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丰科 张芸
摘 要 2009年4月发布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拉开了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的序幕,此后国务院及各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发展校园足球活动的政策措施,从校园足球领域到职业足球行业,青少年足球运动开始出现实质性进展。各级各类青少年足球比赛在各地纷纷开展,这对裁判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访谈专家的基础上探析如何执法青少年足球比赛和在执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 青少年;足球比赛;裁判员;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0-0166-01
一、青少年足球比赛的特点
1.比赛中攻防节奏相对较慢。
2.球员不熟悉足球规则,犯规动作一般较明显,裁判员容易识别。
3.队员自控能力差,易情绪化,表现形式比较直接,严重犯规、暴力行为的发生往往并非因比赛异常激烈所致。
4.观众人数少,教练员及球员对裁判员的干扰少,执法难度相对较低。
二、裁判员执法普遍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1.阻挡和蹬踏犯规判罚不准确。有些看上去似乎是阻挡,但已演变为冲撞犯规;有些虽是蹬踏动作,但已接触到对方,仍千篇一律判罚间接任意球,明显对技术动作理解有误,且钻研规则不够。
2.与助理裁判员配合不默契,顶牛、漏旗现象较普遍。主要原因是裁判员主动与助理裁判员联系意识不够强,也有因助理裁判员举旗时机不当所致。
3.替补队员不能及时换上场的情况比较普遍。一方面是因精神过度紧张影响注意力分配,视野不够开阔;另外,执法场次少,缺乏临场经验也是原因之一。
4.裁判员临场活动范围纵深及宽度不够,随时选位的意识不强,原地观察较多。
5.青少年足球比赛裁判员临场易出战例。其原因是执行规则过于教条,在后场掷界外球、罚任意球地点上过于计较,中后场的任意球,裁判员应及时选位。
三、改进建议
1.跑动与选位。裁判员在执法青少年足球比赛时跑动与选位上很难适应比赛的节奏,采用慢跑跟不上球的速度,采用加速跑会提前,影响判罚的准确性,因此采用跟踪跑最合适。球到什么位置,裁判员就跟到相应的位置,从而保证判罚的准确性。同时为了既要保证有一个较好的观察角度,又不影响运动员跑动和传接球,在青少年比赛中裁判员采用跟踪跑的位置应在球发展区域的左侧后方最好。
2.裁判员之间的配合。作为青少年比赛,青少年运动员技战术动作不规范,跑动速度较成人慢,跑位也有些漫无目的。这就要求裁判员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助理裁判员在协助主裁判判罚近端犯规时应慎重些,仔细分辨运动员犯规的性质,是无意犯规还是严重的有意犯规,即时准确地给主裁判信息。第二,要求主裁判和助理裁判员在场上应多用目光交流,主裁判跑位时多向助理裁判员方向看看,以防错、漏、误判,而助理裁判员也应及时用手势和旗提醒主裁判。第三,由于青少年自身跑动的目的性不强,要求助理裁判员在判罚越位时采用慢跑、加速跑、侧身跑、急停相结合的跑动方法。等到队员拿球获得利益时再举旗,从而防止主裁判的哨声太多,经常中断比赛而影响青少年比赛的质量。助理裁判员的位置问题和举旗时机要根据当时场上情况来灵活掌握。第四,由于青少年比赛是小场地较多,裁判员容易在思想上松懈,跑动不积极,影响判罚的准确性,这既不利于青少年的发展,也不利于年轻裁判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应当引起重视。第五,裁判员之间较好的配合的关键在于赛前准备会开的是否详尽。
3.判罚尺度的掌握。裁判员在执法青少年比赛的过程中应机动灵活的运用竞赛规则。青少年在力量、速度、身体及技术动作的规范性方面均不如成年人,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动机与效果相统一,动作的目的虽然是对球,但仍有犯规的可能性。有时由于技术运用不合理,或动作做出的时机不恰当,没抢到球而踢到人,也应判罚。例如铲球时尽管动机是想铲球,但由于动作较慢,没铲到球,而将对方铲倒,仍属犯规,应该判罚。第二,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应注意哨子的使用频率。由于是青少年比赛,其身体素质较差,在对抗中稍一用力就可能倒地,不能因此就中断比赛,哨声过多影响比赛的连续性,同时也不利于青少年足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第三,由于青少年的心理稳定性较差,有时因为对方争抢时犯规,队员吃了亏后不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采用报复手段对对方动作过大。有时是因为裁判员的错、漏判致使运动员心理失衡,犯规增多。裁判员要审时度势,及时判罚,最好对犯规时的第一个动作做出判罚,以防事态扩大,对挑起事端的运动员在判罚的同时应予以警告,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比赛习惯。
4.判罚后的教育工作。每位裁判员在判罚后,以很短的时间用简短的语言向队员解释判罚的原因,让他们更深刻的理解竞赛规则,以利于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并能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比赛习惯。这种教育工作一举两得,既完成了比赛任务,又加深了青少年运动员对规则的理解。
5.规范化的管理。如队员的服装不统一,队员号码不清晰,教练、队员违反公平竞赛精神、粗言秽语进行辱骂等现象,尤其是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护袜、护腿板的脱落及上场时服装的不规范。这可能和参赛队的资金有限有关,但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应狠抓规范化。此外,比赛中裁判员执法的动作的规范化是反映一名裁判员执法能力高低的重要標志,手势、旗示、哨声、跑动姿势和场上精神面貌无形之中影响着队员和观众。不正规的判罚动作不仅使队员对判罚产生误解,还会造成双方队员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