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康平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幼儿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提出“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等”等教育原则,与陶行知先生提出解放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的教育主张以及“生活即教育”理念有着内在联系。因此,在幼儿园美术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幼儿兴趣,从生活中挖掘教育素材,用多种方式帮助幼儿获得审美体验,从而提高幼儿美术创造能力。现以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金鱼”为例进行探究。
《指南》提出“让教育自然地融入一日生活中”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及教育”的理念相吻合。贴近幼儿兴趣需要,贴近幼儿最近发展区,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才是有价值的教育内容。金鱼是生活中常见的观赏鱼,美丽的色彩姿态对幼儿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班内有些幼儿家里饲养金鱼,金鱼素材就是幼儿生活中的教育点。在活动前知识准备中,我组织谈话,引发“金鱼”话题,如“你有没有养过小金鱼?你家的金鱼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喂养金鱼的?”“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金鱼?那里的金鱼有什么不一样?”等,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小金鱼的故事,展示自己饲养的金鱼(或照片)。同时,在班级里放置金鱼缸和金鱼,让幼儿自由地欣赏与观察、饲养,并尝试进行简单的记录,并表达自己的发现。在轻松愉悦的真实生活场景中,通过与金鱼的亲密接触,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金鱼的兴趣与喜爱,自然而然获得初步的审美表象认知,为后续的艺术表现、创作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陶行知提出:“应培养儿童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儿童性情得到陶冶。”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在观察事物时容易被形状独特、颜色鲜艳、发光、发声的事物所吸引,不仅能关注事物的特征,还能激发对事物的审美想象。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始部分,我为幼儿提供了名贵金鱼欣赏视频,同时配上中国古典音乐《正月梅花》,通过丰富的多媒体介入,营造视觉听觉冲击的审美意境,调动幼儿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具体形象地感知金鱼五彩斑斓的色彩,游动时自由美妙的动态……在这种意境下,幼儿全身心投入,时而屏息凝神观看,时而不由自主交流,在观察、发现、探索、交流中不断调动审美经验和想象力,体验着、学习着。其次,通过视频画面,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启发幼儿对审美感受进行归纳、想象、表达,如“你觉得视频中的金鱼美吗?美在哪里?”“金鱼有那么多的颜色,为什么名字里有个金字?金表示什么颜色?”“你有没有看到样子有趣的金鱼?你觉得像什么?你能为它起个有趣的名字吗?”……幼儿展开想象,自由表述着自己的独特感受,“金鱼的鱼鳞像金子一样亮闪闪”“金鱼的眼睛像气球,我想叫它气球金鱼”“有的金鱼头上还戴着红花”“白金鱼游起来像仙女”……
经典的艺术大师作品来源于生活并经过艺术的提炼,是幼儿获得审美经验的主要途径,而同一题材不同风格的作品欣赏能增强幼儿的审美理解,满足不同幼儿的审美需要。本活动中,我选择了我国画家凌虚和虚谷的《金鱼图》,凌虚的金鱼柔美轻盈,虚谷的金鱼简约古朴,这两种风格都符合大班幼儿的审美认知。在欣赏时,我针对两幅画的特点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体验,帮助幼儿感受、比较不同艺术表现方式。如欣赏凌虚画的“金鱼”时,鼓励幼儿通过动作表演等感受、表现金鱼姿态的柔美、轻盈,幼儿时而是穿着纱裙的公主,时而是蝴蝶、云彩……欣赏虚谷画的“金鱼”时,幼儿发现金鱼体形与众不同,鱼鳍像草丛,像折扇、像刷子等,金鱼们在“游泳比赛”“欣赏美丽的花” ……通过领略不同的艺术表现,满足不同幼儿的审美需要,为个性化创作提供支持。另外,教师积极的回应能引导幼儿进入美的欣赏与领悟中,提升幼儿审美能力,如幼儿说金鱼鱼鳍像“蜻蜓的翅膀”,我回应说:“是的,就像蜻蜓翅膀一样透明。”幼儿说鱼鳍像“扇子”,我马上回应:“是一把打开的扇子。”幼儿说鱼鳍像公主的纱裙,我回应说:“是啊,像公主的纱裙层层叠叠,非常华丽。”等等,教师积极的回应肯定了幼儿的审美感受,又顺势在语言暗示中将幼儿的直观感受提升艺术表现的高度,使幼儿主动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获得思想、情感、知识水平上的进步与发展。
凌虚和虚谷的《金鱼图》都是中国画,中国画非常讲究技巧,如果用传统复杂的中国画画法要求幼儿,技能要求的难度会影响幼儿的创作激情,有想法却画不出来。陶行知提出:“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孩子以动手的机会,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使他们在手脑并用中发展创造力。”由此,我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打破国画传统的作画方式,进行儿童化变通,除提供宣纸、毛笔、国画颜料外,增添小喷水瓶,幼儿用干练的浓彩(墨)勾画金鱼的轮廓、花纹等,用小喷水瓶对浓彩一点一点地喷水,渗入水的国画颜料逐渐晕染开来,构成浓淡交融的国画意境。在作画过程中,幼儿不断惊叹着:“金鱼尾巴变大了”“颜色变成透明了”……虽然没有中国画技巧,但新颖的工具、有趣的表现形式使幼儿获得游戏的乐趣,并从中体验到国画的变幻与韵味。
《指南》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与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幼儿的艺术教育应该顺应幼儿发展的特点,始终把对幼儿的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幼儿的美术作品是一种自我表达,包含着审美情感,他们不仅仅满足于作画过程,更需要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审美情感,期待他人的肯定。因此,在活动结束前,我请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画作,说说画里金鱼的故事,“我画了金鱼公主和金鱼王子,他们要结婚了。”“我画的金鱼在比赛吹泡泡”“金鱼姐姐带着金鱼妹妹在游泳”……每一幅作品中都有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糅合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情趣情感等,幼儿的交流、分享,引发其他幼儿的共鸣,获得情感启迪。活动结束后,师幼一起将作品布置成画展,邀请家长、别班老师、幼儿前来观赏,幼儿当画展解说员,努力用最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创作。当同伴羡慕,家长、老师赞赏时,幼儿更充满快乐和骄傲。这种积极愉悦的审美体验不仅获得即时的良好效果,也有助于幼儿未来的美术能力发展。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审美体验过程,有意识地、巧妙地把生活、音乐、欣赏、游戏、语言等相结合,培养幼儿感官的敏锐、心灵的敏感,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感受,让“色彩、线条、形象等活了起来”,发出“儿童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