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峰
(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探讨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的可靠性
周峰
(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电力方面作为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电力系统及设备发展也越来越被重视。在现在的环境下,电力系统与设备的良好运营决定着许多用电企业的发展,而科学、合理地进行系统处理则能将电力发挥到最好,其效率也能达到最高。对于这样的现状,就电力系统与电力设备的可靠性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电力系统;电力设备;可靠性评估;用电企业
我国现在处于过渡发展的非常时期,电力系统及其设备是社会发展中的一部分,应运用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将电力系统和设备的状态调整到最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应重视电力发展。
电力行业的工作是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的工作。从开始设计规划一直到着手建设,系统在设计阶段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测试与调整。系统不完善也就意味着在用电的过程中并不能最大化地提升工作效率,无法解决在用电过程中遇见的实际问题。因此,设计人员在编程系统程序的过程中,都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电力设备即电力系统运行的载体,即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输电线路等,可保证电力系统能够有效运行以及保障用户的用电安全的大型机械设备。通过线路对电压进行调试与修正,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要进行一定的判断,及时解决问题。
电力可靠性传输是指电力系统与设备按照标准的质量与数量对用户进行相对时间内的标准电量传输。充裕度是指电力系统与电力设备能够维持稳定的用电总量的能力。安全性是指电力设备与系统在出现突发状况时,能够保证整体不会出现状况的能力,即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力系统与设备的可靠性是指在静态与动态条件下能够不中断地对用户进行供电的能力。可靠性是对电力系统与设备的优良程度进行判定的参考标准之一。
发电系统的可靠性是保证系统整体不会出现负载而造成整体崩溃,这在根本上保障了安全性与充裕度。互联发电系统的可靠性是将不同地区的用电系统与设备用单独的系统进行连接与处理,如果有某个区域的系统与设备出现问题,其他系统能够很快进行替补。电力设计、实验以及生产过程的可靠性都需要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相对的研究与分析,为保证在设定的时间与条件下设备能够全面、高效利用。
评估模型是指在原有数据的基础上对突发状况进行处理,这是建立元件与系统之间联系的纽带。利用现代的评估软件可以利用评估方法进行模型设计,这样在评估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时都能够很快地找到问题原因,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问题解决。分析方法是评估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对数据进行分析,基于数学相关知识进行运算统计,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加以解决。模拟方法是通过小型试验将突发状况还原,最后得到相应的结果。
信息管理的核心在于设备与系统的结合。设备是系统的载体,因此,当管理系统运行时,设备必须要对其运行过程进行记录与处理。在电力系统运行的预试验中,只有对每一次的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才能够保障可靠的充裕度与安全性。对每一次达标的数据进行情景分析,就能够发现规律,找到技巧,从而降低成本。
可靠性评估是为了电力系统能够得到有效的评估结果。确认评估目的就能够决定评估的方法。如果评估方法正确,就能够保证评估过程中的风险降低。如果能保证评估全面,则其结果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是无可替代的。为了让电力系统的设备达到应有的标准,在系统的规划中应以保证充裕度为目标,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保证电力系统在设计规划、构建运行、测试调整中能够有效地处理突发状况。
对于电力系统与设备的构建是有相应的原则的,即必须按照规定的原则进行构建。该原则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即变量原则和性能试验原则,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电量的预测需求、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对可靠性的基础标准的参考以及对系统的评估,这四个方面决定着电力系统与设备的选择与规划方向。对于侧重点更是要严加考虑,避免出现人为分析失误。通过对这些方面的了解,可确定最好的方案。
为了电力系统的评估结果是有效且真实的,就必须让评估按照对应的流程进行,并要进行系统故障的严重性评估,设定反映严重程度的指标。在计算电力系统可靠性概率指标或应用确定性可靠性原则时,一旦发生下列情况,便认为系统处于障碍状态:负荷界频率、越界电压超过极限、功率不足、电压下降、不可控的解列、不稳定连锁反应、电压崩溃、频率崩溃等。
生产力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第一决定要素,生产力的高低决定了社会是否能做到物质丰富、资源丰富。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正是提高生产力的正确途径之一。在电力的运输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数据等均是由电力自动化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这样就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1]陈平.探讨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的可靠性[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5(08).
[2]王欢.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的可靠性[J].工业,2016(04).
[3]那娜,许世鼎.论述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的可靠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3).
TM73
A
10.15913/j.cnki.kjycx.2018.02.078
2095-6835(2018)02-0078-02
周峰(1985—),男,江苏江都人,本科,电气工程师,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自动化。
张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