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与学校教学实践融合摭探

2018-11-29 10:29王瑶
成才之路 2018年3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传统美德创新性

王瑶

摘 要:传统美德作为民族文化精神的精华与缩影,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繁荣昌盛极为重要。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切入点,对传统美德教育的创新方法、创新路径及其与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方法进行探究,以期为传统美德的创新性教育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传统美德;教学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性;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3-0016-01

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精神对其民族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时曾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文化精神的教育大至关乎国家发展,小至关乎一个人如何于世自处。傳统美德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精华与缩影,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繁荣昌盛极为重要。在传统美德教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是根基,道理不证自明。当前,我国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已经进入了发展新常态。所谓“新”,则是有异于旧质,即不同于以往。面对新环境、新契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还要故步自封吗?显然不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世界,并且在这个世界上矛盾无处不在,然而矛盾也是变化发展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因此,人们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而对于统美德教育,不仅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要注重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一、传统美德如何创新

传统美德是一种文化,属于文化范畴。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耕作,“即对自然存在施以作用,改变其原有的存在方式,同时形成自己特有的生存方式,这是文化最本质的体现”。这种自己特有的生存方式不外乎人类在一定时期认知自身及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科学认识,在交往、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观念、信念、信仰等,这些都是人类精神的依托。作为时代精神的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不乏泯灭人性、不合乎当代发展潮流的一面。由此,人们必须对传统文化中不合乎当今时代发展的部分予以转化、剔除。这就涉及了传统文化的创新。传统美德如何创新?马克思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马克思曾指出:“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人们要看到传统美德既包含肯定方面又包含否定方面,要将其看作是发展的。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然而,精华与糟粕总是相伴相生,传统道德的辉煌不能掩盖那些瑕疵。例如,宋明时期理学家推崇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以及妇女缠足等,这些都明显违反人的正常生理和物质需求,企图用纲常伦理束缚人的天性,剥夺人的自由。对于文化的创新不能脱离历史,要坚持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才能实现“古为今用”,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的:“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

二、教学中传统美德的创新有哪些途径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为了顺应马克思所预言的“世界历史”的潮流进而加快实现共产主义的步伐,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创新,经济的发展必然在保守的思想模式下受限;不创新,党中央所实施的一项项大刀阔斧的改革将不能进行;不创新,文化则不能与世界接轨,无法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总之,文化创新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项改革的灵魂。那么,传统文化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具体途径呢?

首先,在教学中对传统美德教育进行创新,就要先打破“应试教育”,引导家长与孩子不仅仅关注学习成绩,对优秀的传统美德的学习与践行也要加以重视。中国是一个有着长期儒教历史的国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人,历史悠久,五千年不衰。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教育也进行过改革,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发展受到了一定的束缚。评价孩子们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考试成绩如何,家长们对孩子的培养也更多地局限于知识教育,而将优秀品德的教育置于其后。殊不知,文化知识掌握的程度决定着一个孩子在长大之后是否能够立足于社会,但是一个孩子所具有的良好品德却可以决定他到底能够在社会上走多久、走多远。因此,要对传统美德教育进行创新,首先就要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使家长关注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其次,教学中对于传统美德的创新,不能仅仅囿于单一的传统文化的创新,可以博采众长,以保持民族性为原则,面向世界吸收精华,以期教育与世界接轨。马克思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了完善,提出了“世界历史”的思想。具体而言,“世界历史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民族国家内外交往程度的不断提高,各民族国家、地区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日益加强,逐渐形成相互依赖的整体性联系而产生的”。马克思的这一经典论述表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人类交往程度的不断扩大,人类必然会形成开放性、整体性以及全球性的联系。因此,教育必须坚持从整体性出发看待个人、民族与世界的发展,把人的发展以及民族的发展看作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中优秀的文化成果,对我国传统文化加以创新。同时,教师要在坚持保存民族性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与世界接轨,融入世界历史的大趋势之中。

最后,教学中对于传统美德的创新,要求教师要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必要时融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深入浅出地对传统美德进行阐释。由于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教师在对传统美德进行阐释时常常出现“二律背反”的现象。例如,A先生的母亲身患癌症,已经不可治愈,A先生是如实告诉母亲生病情况,还是选择隐瞒,让母亲不被不治之症的恐惧所困扰?显然,根据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A先生选择如实告诉母亲是遵循了诚实,显然是正确的;然而,如果A先生为了不让母亲忍受恐惧死亡的煎熬,对其隐瞒病症,也是合乎情理的,遵循了孝道,显然也是正确的。以上就是一个生活中很常见的道德“二律背反”实例。面对这样的例子,对于心智还未成熟的学生来讲,如果不正确引导,他们不仅不能掌握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而且还可能产生误解。上述例子涉及了马克思的经典理论——“真理与价值”,所谓“真理原则”,即是“要求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活动的客观尺度;所谓“价值尺度”,即“人们总是要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人类活动的主观尺度,要求人们的活动要最大限度地保证人的需求和利益。现实生活中两种尺度并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价值原则脱离真理就将变得毫无意义,真理原则脱离价值就将失去正确的方向。可以说,在马克思经典理论中,人们可以找到阐释上述难题的方法。因此,在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创新中,教师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教学中,利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美德进行融合,实施创新性教育。

三、传统美德的创新如何融入小学教育

马克思告诉人们,科学的思想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反过来实践不仅是思想、理论的来源基础,更是检验思想、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让传统美德融入教学、深入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事情。这不仅有助于传统美德的创新性发展,有助于学生从小受到传统美德的洗礼,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更有助于检验某一项传统文化的优劣势,从而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那么,传统美德的创新如何融入学校教育呢?

首先,对于传统美德的教育,不能只关注内容的创新,同时也要关注教育形式的创新。现在的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传统美德的“填鸭式”的灌输,学生大多数不能对其精华予以真正领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仅仅对传统美德的内容进行创新,还不足以使其真正达成教育使命。古语云:“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应该是人类文明进步最好的老师。传统的美德始于过去,蕴含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之中,教育不应该仅限于道德准则结果的给予,应该转变形式,在教育的过程中再现历史事件、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过去,更深刻地领悟传统美德。

其次,对于传统美德的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更要关注课余时间。根据马克思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第一,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让传统美德的教育回归生活、回归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对传统美德进行感悟、认识以及深化再认识,有助于学生深刻了解传统美德的內涵,同时也符合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认识的目的是实践,实践是沟通主体与客体的桥梁,要让传统美德渗入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变成其日常行为规范,就要鼓励学生将传统美德践行在日常生活中。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对于传统美德的创新性教育,其效果如何,是否符合时代潮流,还要经过日常生活实践才能检验。从小培养,从小事培养,才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点。

四、结语

总之,教育直接关乎一个民族的发展,关乎一个国家的兴衰,德才兼备的人才是立国之本。当今,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伟大的中国梦,最重要就是凝心聚力,其核心就是要培养文化凝聚力,最根本的做法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扎根本土,面向世界,积极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教育,让中华传统美德扎根在每个学生心中,以培养更多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精神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楠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意蕴及其现实意义[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肖前,等.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赵士发.世界历史与和谐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郑奋明.现代化与国民素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6]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熊建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传统美德创新性
身边的传统美德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