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市新吴区南星小学 曹 祎 杨红珍
“一个人,一段文。无声的文字,有声的倾诉……”央视名主持董卿倾情打造、倾心演绎的《朗读者》点燃了一把朗读的火,一个熟悉的词被一遍一遍重复的时候,我们不禁重新去审度它的意义,它的存在,它带给我们的思考。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各年段朗读的要求都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对于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朗读者》的横空出世是一种强烈的冲击,让我们对平常的朗读教学有了更为广阔、深远的理解。一场关于《朗读者》的对话,一场关于朗读的头脑风暴,让我们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有了全新的解读和定位。
《朗读者》中一段段动情的朗读、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呈现着美的画面、美的心灵、美的思想。而朗读,正是让学生走进无声的文字,去“遇见”这样的“美”的最佳方式。
小学生各年级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朗读让文本的语言变得活跃生动,有立体感,能在学生的脑海形成鲜明的画面。《三亚落日》这篇课文中,作者对于夕阳滑落时的景象描写尤其优美,夕阳在作者笔下变成了“红灯笼”“孩童”“跳水员”, 形象跃然于文字之中。“红灯笼”是温暖轻盈的,“孩童”是顽皮可爱的,而“跳水员”则是轻快敏捷的。教学时,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带着学生不断朗读,想象感悟,画面就在朗读声中呼之欲出。夕阳虽黄昏,依然无限美。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在朗读中淋漓尽显。
小学课文,除了写景的美文,还有许多写人物美好品德的。人物身上有着满满的正能量,透过文本学生能够感受人物形象,也可以通过朗读方式来实现。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表现聂荣臻将军菩萨心肠的 “喂饭”片段:“开饭的时间到了,聂将军把美穗子拉到怀里,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读的时候,突出“拉”和“一口一口”,就能感受到他对孩子的真诚的关爱,菩萨心肠就在这“拉”和“一口”中流露出来。
无论写景还是写人的课文,有纯真情感的最动人。《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作者萧红在文章第一句就写道:“呼兰河边的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这句话看似简单,读一遍不会有什么感触。像这样饱含着作者深情却语言朴实的文字必须得通过朗读来感悟。师读一遍,生读一遍,再来一遍又一遍,每读一遍就会对祖父怀念多一点,就会明白在作者心里祖父是最重要的人,朴素的情感在朗读中静水流深。
朗读,让学生“遇见”唯美的画面,感受至美的品德,领略纯美的情感。
《朗读者》第三期开场白中说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小学正是学生行为习惯和品德的重要养成期,汲取到什么样的营养就会长成什么样。用教师的朗读引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教师的声音之中学会“选择”经典的文字,感受文字传播的温度,从而去过一种完整的朗读生活。
每天的早读课,总能听到学生们的琅琅书声。在最珍贵的早晨时光,我们读《日有所诵》《笠翁对韵》,我们读泰戈尔,读金子美玲。日不间断,持之以恒,用诗歌陪伴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当我们一遍一遍地朗读,文字中的词、句、意境、韵律自然加深,有效输入。我们无心背诵,却在每一天清晨的朗读中将那些美好的诗歌变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长在了我们的心里。朗读,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更提升了学生的定力与静气。在每一个清晨,悦耳的童声诵读着诗文经典,笔者觉得仿佛听到了教育的天籁。这就是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中写到的朗读对于学生可能发生的奇迹吧。
经典的文字就是这样具有魔力,传播着温度。曾经教过一个三年级,笔者带着他们从“桥梁书”开始“读书之旅”,那是一场终生难忘的特别的旅程。笔者给学生们朗读的第一本书是新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经典桥梁书系列中的一本——《名叫瞬间的鹦鹉》。学生们一下子就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了,对听笔者读书表现出极大的期待和热情。接着,我们又陆续读了《追踪小绿人》《文身狗》《蛇和蜥蜴》等。 就这样,每天中午的十分钟朗读成了学生们最期待的时刻。我们沉浸在温暖的故事中,沉醉在简单的朗读中,享受着精彩的故事,吸收成长的养分。记得他们在日记中写道:“我最喜欢听老师给我们讲故事了。”“我在学校里最快乐的时候就是老师读书给我们听的时候。”这是故事的魅力,是文字的魅力,更是朗读的魅力。
朗读时,学生的眼睛里注满情思,学生的口舌中书香四溢,学生的身体舒展而又蓬勃,笔者已经知道,他们学会了“选择”。选择朗读,就是选择了一种人生,当朗读像呼吸一样自然,学生的生命就会像朗读一样掷地有声,精彩无限。朗读,在温暖的声音里帮助我们回归语文最朴素的起点。
大山若没有湖光的陪伴,就少了妩媚;蓝天若没有白云的陪伴,将缺了灵动。陪伴,一个平常的字眼,却有着难以估量的力量。《朗读者》的陪伴是一种温暖的存在,一种生存的意义。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各种陪伴,朗读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有了朗读的陪伴,学生们心灵会更加敏锐,更加柔软,更加温暖。
记得教学《槐乡五月》时,笔者让学生读“清香醇香浓香”时的情景,每读一遍,香气一阵,仿佛一阵清风徐来,教室里也飘过愈来愈浓的香气,浸润到每个人的心田。而教叶圣陶先生《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笔者总要叫学生们找找最喜爱的句子。他们同笔者一样,总是会找到“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笔者让学生反复读,合作读,仿写后读,一个个脸上显示出神气,又一次发现文字让我们的心贴得很近。
有一年“三八”妇女节笔者布置了一项作业:为妈妈朗读一段文字。可以一个童话,一首小诗,也可以自己写的一段真心话。第二天笔者问学生的完成情况,有不少学生反映他们的妈妈很高兴,有的妈妈还回赠了一段文字;也有的妈妈淡淡的,没说什么,但笔者告诉他,你妈妈内心一定是幸福的。有了朗读的陪伴,学生的心柔软而温暖,亲情浓浓,弥漫在心间。
朱熹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这就是朗读,朗读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朗读者》说:“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我们要说,朗读是品茗文字,将值得传承的文字和值得铭记的情感完美融合,就是我们想要的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