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国超,高 毅,张 强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介入科(安阳455000)
主题词 肝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 @复方苦参注射液 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的特点。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至中晚期,丧失了最佳的手术时机。对于此类患者多采用肝动脉介入治疗[1]。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是目前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在闭塞肿瘤供血血管的基础上,持续释放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局部血药浓度高、全身毒副反应少,其效果优于传统的全身化疗,但会对肝脏功能产生一定的损伤[2]。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常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治疗恶性肿瘤,已显示出一定的优势[3]。复方苦参注射液是从中药材苦参、土茯苓中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药注射剂,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提高机体自身抗肿瘤免疫能力,有助于阻止肿瘤细胞的转移[4]。但其对肝癌的疗效及对肝脏功能的影响,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了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介入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
1 一般资料 我院治疗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5~79岁,平均(61.92±2.25)岁;病程3~10年;平均(5.96±1.88)年;肝功能 Child-Pugh分级:A级19例,B级26例。试验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45~79岁,平均(61.56±2.94)岁;病程3~10年;平均(5.90±1.89)年;肝功能 Child-Pugh分级:A级21例,B级24例。纳入标准: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年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系统疾病、不配合治疗、生存期<3个月、药物不良反应等。两组患者以上条件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经中医辨证均为热毒炽盛型,对照组患者应用介入疗法治疗,采用常规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穿刺,将5F导管置入肝总动脉,注入造影剂定位病灶、明确病灶数量、大小、供血情况、周围血管分布等情况,在动脉造影引导下推进导管至肝左、右动脉,采用碘化油混悬液10~50 ml栓塞靶血管。灌注化疗药物表柔比星40 mg/m2。试验组患者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介入疗法治疗,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1周后,将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评价标准 应用WHO肿瘤评价标准判断近期治疗效果,结合肿块缩小程度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控制率(DCR)。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黄疸指数、甲胎蛋白、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应用KPS评分评价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增加10分以上表示上升,得分降低10分以下表示下降,得分无变化表示稳定。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日本日立株式会社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黄疸指数。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检测仪器为美国伯腾多功能酶标仪,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操作。
1 两组疗效差异 试验组患者D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例(%)]
2 两组肝功能差异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谷丙转氨酶、黄疸指数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功能比较
3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CD8(+)水平同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比较
4 两组甲胎蛋白水平和KPS评分差异 治疗前两组患者甲胎蛋白和KP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甲胎蛋白水平同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KP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甲胎蛋白水平和KPS评分对比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可能与日益恶化的环境、不安全饮食、生活压力过大等诸多因素有关[5]。由于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在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常已错过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对于失去最佳手术时机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而言,应将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作为治疗的主要目标[6]。
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法是目前临床首选的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向靶动脉注入栓塞剂以闭塞靶动脉,进而阻断其对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同时持续释放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和抑制效果[7]。铂类、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表柔比星等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比较常用的化疗药物,但全身化疗时毒副反应严重,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可能影响化疗的顺利完成[8]。介入疗法注射化疗药物解决了上述缺点,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具有局部血药浓度高、首过效应低等优点,比全身化疗更具优势[9]。但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法治疗后可能导致肝功损伤、栓塞后综合征等问题,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10]。
中医药辅助治疗在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医辨证认为,原发性肝癌中晚期以肝郁脾虚型、湿热瘀毒型最常见,对这一阶段的治疗应以扶正固本为主,兼以清热解毒、散结消癥[11]。复方苦参注射液是从中药材苦参、土茯苓中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药注射剂,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止痛之功效[12]。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感染、升高白细胞等药理作用,有助于抑制肿瘤耐药性,降低放、化疗毒副反应[13]。
本研究中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介入疗法治疗者DCR明显高于单用介入疗法治疗者。这一结果证实,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与化疗药物产生协同作用,有助于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阻止病情的进展。这是由于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苦参生物碱、皂苷等成分,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进而有效抑制肿瘤浸润、远处转移、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14]。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肝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水平结果也证实,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与化疗药物产生协同作用,更好的控制肿瘤病情的进展。
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法治疗后可能导致肝功能下降,这与栓塞导致的肝脏缺血性损伤有关。肝功能下降不利于机体恢复,还可进一步加重肿瘤逃逸,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法治疗时应注意保护肝功能[15]。本研究中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介入疗法治疗者治疗后的谷丙转氨酶、黄疸指数均较单用介入疗法治疗者显著改善。这是由于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抗炎、增强免疫功能、减少氧化应激损伤等药理作用,更有助于保护肝脏功能。KPS评分结果也证实,复方苦参注射液有助于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这与其不损伤正常细胞、降低放、化疗毒副反应有关。
免疫功能与恶性肿瘤肿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机体的免疫系统可通过多种途径清除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其中细胞免疫是主要的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方式,对抗原性较强、实体肿瘤细胞产生免疫应答。体液免疫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起到协同作用,对抗原性较弱、游离状态的肿瘤细胞产生免疫应答[16-17]。 原发性肝癌患者机体出现免疫失衡,多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改变,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水平下降,CD8+T淋巴细胞水平升高[18]。本研究中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介入疗法治疗者治疗后的CD4+、CD4+/CD8+水平同单用介入疗法治疗者比较明显升高,CD8+水平同单用介入疗法治疗者比较明显下降。这一结果提示,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介入疗法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充分发挥机体自身抗肿瘤机制,进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介入疗法治疗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及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