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张家港市南沙小学 闵士强
《周礼》云:“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中国古代的教育智慧,给现代学校、现代课程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乡土教育不应该从学校课程中割裂开去。乡土文化和学校文化、学校课程的无缝对接,为学生提供课程的“直接经验”,是学生乃至教师成长之根基。
那么,地处长江之滨、香山脚下的南沙小学,哪些乡土资源应该唤得学校的垂青呢?
南沙,有什么?
南沙有香山。香山海拔136.6米,地处江南平原,“左控姑苏之雄,右据毗陵之胜”“突出平壤,高峻磅礴,甲于他山”。香山的闻名,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即有“香山十八景”广为人知。香山风景旖旎,如今已成为国家4A级风景区,登临香山,江南美景尽收眼底,对学生的美育教育功能自不必言;香山是南沙历史文化的一座博物馆,这里留下吴王夫差、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元代张士诚、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清代皇帝乾隆等人的足迹,有藏军洞、烽火台等军事文化遗址,有佛教、道教、天主教等庙宇或教堂,还有聆风塔、梅花堂等人文景观20余处,苏派园林建筑的艺术融汇其中,著名石刻、题字不计其数;香山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山上长有成片的马尾松、水杉、毛竹,品种多样的野生药材;香山是中小学生健身、休憩的场所,两条石径贯穿香山南北,长短适宜,绿树掩映,是有氧运动的首选方式;香山还是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乐园,环境教育、生存教育、志愿者服务等项目,可以依托其开展。德智体美劳,香山有取之不竭的课程资源。
南沙有崧泽文化时期的人类历史的踪迹。“东山村遗址”2009年入选中国社科院公布的“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发掘出数量可观的陶器、石器、玉器等出土文物,向学生无声地诉说着人类五六千年前的历史。
南沙名人辈出。这片热土是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刘氏三兄弟”的诞生地,这里走出过经济学家梅汝和、工艺美术师张龙法、植物学家张涵庆等一大批在学术上颇有造诣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谱写的人生是当代学子奋进精神的感召。
南沙有尚武的传统。地处长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藏军洞见证了南沙屯兵坐镇长江的历史,由此民间有尚武强身、尚武卫国的传统,有“武术之乡”之称。南沙的学校都很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以至于中小学均以举重为发展特色,闻名全国。
南沙有开启现代学校之门的悠久的办学历史。南沙小学前身即为“育德书院”“育德学堂”,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三月,民国三年改为初级小学,是民国初期最早开办的农村小学之一。早期校长殷念乔等人的办学思想、办学业绩名噪一时。这是学校无形资产,更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激励学校的管理者后来居上。
更为重要的是,南沙有“故事”。传说春秋时吴王夫差遣美人上山采香,香山因此而得名。香山每一处景点,每一个文物,每一个历史文化名人,都凝聚为一个个故事,而“故事”是浸润学生心灵,培育学生德行的最好途径。
那么,南沙小学,我们可以做什么?
学校编印了校本教材《香山风》。教材近十万字,图文并茂,历经了几任校长的运筹,凝聚了校内外30多位教师的智慧,其可读性可与教科书相媲美。全书共分“香山概貌”“香山名胜”(注音版)、“民俗风情”“美丽传说”“古迹文物”“香山与名人”“吟咏香山”“土特名产”“德育基地”“综合实践”十大篇目,向学生呈现南沙的风土人情。
“香山名胜”罗列景点35处,如桃花涧、石虎门、圣清池、圣过潭、老虎嘴、听松吟、偶得廊、揽胜亭、三生石等,单是这些景点的名称就让你有探究它们来历的欲望。
“民俗风情”中首先讲述的是“香山地区的四时八节”,帮助学生更敏感地触摸时间变化的轨迹;然后,诠释了“举重摇篮”“武术之乡”的由来;“热闹的香山庙会”的内涵;最后,花巨大篇幅彰显了南沙“兴教崇文之风”的悠久传统。
“美丽传说”萃取了对学生有强烈的道德浸润意义的10个故事。如“丑与善的甄别”“苦难与美德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智慧与生存的哲学”“令人叫绝的奇思妙想”等,每个故事都是人文品质的读本。
此外,“古迹文物”展示17类(处),“香山与名人”叙述了徐霞客、苏东坡、刘氏三兄弟等10位名人与香山的渊源,“吟咏香山”收录诗文27篇(首)等。
学校构建了《香山风》校本课程的实践和评价体系。历经两年多的酝酿和实践,《香山风》从教材的物态走向课程的实践,形成办学一以贯之的传统与品牌。评价标准定位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家乡、建设家乡”,评价总目标是“立足香山、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教学具体内容和目标分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一学段:5~6年级)和三个维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实践活动)展开,有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建议”“教学评价建议”。
我们利用香山资源拓展了课堂的疆界。香山的风土人情里,有语文表达的素材,有数学训练的平台,有艺术创作的摹本。一个典型的“同课异构”案例就是:六年级“认识方位”教学,教师以香山的“聆风塔”为坐标原点,认识各景点的方位分布,效果很好。当香山资源和文化课程整合时,收获的是课堂的轻盈灵动。不仅如此,香山还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第二课堂”,每年春季学校会安排一次香山采风,让学生实地观察与写作。
学校把香山当作得天独厚的实践活动基地。“香山小导游”、摄影、写生等多样的社团活动是围绕香山开展的。南沙小学香山小导游(团队)成立于1999年。成立以来,小导游们既是环保小卫士,定期开展活动,在香山风景区清理垃圾,又是环保小老师,在旅游旺季,做游客的小导游,介绍香山历史的同时,宣传环保知识,倡导旅游文明。“明月装饰我的窗子,我装饰了别人的梦”,南沙小学的小导游们,也是深得香山游客赞赏的一景。
学校精心经营着“举重之乡”的品牌。“香山举重队”如今已成为江苏省举重训练基地,学校成为苏州市体育传统学校。这里,走出过2007年世锦赛冠军刘海华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亚军陆浩杰。2005年~2017年,学校选手参加苏州市中小学举重比赛,共获得103枚金牌、70枚银牌、36枚铜牌的好成绩,在苏州各市、区名列前茅。
2017年6月,学校成功创建足球队,并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成绩属于运动员,但我们更坚信,有一种体育精神,无声地滋养着南沙小学的每一位学子。
历经百年的沧桑变故,南沙小学越发感到传承历史的弥足珍贵。纵观国内外百年名校,与其说是教师育人,不如说是文化育人。师生在南沙小学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孕育中,渐渐明晰了这样一个概念:学校应该成为乡土文化的博物馆。
学校致力于百年学校精神的延存。学校凭借校内外力量,修撰了南沙小学校史。在历史的梳理中,明晰了乡村教育应有的精神品格。如今,南沙小学秉承第四任校长殷念乔先生“诚勤”的校训,沿袭“心诚则灵,诚实习读,勤奋好学和勤恳习读”之意,赋予其新的内涵:立人立世诚信,为学为事勤勉。学校的主要功能楼都以“诚勤”二字展开加以命名标识,如诚笃楼、诚信楼、勤勉楼、勤俭楼,通俗易懂,朴实无华。遥想念乔先生办学之初举步维艰,慨然变卖家产兴修学舍,此等义举南沙小学后来者当铭记不忘。
学校致力传统文化对师生人格品质的提升。香山人文历史的追溯,是师生精神世界内在的丰富。有教师这样写道:徐霞客题于香山梅花堂的一首诗《得横字》,其中有两句我们拿来自勉。一是“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我们无意与古人媲美高风亮节,更不奢望名垂千古,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也想做香山的一株香草或一朵梅花,虽然无法装扮整个春天的美丽和香山的灿烂,但也曾经奉献过自己的一点芬芳;第二句“峰头且莫骑黄鹤,留遍江城铁笛声”,意思是不要在峰顶骑上黄鹤飞去做仙人,而应在故乡留下光辉业绩的远大志向。我们感到徐霞客先生是在规劝我们不要仅陶醉于风景,更要在这片热土上演一场自我的风采。”师者如斯,是学校的幸事,是社区的福祉。
民国教育家张謇对学校功能“师范启其塞,小学导其源,中学正其流,专门别其派,大学会其归”的论断,至今仍振聋发聩。乡土资源的发掘,是小学课程资源的一条重要源头活水。回顾南沙小学办学的百年历程,感恩的是造物主对南沙的垂青,感恩的是南沙的先贤与今人对教育的不解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