对父爱的理解经历的变化过程(不理解父爱——顿悟到父爱的博大深沉——体谅、思念、感恩父亲)
本文既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而含蓄的爱,也表现出儿子对父爱的顿悟感念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父亲艰难攀爬月台的背影。
话题一:父亲的这个“背影”,对于“我”到底意味着什么?
明确:意味着博大深沉含蓄的父爱;意味着曾经作为强者的父亲已经衰老,变成了弱者,与“我”的生命的渐行渐远,逐渐消逝的悲怆;意味着是解开“我”心结的密码,是父子之情转化为父子深情的关键。
正如文本解读大师孙绍振老师指出的“文章的高潮是:一方面是强烈的转化,一方面是无所觉察,二者的对比,显出父亲的爱是无条件的爱。而儿子的爱则是在条件逐步作用之下才升腾起来。儿子的爱是一种激动状态,而父亲的爱则是平静状态。”这就显示出父子之爱是动态转化的,这正是朱自清先生认识父子之情的深刻之处。
3.结合文章所写内容,用“父爱,是……”的句式,说一句话表达自己对文中父爱的理解。
示例:父爱,是祸不单行时一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劝慰;
预设:父爱,是对茶房再三的嘱咐和最终的不放心;
父爱,是用心拣定的一个易进易出的靠窗的座位;
父爱,是迂,也是“害怕夜间着凉的一件紫毛大衣”;
父爱,是勉为其难爬月台的艰难背影和一抱朱红的橘子;
父爱,是不让儿子伤心而故作轻松的表情;
父爱,是一封让儿子泪光晶莹的书信和终生品读不忘的背影。
(目的:让学生在感受文中父子深情的同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父母的爱。)
活动三:回味首尾,领会构思
主问题:假如作者只描写父亲买橘子,课文会有这样感人吗?
学生朗读首尾部分。
师生对话中,理解首尾段落的作用,进一步理解全文构思的精妙。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1段:其一,从“不相见”读出了父子关系有段时间不大好,产生了矛盾;其二,“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表达出“我”思念父亲,思念父亲的背影。点题,突出了全文的核心内容“背影”,又内含悬念,引出下文。
(第2、3段介绍“背影”出现在祸不单行,阴云笼罩的日子里,即奔丧、葬母、变卖典质,赋闲谋事,家庭经济破产,快逼上绝路——父亲经历着生命中的冬天,承受着巨大压力之中,但爱子之情不衰,所以震撼人心。)
(第4段,父亲在“不送与送”儿子这件事上,“颇踌躇”“踌躇”,特别是“再三嘱咐”“嘱托”“嘱”“甚是仔细”等,表明父亲对茶房叮嘱的遍数之多,内容之详。当决定亲自送儿子,又叮嘱儿子要注意这、注意那;进了车站,父亲忙得不亦乐乎,看行李,讲价钱,拣座位。这些描写传神传情,使父亲的爱子之心,爱子之情跃然纸上。)
尾段:在全文中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表现家境仍然不好,一方面父亲“忘却我的不好”,“我”感到深深的忏悔;一方面父亲又来信说自己“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使“我”震悚,苦痛,“我”想起父亲待“我”的种种好,羞愧、感伤,感恩,思念的复杂情感油然而生,透过晶莹的泪光,又看见了父亲那凄楚的背影。父親现在究竟怎样了,“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由“不相见”到“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盼望相见,首尾圆合,突出了父子情深,足见构思的精妙。
在以上三个板块的学习中,时时关注学生朗读表达、品析审美、理解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