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国锋,肖艳灿,梁瑞红,李刚刚
1.安阳职业技术学院中药系(安阳455000),2.安阳市精神卫生医院(安阳455000)
主题词 精神分裂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抑郁症 @养血清脑颗粒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基本性格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为基础,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多发于青少年群体[1]。抑郁症常发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治疗难度[2]。近年来中医药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地位越发显著,本研究以养血清脑颗粒作为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伴抑郁症患者的辅助用药,为今后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养血清脑颗粒作为中成药,它具有养血平肝、通络活血的功效[3],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失眠多梦、头晕眼花等症状,同时在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伴抑郁症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为研究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伴抑郁症患者使用养血清脑颗粒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6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伴抑郁症患者进行可相关研究。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确诊的90例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伴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年龄29~65岁,平均为(44.2±12.4)岁;男24例、女21例;病程1~5年,平均(2.9±0.8)年;受教育年限(12.0±3.4)年;治疗前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总分(79.5±11.2)分。对照组:年龄27~65岁,平均为(45.7±14.0)岁;男27例、女18例;病程1~5年,平均(2.7±1.2)年;受教育年限(12.4±3.8)年,治疗前BPRS总分(77.6±12.0)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参考《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患者年龄范围18~65岁;病程≥1年,处于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本研究获得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近一个月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电休克治疗史:脑血管疾病患者;药物滥用史;妊娠、哺乳期妇女;伴有其他影响本研究实验结果的疾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服用利培酮片2 mg/d(批号:090621209,规格:1 mg/片),奥氮平5 mg/d(批号:090609,规格:5 mg/片),氟哌啶醇4 mg/d(批号:091213,规格:2 mg/片)。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养血清脑颗粒3次/d,1袋/次(药物组成:白芍、当归、熟地黄、川芎、鸡血藤、珍珠母、钩藤、决明子、夏枯草、细辛和延胡索,批号:091123,规格:4 g/袋)。治疗周期为八周。
3 疗效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该量表包含关心身体健康、焦虑、感情交流障碍、概念紊乱、罪恶观念、紧张等18个项目,求取各项总分来评价患者的病情,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主要包括:抑郁情绪、有罪感、自杀倾向、睡眠、工作兴趣、迟缓、激越、精神性和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等17项标准,求取各项总分来评价患者的病情,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血清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
1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BPR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治疗8周后,试验组患者的BPRS评分、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HAMD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BPRS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DA、NE、5-HT、BDN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清DA、NE、5-HT、BD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DA、NE、5-HT、BDNF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的提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对比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病程较长,且长期患病者具有精神活动衰退等后遗症,该病早期临床上常表现为性格改变、不讲卫生、对家人冷漠、对镜子独笑等症状,晚期患者会表现为沟通障碍、逻辑紊乱等[4]。抑郁症多发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犯病时,发病率较高,且抑郁症状在精神分裂症中有三种类型:由器官因素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发病后间隔相关的抑郁症状相当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抑郁、急性精神病发作时的抑郁症状[5]。抑郁症严重者可导致心神不定,脾失运化,肝失疏泄,表现为表情冷漠,多愁善感,精神疲惫,善悲欲哭,失眠健忘,心事重重,长期抑郁会造成神伤,进而会出现心脾俱亏,阴虚火旺等[6]。临床上常采用西药基础治疗精神分裂症,一旦精神症状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也会得到改善,随着抑郁症越来越多的发生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单纯使用精神疾病类药物的效果有限[7]。使用抗抑郁药物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的患者会有更好的治疗效果[8],养血清脑颗粒是一种口服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钩藤、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延胡索、细辛,辅料有糊精、甜菊素[9]。当归具有活血、补血的功效,白芍可用来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决明子既可明目泻火, 又可滋益肝肾[10]。为研究养血清脑颗粒进行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将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伴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在进行西药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再给予养血清脑颗粒,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血清脑颗粒辅助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激素分泌的水平,患者精神活动随激素水平的控制得到改善,从而可以快速、有效地控制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抑郁在精神分裂症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有研究表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25%会继发抑郁症,首次住院的患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27%,而多次住院患者的发生率可能达40%左右[11-12]。也有人认为对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是必须进行抗抑郁治疗,其抑郁症状会随着患者精神症状的缓解出现好转,但更多的研究证实联合抗抑郁药治疗的优势更加明显[13-14]。本研究结果证实,使用养血清脑颗粒进行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伴抑郁症,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疾病症状及抑郁症状[15-16]。
精神症状评定量表(BPRS)评分是根据一定的评分方法,针对患者对相关项目做出的选择结果进行评分[17-18]。BPRS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的精神症状的控制效果较好,该研究中试验组的患者在治疗两周后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八周后患者的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服用养血清脑颗粒以后,患者的精神活动呈现好转的趋势,效果显著。试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在治疗八周以后低于对照组,抑郁程度随着服用养血清脑颗粒的时间逐步缓解。以上两项指标说明,养血清脑颗粒辅助西药基础治疗比单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起效快、作用强,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且该药物颗粒为中药,副作用小。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变化单一因素研究养血清脑颗粒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该治疗方法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它能进一步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精神疾病症状及抑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