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的研究趋势分析

2018-11-30 02:52林育曼
传媒 2018年21期
关键词:共词博客聚类

文/林育曼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也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是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平台。它是大批网民自发贡献、提取和创造新闻资讯,然后传播的过程,具有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等特征,其本质是建立在Web 2.0技术之上的互动社区。社交媒体是用来进行社会互动的媒体,是一种通过无处不在的交流工具进行社会交往的方式。它赋予了每个参与者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并给予了用户极大的参与空间。社交媒体不仅能够满足网民个人基础资料存放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用户“关系建立”“被人发现”和“发挥影响”的心理感受和需求。

2003年4月,美国的ETC(Emerging Technologies Conference)大会关于社会性软件的主题发言引发了世界范围对社会性软件的关注。同年,毛向辉发表了国内首篇关于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的论文,王勇强发表了有关QQ工具在电大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论文。自此,越来越多的国内研究者投身到社交媒体及其教育应用的研究中。那么社交媒体教育应用如何?研究的深度如何?研究主题有哪些?这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为今后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一、研究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本研究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数据为研究基础,以常用的社交媒体具体形态,如Facebook、QQ、SNS、Twitter、wiki、博客、微博、微信、飞信等为主题词,文献类别选择教育领域,进行了主题检索,检索时间为2003-2017年。研究主要针对学术研究论文,因此,剔除访谈、会议讲话、建议、报道、随笔、广告、书评等文章,再去除重复数据,共获得有效文献9305篇。

2.研究方法。研究主要运用CitespaceIII工具及共词分析法进行研究主题及研究趋势的可视化分析。通过对关键词的聚类及词频分析,能够发现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对关键词突现性与中心性分析,能够清楚地掌握对应时间区间的研究前沿、热点问题以及研究领域的转折点,利用共词分析时区视图,可探析研究的发展阶段及趋势。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研究论文年度分析。从总体上看,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的研究论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如图1)。从发文数量上来看,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03-2005年,虽然整个阶段发文数量总数不到100篇,仍然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可以说,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研究处于起步时期。二是2006-2010年,从2006年开始全年研究数量超过100篇,2007-2010年稳定在200余篇。社交媒体教育方面的研究开始逐年增加,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研究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三是2011至今,从2011年开始,发文数量迅速增加,每年增幅约200—400篇,2017年发文量超过2000篇,总体的趋势是稳步增长的。由此可见,社交媒体在教育应用的研究步入了迅速发展阶段。

图1 社交媒体教育应用论文数年度分布

分析各类型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研究状况,发现社交媒体具体形态研究较多的类型有博客、微博、QQ、wiki、微信。进一步分析这5种类型社交媒体的年度趋势可以发现:一是博客的教育应用研究从2003年开始起步,该年的研究数量仅2篇。2007—2013年的研究论文数量相对稳定,保持在100~200篇之间。二是微博的教育应用从2010年开始出现,且研究数量达150篇,之后每年研究数量都达到400篇左右。可见,微博的教育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吸引了较多的研究者。三是微信的教育应用研究首次出现年份是2012年,当年共有研究论文5篇,次年开始迅速增加。各社交媒体诞生时间与其教育研究应用开始时间展示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早期出现的社交媒体其教育应用研究都晚于其诞生年的3年以上。但是,发布于2011年的微信,其教育应用研究于次年就开始出现。可见,社交媒体的教育应用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由于移动学习的支持环境逐步完善,移动学习的开展越来越广泛,而社交媒体由于其具有不定时、不定点、交互性的特性,吸引了学者的关注。因此,每当出现新的社交媒体形态时,相关的学者都会及时研究其在教育方面应用的可行性,并开展相关的教育实践。

表1 社交媒体类型诞生年与研究论文初现年

2.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研究主题可视化分析。本研究使用CiteSpaceIII工具对论文导入关键字进行分析,以一年作为一个时间阶段生成共词图谱(如图2)。

图2 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研究的共词分析图谱

在图谱中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是图谱中最大的两个结点,其次是教育博客、微信,结合其共词关键字可以发现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学生协作学习领域及教育博客、微信在学习过程的教育应用。

关键词聚类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进一步生成了聚类图谱,如图3所示。根据聚类图谱结合聚类标签对前14个聚类进行整理发现,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包括以下4个类别:一是各类社交媒体工具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研究,二是社交媒体在协作学习方面的研究,三是有关社交媒体的学习功能、学习模式和具体实践的研究,四是社交媒体教育应用平台建设研究。而这4个类别中,前3个类别和图2中的主要结点相对应。

图3 关键词共词分析聚类视图

关键词频次分析。高频关键词一般具有奠基性作用,出现频次越高,说明该领域研究就越繁荣。在本研究中,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微博”,排在第二的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图3可以知道,主要是“微博”和“博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以及通过“博客”交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研究。这两大聚类都是研究分析如何运用社交媒体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

表2 关键词分析表

关键词突现性与中心性分析。所谓突现性是指某研究领域在时间维度出现突增现象。突现性高的节点意味着这些领域在相应时间区间里受到了格外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学科在对应时间区间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表2为关键词分析表,列出了排在前列的高突现性关键字。在表2中,突现值最高的是“微博”,达到94.08,突现时间为2010年,来自聚类#13。突现值第二的“博客”,达到68.68,突现时间为2004年。2004年突现的还有“wiki”和“教育博客”。最早突现的是“blog”,也是“博客”的英文表达,换句话说,“博客blog”的突现值才是最大的,达到97.04。最新的突现关键词是“微信”,突现时间为2013年,突现值为25.13。其实,2012年突现的“新媒体”关键词也是“微信”。

高中心性关键词在结构上占据着重要位置的关键词,即他们在连接其他节点或者几个不同的聚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关键词可以看作是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研究领域的转折点或者里程碑。

表2中列出了前列的高中心性关键词。“学习过程”排第一,其中心性是0.74,属于聚类#5。排第二的是“blog”,其中心性为0.63,属于聚类#5。之后是同为聚类#7的中心性为0.49,说明聚类#5和聚类#7在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研究领域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聚类#5主要内容是“博客”在远程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和“博客”平台的学习功能探究;聚类#7主要内容是在网络环境下,教育博客在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和影响。

结合中心性和突现性计算其Sigma值,中心性越高和突现性越高的节点关键词,其Sigma值也越高。表2中Sigma值最高的关键词是“blog”,其Sigma值远大于其他节点关键词,高达1041799.01,其突现性为28.36,中心性为0.63,出现频次为84次,初现年为2003年,该节点关键词位于聚类#5中。第二关键词的是“博客”,其Sigma值为1659.38,突现性为68.68,中心性为0.11,出现频次为619,初现年为2004年,该节点位于聚类#0。第三位的是“wiki”。由于“blog”和“博客”的中英表达不同,所以,Sigma值前三位中,其实就是“博客(blog)”和“wiki”两个领域。从Sigma值中可以看出,“博客(blog)”领域自2003年出现开始,一直是社交媒体教育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研究领域的重心,并作为其他新生媒体教育应用研究的借鉴,为以后诞生的各种媒体研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社交媒体教育应用趋势研究。为了可以更好地看出研究领域和时间的关系,笔者利用CiteSpaceIII工具制作共词分析时区视图,时区视图展示了研究领域文献的增长,某一时区中的文献越多,说明这一时间段中发表的成果越多,该领域处于繁荣时期。对可视化图谱进行标签调节,得到如图4所示的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研究的共词分析时区视图。

图4 共词分析时区视图

由图4可知,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前五个社交媒体形态为:微博、博客、blog、wiki和微信。由于“博客”和blog是同一个形态,只是中英文不同,所以笔者把两种表达的数据合为博客(blog)。因此,社交媒体具体形态的教育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微博、博客(blog)、wiki和微信。

由图4可以清楚地看出,从2003年开始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的研究,博客(blog)就占据重要地位,2004年wiki的出现,形成了“博客”与wiki并存的研究趋势。到2010年“微博”的出现,打破了“博客”与wiki的平衡,并迅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2013年“微信”兴起,引导着新的研究动向。由此可见,社交媒体具体形态的应用研究经历了“博客”的出现,“博客”与wiki并存,“微博”繁荣,到“微信”兴起四个阶段。

三、研究总结与思考

自从2003年首篇社交媒体应用于教育和学习领域的文章发表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相关的研究论文数量迅速增加,研究人员众多,通过本次研究同时也引发了对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研究的相关思考。

1.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正进入迅速发展期,但实践研究及量化研究少,存在研究跟风现象。研究统计表明,国内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研究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而且,随着不断升级的社交媒体及网页技术以及支持多种设备的社交化和智能化的学习工具不断涌现,可以预见,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的研究将迎来新一轮的热潮。研究表明,社交媒体工具出现的时间与其教育应用研究开始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这意味着今后每出现一种新的社交媒体都会引来一阵研究的热潮。但是社交媒体是一个整体,不能每出现一种新工具,就跟风开展研究,研究浅尝辄止,流于表面。目前,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研究仍是以理论研究为主,多数是探讨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的可行性,而具体的教育实践如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较少。社交媒体要达到深层次的教育应用,研究人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让社交媒体成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单单是研究“博客”“微博”“微信”等某种社交媒体工具在教育中的简单应用。

2.社交媒体的教育应用要促进公平,同时应加强继续教育方面的研究。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教育应用层面涉及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以及成人教育、远程教育、教育培训等方面。从发文来看,高等教育领域是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研究的中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而社交媒体具有不定点性、不定时性、交互性、便捷性等特点,今后可深入研究社交媒体在继续教育方面的应用研究,尤其是如何结合社交媒体开展适合成人的移动学习。

研究还发现,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研究的地域分布不均衡。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研究成果比较多,而中西部等地区的研究较少。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地区差异。《规划》已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今后应加强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避免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教育差距扩大化。

3.研究主题虽然集中但研究深度不足。从关键词共词分析中可以发现,由于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其中一大研究领域。其他研究领域还包括社交媒体在协作学习方面的研究,社交媒体的学习功能、学习模式和具体实践的研究,以及社交媒体教育应用平台建设研究。而从具体社交媒体的教育研究角度看,微博、博客、Blog、wiki和微信这五种类型影响较大,而且每种社交媒体出现时间与其研究的热度呈现对应关系。表面上看,研究者似乎紧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及时开展了相关的科学研究,但研究者是否深入地开展社交媒体的教育应用研究?即使是研究时间较长的博客(Blog),一直处于社交媒体教育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其研究多数是使用以文献研究法为主的基础理论研究,没有足够的实践研究和量化研究,从而探索出真正适合教育的应用模式。

总的来说,国内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十余年,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今后,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的研究应该加强量的研究以及实践研究,开展深度研究,探寻社交媒体教育应用的教学模式、评价方式,而不是对各种社交媒体工具教育应用浅尝辄止。

猜你喜欢
共词博客聚类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基于突变检测与共词分析的深阅读新兴趋势分析
基于Matlab的共词矩阵构造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基于加权模糊聚类的不平衡数据分类方法
博客天下
基于GEPHI的共词可视化分析:以文献计量学作者合作关系为例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