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国成
【摘要】米是一个重要的长度单位,是学习长度单位的起始课。在一般的厘米教学中,教师常常重“测量”轻“意义”、重“1厘米”轻“几厘米”、重“活动”轻“思考”,导致学生在实际运用中错误较多。笔者认为要牢固建构厘米的表象,在课堂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关注厘米是度量长度的基本单位,明晰测量的本质;2.通过玩1厘米的小棒,借助无尺想象,精确1厘米表象,落实感估的基础;3.通过估、量一些恒定物体(数学书等)和身体部位的长度,积累几厘米的表象,填补估测的缺陷;4.通过选取熟悉的物品参照、借物排物等完善估测方法,提高感估的合理程度。通过丰富的估、量等学习体验,量化比较,帮助学生建构“厘米”的表象。
【关键词】厘米 建构 表象
在小学阶段,“长度单位”的教学主要是认识厘米、米、分米、毫米、千米,它们是小学数学计量单位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1分米、1毫米、1千米的表象,教材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这几个长度单位,体会这些一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厘米是学习长度单位的起始课,在学习长度单位的知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学习错误透视见问题
尽管在课堂上学生能比画出1米、1毫米、1厘米、1分米的长短,但在实际运用时,学生的错误较多,比如在比画2厘米的长短时,竟有人伸出了手臂长的一段,或者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可能是我们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概念掌握:重“测量”轻“意义”
生活中长度单位是多样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只不过利用这些单位在交流过程中有些不便,需要统一。而经历从生活多样化到数学一般化的认识是研究的切入点。因此教师们很重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与物体长度的估计与测量,但忽视了厘米概念的实质性内涵:厘米是一个国际统一的度量长度单位。学生对厘米的理解,关于“国际统一”和“度量长度单位”的感悟非常弱。
2.表象建立:重“1厘米”轻“几厘米”
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长度的正确表象,能较好地使其建立估测标准,但对学生来说,并不能清晰描述和准确估计物体的长度,需要对5厘米、10厘米等有清晰的表象。而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1厘米表象的活动体验,忽视“几厘米”表象的支撑,使学生空间长度感知的基础表象过于单薄。1厘米与几厘米之间缺乏过渡,需要精准叠加的单位个数太多,最终导致表象不够清晰稳定,甚至会受其他因素干扰。
3.长度感估:重“活动”轻“思考”
教师重视开展估测的学习活动,也重视让学生先估再量,将答案进行比对,但往往忽视对感估方法的指导和多种感估通道的开发,使活动缺乏思维方法的交流和思维深度的提升,最终导致部分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不够准确。
二、丰富量化比较建构表象
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并建立牢固的长度单位厘米的表象呢?长度单位表象的建立需要怎样的深层次的教学过程?学生要经过哪些学习体验呢?我们都知道: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的直观形象毕竟只能为学生提供理解的起点,而表象的建立则有助于他们更快地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向抽象思维过渡。对于抽象的长度单位的教学和解决长度单位的一些实际问题,正需要学生能通过建立深刻的、合理的表象,才能形成长度单位大小的意识,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关注厘米是度量长度的基本单位
对于度量,二年级的学生更关注量尺上直观的数字,对于一个抽象的度量单位和数据单位名称并不关注。因此,在练习与后续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如在测量好物体的长度时经常会只写一个数字,没有单位名称。因此,在学习厘米时就要强调“厘米是度量长度的基本单位”。
(1)借助结论比較,厘清测量的实质
在体会统一度量单位后,让学生在厘米尺上找到1厘米,明确不止有0~1是1厘米,2~3、5~6都是1厘米。在进行测量时,将同样长度的物体摆放在厘米尺的不同位置,如测量3厘米的橡皮,可以放在0~3之间,这是最一般的测量方法。教师可以问:“还有不同的测量方法吗?”就会出现不同的方法,如可以放在3~6、7~10之间等,借助测量结果的比较引发学生的思考:橡皮的长度是多少?通过操作活动,观察与讨论,帮助他们厘清测量的实质: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2)借助材料比较,明晰量物的本质
将实际长度并不相等的三个长方形放在直尺上,起点不同但终点都对着5厘米,来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三个长方形都对着5厘米,却只有第二个长方形的长度才是真正的5厘米呢?”通过观察比较、师生间的交流,明晰量物体的本质是“数出物体所占长度单位的个数”,而不是比终点刻度的大小。
2.精确1厘米表象,落实感估的基础
正确建立1个长度单位表象是提高长度量感的基础。由于二年级(7~8岁)学生的观察力在精确性方面还处于水平较低的阶段,他们还不能全面细致地感知客体的细节。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使用策略,奠定一个精确而稳定的1厘米表象。
(1)借小棒之力,提高表象准确性
学生在量尺上能找到1厘米,但那个1厘米对学生来说是属于看得见摸不着的,根据学生的特点,具体的实物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学具(1厘米长的小棒),把量尺上的1厘米拿出来,把1厘米拿在手上看一看、玩一玩,把小棒拿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抽走小棒,观察两个手指间的距离,同桌之间比一比,经历形象感知到逐步抽象的过程,提高表象的准确性。
(2)借无尺想象,提高表象的稳定性
让学生脱离量尺,想象并在本子上刻画出1厘米长的线段,然后再与计量工具作比对,提高1厘米量感的稳定性。例如当学生能正确指认尺子上的1厘米后,要求他们不用量尺直接在空中比画或者在纸上徒手描出1厘米的长度,同桌之间量一量、比一比谁画的线段更接近1厘米。这种“没有尺子比谁想得准”的小游戏竞赛,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1厘米表象的稳定性。
(3)借认知冲突,提高表象的深刻性
如果仅仅设计“找找身边长度大约是1厘米物体”的活动来提高1厘米表象的准确性是不够的。因为这样建立起来的长度单位表象不够精准,不利于后续几个单位叠加时量感的培养。
我们可以设计如下活动,提供下列学习材料:直径为2厘米的硬币,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长5厘米的小包餐巾纸,高10厘米的水彩笔。活动要求:“老师在你们的学具袋里准备了一些东西。有些东西上就是1厘米的长度。你能不用尺子就把它们找出来吗”“谁的眼力最准?拿出尺子量一量,有刚好是1厘米的吗?”“5角硬币最宽处是1厘米长吗?量量看。”
由于在前面的概念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1厘米是一个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因此他们在此任务型活动中,很容易将小小的硬币也列入1厘米长度的物体。借助反馈学生会发现熟悉的5角硬币最宽处竟有2个1厘米。这不仅精确了学生头脑中的1厘米表象,而且提供了很好的实物参照。学生会由衷地感叹:“1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可真小呀!”
3.积累几厘米表象,填补估测的缺陷
前面已经提到,仅强化1厘米表象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长度的感估水平。物体的长度越长,也就是1厘米的个数越多,感估难度就越大。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几厘米的表象,在实践操作中知道一些常见的身边物体的长度。
(1)选取长度恒定物体,积累几厘米的通用性表象
教师可选取一些学生身边经常出现,并且长度、高度或厚度恒定不变的熟悉物品作为活动材料,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几厘米的通用性表象。
例如,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在活动中积累这些随处可见的参照物:小包装餐巾纸宽度是5厘米、水彩笔长度是10厘米、数学书的宽大约是18厘米,等等。
(2)选记身体固定部位,充实几厘米的个性化表象
虽然每个学生身体部位的长度不一定相同,但是借用自己熟知的身体某部位长度,可以充实一些几厘米的个性化表象,把自己的身体变成一把个性化的、随身携带的量尺,从而比较方便地度量和换算物体长度。
例如,开展小组活动,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最后大家比比结果。积累自己身上随时可以调用的个性化身体尺:“我的一拃大约是14厘米”“我的脚长是23厘米”“我走一步大约35厘米”等,重点要找到手上的5厘米、10厘米和20厘米,这些厘米数一方面便于学生记忆,同时考虑到手的灵活性,手上的量尺拿用是最方便的。
4.完善估测方法,提高感估的合理程度
在日常生活中,估测是经常用到的,感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提高物體长度感估能力不仅需要准确的单位表象,还需要有合适的估测方法,两者缺一不可。在准确测量之前,可以让学生先估一估,给学生多次尝试、修正的机会。教师需要在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估测方法上下功夫,提高学生长度感估的合理程度。
(1)选物参照,减少测量值的误差
对较长的物体,直接使用几厘米的参照物作为单位去比量,可以减少单位个数,减少估测值的误差。
例如,教师可出示任务型活动:“我们已经知道小方块每条边都是1厘米,5角面值硬币的最宽处是2厘米。学具袋里还剩下餐巾纸和水彩笔。你能估出它们的长度吗?”然后让学生交流“你是怎么估的呢”,充分鼓励那些选物参照的估测方法,如“刚才硬币最宽处2厘米,我觉得餐巾纸包大概有2个硬币宽,所以4厘米差不多”。
(2)借物排除,框定测量值的区间
如直接估计物体长度有困难,可以借助已有量感的实物做比对,排除明显错误答案,可以框定测量值的合理区间。
例如在选择题中:①学生课桌的长度是( )。A.60厘米,B.6厘米,②新华字典的厚度是( )。A.150厘米;B.5厘米。可让学生交流“你是怎么找到正确答案的”。学生反馈如①“我的手掌宽度大约是10厘米,课桌的长度比我的手掌长多了,所以B肯定是错的”;②“我的身高都只有130厘米,字典怎么可能比我的身高还高呢”。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想法,体会不同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法,开阔学生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