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雪芬
(青田县山口镇小学,浙江丽水 32390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在向“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型的学习导引的社会转型和发展,教育承载着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担,网络如此发达,知识不再只是局限在课本这种单一死板的形式,网络传播知识更具有全面性、针对性、终身性的众多优势。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一个理性的人表达自己思想,清晰明了与他人交流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更是学习汉语基础中的基础,学好了语文,就能够为学习其他学科打下良好基础。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将微课合理运用,造成微课的使用频率较低,往往只出现在类似于“教学比赛”“微课比赛”这种形式中。其次,教师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并没有把微课加以重视,从而忽略了微课本身的灵活性。最后,制作高质量的微课需要精力、时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愿意制作微课,导致微课教学内容相对匮乏。其实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微课能将重难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反复观看,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大多数小学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导致微课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教师应该重视起微课的应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微课合理运用到课堂知识当中,把所教知识整合成视频或PPT等模式,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是一种将学科内容知识点、例子练习题、重点难点、反思总结等教学所需内容,以及其他启示性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启迪学生学习思考的新的教学形式。微课往往时间比较短小,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讲授一个知识点,通过浓缩精炼的视频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相较于传统的授课方式,微课通过视频的方式,以知识点为核心,用大量精心安排的信息来包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最佳效果。
微课的表达形式是视频,可以使用在线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时间安排上,更加自由。选择在自己高效的时间点学习相关的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兴趣。纵观国内外,所有备受好评的“微课”都带有着明显的特征。
微课的视频往往都短小精悍,时长大都在5到10分钟,即使最长,也不会超过15分钟。这种短时间的课程,可以让学生全程处于一个精神集中的状态,有效避免了注意力分散导致学习效果下降的可能,从而在短时间内快速有效地达到学习目的。
微课的授课内容精细,所以就需要仔细地安排设计,不能讲授过多的内容和繁多的知识,清晰明了地讲清楚这一知识点,保证了学生短时间内能够理解教学目标,也更容易明确教学目的,不会出现授课内容过于繁多,导致学生本末倒置、主次难分情况的发生。
微课资源是以视频形式存在的,这也就保证了它能够在网上传播,而短小的课程,使得其资源空间占据很小,往往几十兆左右,那么学生在网上观看微课、下载微课、分享微课、传播微课就成一件极其容易的事情,在学生相互探讨之间,必然会有很多美妙的想法产生,从而实现互助互学,共同提高。
微课学习的平台不局限于课堂之上,不用学生正襟危坐地坐在书桌面前,盯着黑板或者幻灯片学习。一切可以播放视频的平台,比如手机、iPad、电脑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媒介。学生完全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知识,不仅是在学校,家里、地铁中、咖啡厅、图书馆等合适的地方,只要学生能够看视频,就可以投入到学习中。
利用微课,我们可以通过鲜明的图片、形象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厌学的情况,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那么学习效果自然会飞快提升。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微课的引入能够更直观地将课程内容呈现到学生的眼前,给予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微课中的动画色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在学习部编二上语文《日月潭》这课时,小学生对台湾了解并不多,不知道有个日月潭,更不知道日月潭的美丽景色。因此,上课一开始,就链接了一段微课视频:在轻柔悦耳的音乐声中,出现美丽的光华岛,光华岛的北边出现像圆圆的太阳的日潭,南边出现像弯弯的月亮的月潭,湖面上烟雾缭绕,朦朦胧胧,把日月潭的优美风光展现给学生,学生立即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学习欲望瞬间被点燃,在学生交流观看感受中,教师顺势导入课文,为学生自主学习后面的文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在学习《悯农》这首诗时,对于一年级小孩来说,“悯农”理解起来有点困难,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先观看一个精简的动画短片,让学生结合动画的内容联想农民伯伯在大太阳下耕种的场景,最后让学生理解农民耕种的辛苦,学生便能轻易理解悯农的含义,为之后学这首古诗作铺垫。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微课的优势在预习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引人入胜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很快地了解新课内容。例如,为了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内容,掌握预习课文的方法,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矛和盾的集合》时,微课可以这样设计:第一,引入本单元的单元提示,在我们生活中,遇到许多事,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得出的结果也不一样。本组围绕着以下这四篇课文《矛和盾的集合》《科里亚的木匣》《陶罐和铁罐》及《狮子和鹿》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第二,提示学生读课文《矛和盾的集合》中的生字词语,写出认为难写的字,查查不理解词语的意思。视频里播放多音字等难读字的正确读音,讲解难理解词语的意思。第三,自由读课文《矛和盾的集合》,做到读正确、读流利,想一想这课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发明过程—实际应用—引发道理)。第四,《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重点介绍了人们结合什么和什么的优点,能总结出什么道理。第五,让学生拿出采蜜本,把本课中优美的词句写到采蜜本上。像这样用微课指导学生预习,不仅让学生在自学生字词时,可以跟着微课多读几遍难读的字词,做到预习更准确、到位,同时也让学生明白预习的方法,长此以往必定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再如,在教学部编二上语文园地七中的看图写话时,学生第一次接触写话学习,教师可以把准备好的微课《看图写话小秘诀》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回家先预习,通过观看让学生初步对看图写话有一些了解,看了微课之后还不明白之处,待到第二天在课堂上教师教学看图写话时,把不明白的地方听懂。同时,经过之前的微课预习,对这幅图中小老鼠的举动以及故事情节比较了解,这样看图写话学生学起来难度就会降低。
重难点是一堂课中学生比较难理解或者比较容易混淆的地方,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也就成了教师教学设计重中之重,教师在突破重难点时可以直接利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授课。一是在语文课中运用微课突出教学重点的教学设计。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这课时,课文的重点是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通过读课文,从文字信息中提取玻璃的名称、特点及作用,让学生批注出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随后教师用微课开了一个新型玻璃“展销会”。具体做法是:教师做主持人,学生当“推销员”,“推销员”准备各自的推销话语,教师布置好“展销会”场地,一切准备就绪后,主持人宣布新型玻璃“展销会”开始,先出示第一个镜头是由博物馆里传来的报警声,到警察出现抓住嫌疑人,最后定格在“夹丝网防盗玻璃”上,教师按了暂停键,主持人请“推销员”介绍清楚这种“产品”的特点和用途。“推销员”在微视频的情境下,顺利地推销着“夹丝网防盗玻璃”这款产品。就这样通过一个个镜头,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在“推销员”的介绍之下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通过这种形象直观、生动具体的视频有意识地把认识事物、学习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既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又落实语文听说的训练,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开心。
二是微课在教学难点突破上的设计。例如,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学生往往把“教”的反文旁(攵)和折文(夂)混淆,这时就可以制作一个微课,通过讲解字理,帮助学生区分。具体微课设计如下:先出示甲骨文的反文旁(攵)从甲骨文演变到小篆最后演变成“攴”,“攴”读作pū,表示轻轻地击打,带有“攴”的字往往与手有关,但是现在常常写成反文旁(攵),补充列举“教”这个字,“教”的甲骨文是=(爻,算筹)+(子,孩童)+(攴,手持鞭子、棍杖),表示体罚学子。督促孩子学习,就是教育,教育的地方就是教室。那么折文(夂)与什么有关呢?它与脚有关,是一只右边的小脚倒过来,象形字用“”表示,后来写成折文(夂),列举带有折文(夂)的“夏”字,上下结构,上面是“首”字省略了点撇,但是仍表示头,下面是脚,上下合起来表示顶天立地,具有大的意思,比如华夏,因为一年四季中的一段时间植物长得最茂盛、最高大,因此就把这段时间称为夏天、夏季。将汉字的字理字义进行演示来突破难点,学生从此再也不会反文旁(攵)和折文(夂)不分了。微课在教学过程中,明晰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温故而知新”,及时梳理知识,才能加强学生对授课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微课同样有独特的优势。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丰富学生的知识,不要只是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例如,在学习部编二上《狐狸分奶酪》时,最后可以设计一个“拓展阅读”,具体可以这么做:教师说:“《狐狸分奶酪》中的狐狸是狡猾、贪吃的。那么看这个视频中的狐狸又是怎样的狐狸呢?”出示电影《狐狸与我》中的片段“小女孩欣喜若狂地发现了狐狸的洞穴和它的三只小狐狸,却没想到狐狸嗅出人的气味,连夜转移了幼崽。”让学生讨论交流视频中的狐狸是个怎样的狐狸。之后又推荐《狐狸列那》《列那狐偷鱼》《狐狸孵蛋》《狐狸和马》《会做贸易的狐狸》等这些关于狐狸的文章,让学生课外去读,去思考文中的狐狸是怎样的狐狸。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同是狐狸,形象不同,那是因为作者的表达不同,对狐狸的观点就不同。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既活跃课堂氛围,又增加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不同学生对同一知识的掌握不同,需求也不同,利用微课,可以针对学生需求制作多种多样不同的资源,“因材施教”保证学生能够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弥补自己弱项或提高自己的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微课本身既是教学资源,又带有学习资源的属性,不但可以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用于学生在课下学习。根据以上所述,微课在课前预习、导入新课、课中探究、课后拓展等环节都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完成精准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微课的制作、开发上应加以重视,捕捉教学点,设计恰当有效的微课资源,制作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的微课,使微课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真正实现微课的“翻转作用”,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1] 王霞.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的相关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16):165.
[2] 杜垚.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7.
[3] 于洪祥.小学语文实施微课教学的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24):12-14.
[4] 胡敏.微课程在小学语文应用文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5] 蔡振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探析[J].亚太教育,2016,(22):35.
[6] 赵琰琰.微课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设计与应用[D].聊城大学,2016.
[7] 郭华.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7):20-21.
[8] 金文伟.我们的系统识字课——遵循汉字学的识字及阅读课例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