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县第八中学 刘伟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主题式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的出现,不仅拓宽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有帮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应用过程中,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主题式教学的应用原则,应用的方法无法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主题式教学是基于某个主题而运用特定的教学策略,它能够让数学课堂更紧扣学生的思维,那么教师如何灵活运用主题式教学法,实现数学课堂的增值?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开展主题式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强势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互动的过程之中,并通过相关学习内容,帮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交流与合作,这样更能强化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如在对正弦函数的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在开展主题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内容来对结论进行掌握。
其次,教师要把握好自身角色定位,不仅仅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同时也应该担当教学情境的参与者。在教学时,教师需要认识到主题式教学内容应该紧扣教材主题,在保证不离题的情况下,对数学问题也要展开适当的拓展,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如在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担任表演角色,鼓励学生展开多元性的互动练习。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通过创设主题式教学情境,借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多元的学习氛围。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把握好创设范围,另一方面则要在主题式的情境中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
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出“四边形家族”的主题式学习情境。首先,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不规则四边形;然后,教师以“家族”这个词汇内容,帮助学生对这些图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探究,如“梯形”能否和“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归为一类,在探究互动的过程中,大家对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边平行”等特点展开总结,并让学生将教学内容延伸到已经学过的四边形内容之中,回顾之前的知识点,帮助大家达到温故知新的学习目的。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课堂上,分组合作的学习机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利用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并在课堂上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引领开展主题式分组练习活动,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全面性的碰撞,催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三人为一组的形式展开互动,并对各个学习小组布置主题式的学习任务:首先,小组成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与三角形全等判定相关的题目,而每道题目至少要包含两种判定方法,完成题目的设计工作之后,小组成员可以分别做对方设计的题目;其次,在完成前期的做题互动之后,各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较为优秀的题目上交,并和其他小组设计的题目展开“PK”,选出“最佳题目”。教师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题目的精妙性,从而帮助学生在了解不同题型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解题思路。
在主题式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设问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度运用,一方面巩固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主题设问的方法,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不断深入,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更为细致的了解,达到强化解题能力的目的。
如在对有理数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以“有理数加法的解题形式”为主题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对有理数加法的出题形式进行研究,并借助提问手段,对有理数加法这个难题进行研究。首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5”“8”“-3”这三个数字,让学生求出它们相加之和,学生可能轻而易举地算出其结果为10;在进一步的讲解中,教师可以提出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对“36+(-27)”“(-13)+17+(-6)”的值进行求解,这个问题对学生结合律、交换律的运用能力都有所考查,提升了一定的解题难度;最后,教师可以提出第三个题目:请对“两个有理数之和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加数”说法的准确性进行判断,并试着举出相关的例子。可以说,这种梯进式的提问能够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运用有理数的概念。
总之,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课堂上,对于主题式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抱有开放的态度,从基础内容入手,坚持相关的主题式教学原则,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意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思路。同时,主题式教学必须紧扣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师必须深入探究主题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情境,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巧妙调整,从而灵性运用主题式教学,实现数学课堂的增值。
[1]袁顶国.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设计与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2]敖友.浅谈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实验[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