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怡帆
近年来,短视频在媒介融合环境下迅猛发展。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增至2.42亿人,预计2018年年底将达到3.53亿人。在新的形势下,时政新闻要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就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时政新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两会”新闻,在2018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主流媒体创新报道方式,持续发力,制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短视频新闻作品。
当下短视频传播呈现出实时性、原创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等特点,新华社在“两会”报道中,充分利用短视频的特点,发挥短视频的效能。
新华社全方位多层次布局“两会”报道。作为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的新华社,从2014年就进入短视频领域,于11月19日上线了名为“15秒”的短新闻视频客户端。从时间节点上来看,这也是我国传统媒体最早在短视频领域的布局。近年来,新华社积极探索新模式,推出了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作品。在2018年“两会”报道中,新华社着力视频报道,多档栏目同步上线,全方位多层次揭开“两会”神秘面纱(见表1)。
表1 2018年新华社“两会”报道布局情况
从表1可见,在“两会”报道初期,以新华社为代表的中央媒体率先推出短视频《习近平代表的两会故事》。对于备受关注的《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社除了制作动画短视频《跃然纸上看报告》外,还推出了《AR看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福利》等创意产品。在“两会”报道中后期,宪法修正、国务院机构调整、监察法草案审议等一系列改革调整陆续出台,这一阶段,新华社3月14日推出的创意报道《“媒体大脑”带你读懂监察法草案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运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呈现界面充满科技感,更具有辨识度。
新华社短视频抢占“两会”报道新高地。新华社在“两会”新闻报道中,相较于图片报道、文字报道、直播等形式,短视频传播效果最为突出。其时间短,符合受众阅读习惯;内容丰富,单位时间内信息量大;形式多样,满足个性化需求。2018年新华社“两会”报道聚焦国内外各方视线,打造“两会”短视频报道矩阵(见表2)。
表2 2018年新华社“两会”报道短视频布局情况
从表2可见,立足国家层面,短视频栏目《国是锐评》推出《改革》,《新跨越两会专家谈》推出《辜胜阻:中国经济“颜值”高》,从宏观上对国家新一轮改革与措施作出解释与评论;立足百姓角度,短视频栏目《基层代表委员心里话》推出《刘卫昌:愿做乡村孩子的梦想守护者》,《两会直达车》推出《张凯丽:应严禁恶搞红色经典行为》,从微观上展现了社会各界在“两会”中关注的国计民生;立足国际层面,新华社从外国友人比较关注的“中国现象”出发,在短视频栏目《大使看两会》中推出《打call中国:新速度新成就中国“新四大发明”令全球创新更精彩》,展现各国大使眼中腾飞的中国。
新华社自身实力强大,占据国社先天优势。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新闻媒体在制作短视频新闻时要抢时效、拼速度。新华社作为国家官方通讯社,具有很多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在2018年全国“两会”中,新华社是唯一一个在人民大会堂设立“两会”报道中心的媒体。作为政府层面权威信息的发布者,新华社具备首发优势。同时,新华社在全球拥有超过5000人的采编队伍,专业性强,制作水平高,新闻生产流程成熟。
新华社的专业水准在“两会”报道中有着淋漓尽致的表现。国务院总理于3月5日上午9时做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社在当晚23时24分就发布了动画短视频《跃然纸上看报告》,截至3月9日17时,此视频在新华网及各主要渠道总访问量达到1.05亿,转载媒体数量达848家,迅速成为“现象级”全媒体产品。
新华社“两会”短视频创新能力突出。新华社在“两会”报道中积极探索新模式,以创新为要求,以技术为驱动,通过动画、H5、航拍等新形式进行时政新闻报道,使新闻更具可读性和可视性。如表2所示,新华社“两会”短视频栏目《大使看两会》中《打call中国:新速度新成就中国“新四大发明”令全球创新更精彩》就综合运用了动画加采访的形式。在视频中,运用动画进行开篇,对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采访了各国驻华大使,他们对中国“新四大发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整体风格轻松活泼,为受众带来了全新的观看体验。
新华社“两会”报道采用新技术,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见微知著,为了探究新华社“两会”短视频报道的传播效果,笔者选取2014年至2018年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报道进行了比较(见表3)。
表3 新华社近五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报道情况
从表3可见,新华社在2014年依旧采用图片的形式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从2015年开始,率先利用传播速度更快的短视频对“两会”和《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播放量从560万到1.05亿,上涨了18.75倍,这也代表着新华社在时政新闻创新报道中的巨大突破。
新华社短视频报道的传播方式打破了时政新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从时间上看,报纸新闻要受到以“天”为单位的出版时间限制,同样,广播和电视均受到节目时间及线性传播的限制,而短视频的“短平快”,在“两会”报道中可以做到实时更新。从空间上看,报纸新闻发行量受数量和地域的限制,传播效果和覆盖面均有限,电视、电台受到频道波段的限制,而短视频不仅具备电视声画结合的传播优势,而且能够打破空间限制。因此,新华社制作的“两会”短视频,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传递到世界各地,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
新华社“两会”短视频报道满足受众碎片化时间需求。媒介融合的变革带来了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较之图文、音视频,短视频不仅呈现出生动直观的传播效果,而且省时省力。在用户时间碎片化的背景下,短视频恰好满足了人们希望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内容与进行社交的需求。
新华社在“两会”期间推出的短视频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完成了新闻主题的讲述和传递,不断适应着用户碎片化、移动化的阅读需求。如《部长之声》栏目中《老了谁来养?留守儿童谁来管?民政部部长这样说》这期节目,为了避免总体时间过长,分成了五个短视频进行系列报道,平均每个视频3分45秒,探讨1~3个问题,清晰明了地表达了民政部部长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
短视频时代已经来临,时政新闻报道如何才能抓住时代的脉搏,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面临着选择。显然,新华社起到了示范作用。基于新华社“两会”报道中所取得的良好传播效果,笔者对时政新闻短视频报道的发展策略提出几点思考。
坚持“内容为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对于新闻行业而言,内容始终是根本。在新闻短视频发展的过程中,内容仍是关键性因素。第一,坚持内容为王,作品需具有原创性。在“两会”报道中,新华社融媒体报道平台的“全媒新体验”板块共发布短视频24个,其中原创视频20个,转载CCTV视频4个。第二,坚持内容为王,平台需定位明确。新华社“两会”报道中“两会直达车”栏目,定位明确,弘扬正能量,如《张凯丽:应严禁恶搞红色经典行为》,内容积极正面,批判了现代社会中存在的恶搞红色经典的行为,建议立法禁止,严厉打击。第三,优质的内容是构建媒体影响力的必要条件。新闻媒体要秉承“内容为王”的基本原则,适应新媒体智能化、移动化、个性化、数据化的发展趋势,持续生产、制作出高质量的短视频新闻,提升核心竞争力。
发挥传统媒体的强大优势。传统媒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新闻生产经验,同时掌握了诸多的新闻资源,这是其他媒体尤其是自媒体所不具备的。同时,传统媒体在我国具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有着很强的社会公信力和受众认可度,因此吸引了一大批专业的新闻人才加入。在短视频发展过程中,传统新闻媒体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建专业团队进行短视频新闻的制作与运营,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利用短视频的强社交优势。短视频这种形式能受到广泛关注和喜爱,与其较强的社交属性是分不开的。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的内容传播形式,拓宽了社交产品形态,促进了媒体信息内容的传播。首先,新闻媒体可以在新闻短视频中设置开放式问题,引导受众去思考,并鼓励受众参与其中,对内容点赞、转发和评论。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受众的交互体验,加强了受众黏性,扩大了短视频的传播影响力。其次,新闻媒体可以与社交平台进行合作,将短视频新闻分发到不同的社交平台上,通过联合发布来弥补单一平台传播效果有限的情况,从而拓展影响力,形成联动效应。最后,新华社还在“两会”报道中,引入了生物传感智能机器人。新华社邀请30位观众到实验室,通过高科技手段,分析他们在政府报告中“心潮澎湃”的瞬间,然后生产出了国内首条生理传感新闻——《更懂你是什么感觉,答案在这里》,最后将这一过程制作成为短视频。受众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也可以同步点击屏幕,模拟实验室操作,实现了短视频交互性的完美体验。
当下,短视频浪潮持续火热,发展势头迅猛,预计在未来的几年,都将会成为热点话题。时政新闻报道需要在短视频领域持续不断的创新与探究。目前,在我国无论是新华社、《人民日报》这样的传统媒体巨头,还是其他新媒体平台,生产时政新闻短视频仍处在探索阶段。传统媒体在时政新闻报道领域所拥有的先天优势和制作优势是不容忽略的,但其在时政新闻短视频报道领域能够领先的原因在于不断创新和对受众的把握。新华社在时政新闻短视频领域勇于创新,打造全媒体报道矩阵,创造多个“首次”,实现现象级传播,因此,新华社取得的成功不是偶然。在今后的时政新闻报道中应把握受众心理,明确平台定位,坚持内容为王,发挥自身优势,真正实现大流量、强互动和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