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中心:素养本位下学生数学学习的路径探索

2018-11-30 10:38:39江苏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校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

江苏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校 王 琳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做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改革要进一步得到推进就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学生是一切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水平以及思维品质等,才能促使学生学习力的生长,完善自身的素质。因此主体性课堂教学的探究应是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和发展的应然追求。

一、厘清: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数学学习的意蕴内涵

(一)数学核心素养观照下学生数学的教学意蕴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源自基础教育的“双基”“三维目标”等相关理念,核心素养更赋予了教学目标更加广阔而丰富的含义,对应着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和品格。对核心素养的教育结合了对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与心理等多个方面的教育,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注重教育过程,更加关注学生受教育和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而不是结果。数学核心素养并不是指数学和核心素养,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或者学习的,和数学相关的能力和品格。马云鹏教授指出: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育体系中,主要包含两个重要层次,分别是思想方法和数学内容;也包含六项素养,分别是运算能力、模型思维、推理能力、立体空间理念、抽象思维以及数据分析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也彰显出小学数学教学在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基本教学要求。

(二)学生数学学习视域中核心素养的学科表达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以课堂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方式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教师传达的教学内容,学生并不能全盘接受,学生还需要不断改善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将新知识逐渐融入已构建的知识结构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要重视学生体验过程,让学生自主性凸显出来。教师在经过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之后,创设出适合学生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自主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重新建构知识体系,学会思想方法,积攒学习经验,学生的核心素养便在无形中发生、发展。

二、建构:学生数学教学中“学习者中心”的路径探索

(一)着眼学科本质,在“数学化”的过程中发展思维

当学生面对新问题、新知识的时候,其思维过程是怎样的?问题的难点在哪个部分?教学中怎样将学生思考环节显示出来,如何暴露出学生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教学的起点,更是教学的归宿。数学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分析出了数学教育的思想,最本质的地方就是学生的发展。教师要从学生的立场和视角思考,小学数学教育不仅仅对基础知识和能力进行教学,还需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掌握方法和规律,能够应用到解决问题中,这也是学生数学教育的三个维度。教育实践的目的是连接学生的知识,成功的数学教育是使学生展开数学经验的对接,进行思维的碰撞。

例如,在张齐华老师“认识分数”的教学中,我们知道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既是这个单元的起始也是这个单元的核心,对于后续知识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分数概念是学生需要接触、认识、掌握并运用的基础知识,是整数认识到分数认识的一次飞跃,学生建立这一概念着实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听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而分数的产生就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再分的单位开始的,在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而陌生的认识,也是本课的难点。张齐华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了这一问题,巧设情境,基于学生的理解层面充分让学生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产生要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将其一份或几份表示出来的强烈诉求。课的教学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一是创设问题情境“野餐分食物”。从情境中提炼有用的数学信息,并形成数学问题,唤起学生对“平均”分的直觉,从“一半”这个生活经验开始认识分数二分之一,积累二分之一的基本表象;二是在实践操作中构建二分之一的意义。张老师利用学生对折纸的浓厚兴趣,提出可以通过折长方形纸来找二分之一,学生通过不同的折法同样能找到二分之一,进一步明白只要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通过直观理解平均分使学生于“无声”中体验对知识的建构。三是转化迁移,形成新知识结构的构建。如“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图形,涂色部分都是图形的二分之一吗?”“我们认识了解了二分之一,还想认识几分之几呢”“能说得完吗?”“用手中的纸折一折,涂色涂出它的几分之一”。四是学生互动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生活化到数学化自然流淌,也让课堂成为“润物于无声的课堂”。

(二)聚焦学习主体,在主体间的交往中经历生长

1.在交往中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在核心素养取向指导下,小学数学的基础在于推动学生的发展,数学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的作用则是着力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供给学生以丰富的资源和渠道,帮助学生得到自由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获得真正的数学学习经验。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为了让学生建立“第几排第几个”的直观体验,教师在课前准备了一张上课时学生的集体照片,让学生先找出自己的位置;用第几排第几个这样的描述方式表达自己的位置;再用同样的描述方式表达站在自己右侧的同学的位置;最后根据教师的描述“第几排第几个”说出这位同学的名字。教师结合生活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在自我参与中成为此次数学活动的主角,在生活和数学中无痕切换,体悟到确定位置的方法,也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

2.在交往中丰富数学学习情感

数学教学当以学生的学习为根据,教师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提供给学生优越的教学条件,让教学活动达到预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学情。教师务必要深入了解学生学情,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态度,其次分析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分析和探究,然后展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坚定学生的主体位置,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在交往中发展数学综合素养

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学习面临的困难点,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是小学阶段从具体的数到代数的一个跨越,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年具体的数,却要改用字母表示熟悉的数字,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特级教师李培芳老师借助三个人的年龄巧妙地把学生们带入了代数世界,通过“同一个数量可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同一字母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字母有时表示的是一个未知数有时表示的是一个确定的数”这三个环节彼此串联,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大胆猜测、充分互动交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环节层层推进渗透了辩证的思想。另外在三角形个数与小棒根数的变与不变,年龄的变与不变中感受函数思想,体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价值。

(三)借助知识传递,在深度的知识学习中提高能力

1.经历知识的深度建构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过程本就是一个建构过程,学习要做到融会贯通,需要让学生理解知识,在情境的认知冲突中,对知识进行深度思考,体会知识形成过程,同时应用知识处理问题。学生得到深度学习需要主动参与,主动体验思维和方法,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例如“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正是使真正的学习发生在了学生身上。一段精彩的足球赛视频,一番精心设计的“开场白”:你会安排谁来主罚点球?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掀起课堂热烈的气氛。为什么安排梅西、C罗主罚?……所有的对白只是教师为把课堂交给学生搭建的平台,学生积极的探讨乍一看是在讨论足球话题,直到一位学生列举出“梅西踢100个球能进球90个”“C罗踢100个球能进球88个”时,已发觉教师精心设计的“圈套”将所有学生一网打尽。“由谁来主罚点球”作为任务驱动,巧妙将教学内容包含其中,抓住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进行了深度思考。更值得一提的是李老师还事先让学生收集了各种百分数,并介绍自己准备的百分数,将过去的被动发言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发言,教师不断赞赏学生独特而富有个性的表达,是给予学生这份颇费心思的预习工作的肯定,使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究、交流,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了“以发展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经历知识的泛在关联

学生的深度学习,不仅仅要求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还要求学生理解学习情景。首先,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进行学习指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唤醒学生探索意识。通过设置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自发探究。其次,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体验数学化,注重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如“认识面积”这一课是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从线过渡到面,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过渡的一次飞跃。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在摸一摸、看一看、量一量、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以及面积的大小比较。学生通过观察运用生活经验比较出两个面积差异较大的图形,但不能确定长15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和边长9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小。教师恰如其分地引导:“为什么”“怎么办”……使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出现渴求,圆片、小方片、透明格子纸等充分的教具准备更让学生放开手脚自我探究,并在操作过程中不断论证自己的猜测,最终得到结论。这样的数学化活动过程必然能让学生的深度学习得以实现,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中得到落实和深化。♪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数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