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苏省常州市藻江花园幼儿园园长 顾 颖
长期以来,幼教人常常被简单地称之为“孩子保姆”。这种称呼的产生,追根溯源还是人们对幼儿教育这一职业的不了解、不重视和不尊重。那么,如何转变世人的观念?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让他们赢得社会尊重?除了要使工资待遇与专业付出成正比,更重要的是教师提升自我,做到“内外兼修”:向内,修炼专业素养;向外,提高做人格局,增值社会贡献。那么如何提高境界呢?作为幼教人,唯有用“敬”,才能赢得社会尊重。用敬重的姿态对待工作和生活;用谦卑、真挚的情感对待世间万物,丰盈精神。
用敬重的姿态对待每一个孩子,蹲下来,用心观察他们的需要,支持他们的发展,助推他们的成长。
用敬重的姿态对待每一位家长,换位思考,体察需要,协同互补,共同陪伴孩子成长。
用敬重的姿态对待每一位同事,与之共情,相互包容,相互激励,在教育探究的路上携手并进。
用敬重的姿态对待每一天生活,回归自然,回归心灵,赋予平常生活以仪式感,让趋于平淡的生活充满“诗意”和“阳光”。
这,就是用“敬”……
“小小的苔花,也可以有牡丹的清香。”这句歌词诠释了每个微小个体的生命力量,同时,这也是幼儿教师的真实写照。我们虽身处“小世界”,却要时常心怀“大天下”。冯友兰先生曾说过中国人有四种境界:第一,自然境界,就是一个人凭着本能工作;第二,功利境界,就是赋予工作一定的功利意义;第三,道德境界,就是我们所从事工作要具有社会意义;第四,天地境界,将自己置于自然宇宙万物之中,凭借自己的觉悟,最终使自己的境界拓展为宇宙的境界。这是何等之磅礴,何等之大格局。
我们期待并努力着,用“敬重”,赢得尊重!在这样的“大格局”“高境界”下俯瞰工作,俯瞰生活,俯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