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中常见的组织错误与防范管理

2018-11-30 12:27:30郜艳丽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煤矿安全预案管理制度

郜艳丽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工程系,吉林 辽源 136201)

0 引言

安全管理是煤矿生产的重中之重,其管理效果将对煤矿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然而煤矿企业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颇,安全管理意识相对淡薄,既没有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又没有提供完善的保障措施,在安全事故发生时往往不知所措,致使事故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扩大和蔓延,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人员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需要煤矿企业能够确立安全管理之于煤矿生产的重要地位,加大资金、技术、设施的投入力度,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持和保障,从而最大限度的防范组织错误的发生,为煤矿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煤矿安全管理中常见的组织错误分析

1.1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煤矿企业为了便于管理制定了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制度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归根究底是因为制度存在缺陷,没有对人员的权责进行详细的界定和划分,威慑力不足,难以有效约束员工行为,使得安全管理制度不能得到落实,在出现安全问题时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屡见不鲜。

1.2 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煤矿企业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将经济利益置于头等地位,反而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这就给员工造成了误导,他们的安全意识不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也不到位,在煤矿生产中还经常会违反生产制度,出现违规操作,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风险。

1.3 安全预防管理薄弱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具体表现为地下矿井的结构指标和防震性能不能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无疑给煤矿生产埋下了不小的隐患。再加上相关部门对煤矿生产的监督力度稍有不足,煤矿企业的安全预警系统不够完备,导致安全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防控,事故损失因而居高不下。

1.4 安全保障措施不足

煤矿生产环境较为复杂,空气中充斥着大量的粉尘、煤渣和有毒有害气体,工作人员长期处于井下作业中难免会吸入不少此类物质,极易引起工作人员患病,直接影响到煤矿生产效率。同时,煤矿企业没有及时更新安全防护措施,对于设备也没有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致使煤矿开采设备的老化和故障问题十分严重,工作人员面临着较高的安全风险。

2 煤矿安全管理中常见组织错误的防控措施

2.1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依据,要想保证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必要前提条件,煤矿企业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制定科学严谨的安全管理方案,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持。企业还应将安全管理职责合理分配给每位管理人员,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明确职责,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构建多级监督策略,以便在发生安全问题时迅速找到相关责任人究责,一方面能够提高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另一方面能够大幅度降低事故损失。

2.2 注重员工培训

煤矿生产需要各个工种的协调配合,煤矿企业各个部门的员工都应清楚认识到自身的重大职责和使命,能够与其他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尽可能的避免煤矿生产中出现矛盾和冲突。为了实现这一理念,需要煤矿企业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将安全培训贯穿于计划、实施、评估、检查、改进等环节之中,积极革新培训观念,构建完善的培训机制,优化培训内容。在培训中可以引进讨论、学习、讲演、游戏、案例分析等众多模式,以强化培训效果,确保培训目标真正得以达成。

2.3 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应急计划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于加强安全管理工作非常的重要,可以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引发的损失,因此,要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就要制定科学可行的安全事故预案。第一,煤矿生产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为安全事故预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第二,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要准确及时地启动安全事故应急方案,以有效地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和控制;第三,要重视对应急预案的评价,客观公正的评审,联合消防部门、地质矿产部门、安监部门共同评价,确保预案的有效性,落实安全预案真正的价值,才能够为应急预案以后的实施和改进提供依据。

2.4 改善生产环境

煤矿生产现场存在着众多的危险源,加强现场管理有助于降低生产要素引发的安全风险,进一步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首先,加强对材料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材料和设备,防止材料变质和设备故障问题的发生;其次,加强对煤矿生产环境的监管,保持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确保井下通道的畅通以及新鲜空气的流通,为工作人员创建良好的作业环境;最后,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坚持人性化管理原则,科学设计煤矿生产计划,防止人员的超负荷作业,还应经常与员工谈话,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减轻员工的心理负担,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稳定进行。

3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相对庞杂的工作,需要煤矿企业给予高度的重视,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打造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同时制定事故应急计划,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事故并采取措施,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除此之外,煤矿企业还要积极改善生产环境,做好现场管理工作,以实现对生产要素的严格管控,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煤矿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1]卢刚.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常见组织错误与预防控制策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12).

[2]王玉和,孙翠翠,王厚臣,张兴磊.关于煤矿企业内部安全管理问题的分析研究及建议[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01).

猜你喜欢
煤矿安全预案管理制度
启东市强化预案演练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
劳动保护(2018年8期)2018-09-12 01:16:08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0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中国军转民(2017年7期)2017-12-19 13:30:10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中国民政(2016年9期)2016-05-17 04:51:33
紧急预案
关于煤矿安全事故责任追究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